-
卫报:乌布查平民死于122榴弹炮炮击 但是……
-
王世怡高武德势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在俄军撤出基辅北部以后,基辅西北部布查地区的平民伤亡就成了“罗生门”。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制造了大屠杀”,而俄罗斯则坚持认为这是乌军轰炸城市的结果,是“挑衅”。
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有了新的进展。英国《卫报》4月24日发布专题报道,公布了对在伊尔平和布查乱葬坑中发现尸体进行法医检查的第一批结果。
《卫报》称,法医调查结果显示,布查埋葬的平民大部分死于炮击,嵌在尸体上的“箭状体的小型金属飞镖”是苏/俄制D-30型122毫米榴弹炮炮弹的一种预制破片。
尽管乌军和俄军均装备有D-30型榴弹炮,但《卫报》称这种Zsh-1型榴弹以及其他类似弹药只有俄军拥有,不过根据网上流传的弹药手册,这种弹药最早生产于苏联时期。
箭型预制破片 图源:社交媒体
俄乌双方均装备有D-30系列火炮,包括牵引的D-30版本和使用同款火炮的2S1型自行火炮
乌克兰一名法医告诉《卫报》:“我们在男性和女性的尸体中发现了一些非常薄的、像指甲一样的物件,我在该地区的其他同事也发现了这些物体。”0很难在身体里找到它们,这些破片太小了。这些尸体大部分来自布查-伊尔平地区。”
法医这样说:“对基辅以北地区乱葬坑中发现的尸体进行尸检的法医证实,他们发现了箭状体的小型金属飞镖。”
《卫报》称,尽管国际公约并未禁止,在城市使用这种集束弹药是违反人道的。此外,英国专家从照片中确定,这种箭型预制破片来自俄制ZSh-1型空炸榴弹,这种炮弹由D-30榴弹炮发射,每个122榴弹最多可以包含8000枚箭型预制破片,采用空炸手段杀伤敌人。除了Zsh-1以外,3Sh-2型152毫米炮弹构型也基本一致。
美军在越南战争时期研发过105毫米榴弹炮用M494型榴霰弹
英国专家表示,相比于其他榴弹,这种炮弹更接近于一战时期流行的榴霰弹。美军在越南战争时期研发过105毫米榴弹炮用M494型榴霰弹。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杀伤密集植被区域的反人员炮弹。
虽然俄乌双方都有D-30型122毫米榴弹炮,但《卫报》称,这种ZSh-1炮弹“只有俄军有”。不过,这种弹药根据网上流传的苏联弹药手册,这种弹药在苏联时期,从1979已经开始生产并列装部队。
苏联时期的Zsh-1炮弹 图源:社交媒体
值得一提的是,《卫报》还表示,这种包括大量“飞镖型预制破片”的集束弹药很少在现代战争中使用,此前以色列国防军在黎巴嫩和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使用过类似的弹药杀害过平民。
2008年3月,路透社的一名巴勒斯坦记者兼摄像师法德尔·沙纳被一辆以色列坦克发射的炮弹打死。X光片后来显示,莎娜的胸部、腿部和没有装甲的防弹衣中都嵌有金属飞镖型预制破片。
4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会上阐述中方关于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立场主张。
张军表示,根据国际人道法,平民在武装冲突中应免遭任何形式的暴力,针对平民的袭击不可接受,也不应该发生。有关布查镇平民死亡的报道和画面令人十分不安,事件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原因必须查清。任何指控都应基于事实,结论得出之前,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无端指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世怡 
-
特朗普再“开炮”:美国正走向地狱
2022-04-25 14:22 美国政治 -
美国务卿:美外交官将于本周返乌
2022-04-25 13:55 乌克兰之殇 -
尹锡悦:若朝鲜采取无核化措施,韩国将提供更多好处
2022-04-25 13:54 三八线之南 -
韩国军人脱岗赴乌克兰参战遭拒绝入境:回国后被捕,面临严处
2022-04-25 13:47 三八线之南 -
波兰人对援助乌克兰难民逐渐感到疲倦:我觉得我才像是难民
2022-04-25 13:32 -
每天涨到160万桶,欧洲“瞒天过海”买俄石油
2022-04-25 13:18 乌克兰之殇 -
乌总理:不可能战胜核大国,结束战争只有一个方式
2022-04-25 12:15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一官推将昭和天皇和希特勒并列,日本网民破防了…
2022-04-25 12:1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取消纪念活动,俄外交部发了这张旧照:我们曾是盟友
2022-04-25 12:10 -
莫里森声称:中国在所罗门建基地将是“红线”
2022-04-25 11:45 -
俄一大型油库突发爆炸,距乌边境154公里
2022-04-25 11:27 乌克兰之殇 -
印媒称:为对等,印度暂停中国公民旅游签
2022-04-25 11:10 龙象之间 -
马克龙连任后,法国多地爆发抗议
2022-04-25 10:09 法国见闻 -
尼加拉瓜宣布关闭美洲国家组织代表处:长期干涉内政
2022-04-25 09:56 -
俄驻美大使:使馆实际上已被美国“封锁”
2022-04-25 08:38 乌克兰之殇 -
马克龙成功连任法国总统 外媒:避免政坛大地震
2022-04-25 07:50 法国见闻 -
美国新增确诊12989例、死亡23例
2022-04-25 07:21 美国一梦 -
马克龙胜选,欧盟三大机构祝贺
2022-04-25 06:51 法国见闻 -
美国国务卿、防长抵达基辅
2022-04-25 06:46 乌克兰之殇 -
阿富汗大学生将轮流上课:女生每周一三六,男生二四七
2022-04-24 22:57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83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2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