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称普京“屠夫”后,马克龙“保持距离”:我不会用那种词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与美国总统拜登“保持距离”。
综合法新社、英国《卫报》3月27日报道,在拜登称俄总统普京是“屠夫”,“不能继续掌权”之后,27日,马克龙对俄乌冲突这种口头上的“升级”作出警告。
马克龙对法国电视台表示,“我不会使用这种词,因为我在与普京总统保持沟通。”
视频截图
他认为自己的任务是“首先实现停火,然后通过外交手段,让(俄罗斯)全面撤军”。“如果想要做这件事,我们在言语或行动上都不能有升级。”
已经宣布竞选连任的马克龙强调,欧洲已经不再处于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冷战”背景之下:“我们欧洲人不应该听任事态升级。我们欧洲人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地理和历史。我们并不是在和俄罗斯人民作战。”
他还将在未来两天与普京通话,组织从乌克兰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疏散平民。
英国《卫报》评价,马克龙在与拜登有关普京的言论“保持距离”。
视频截图
此前,马克龙还表态称,俄罗斯及其人民需要受到尊重,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欧洲大陆就不可能实现长期和平。他说,如果俄罗斯停供天然气,欧洲的下个冬天将会更艰难。
3月26日晚,拜登在波兰华沙皇家城堡发表演讲,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并称普京“不能继续掌权”。在与乌克兰难民会面后,拜登还将普京称作“屠夫”。
路透社评价,这是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态度的一次“急剧升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拜登在欧洲之行中以“最激烈的措辞”谴责普京,可能会在两名领导人之间引发更多摩擦。
但白宫官员紧急澄清称,这番话是为了让世界上的“民主”国家为乌克兰的长期冲突做好准备,而不是寻求俄罗斯的政权变更。
克里姆林宫则迅速回击道,“这不是由拜登决定的。俄罗斯总统是由俄罗斯人选举产生的。”发言人还提醒,“一个国家元首得保持清醒”,人身攻击正在“缩小”双边关系的“机会窗口”。
3月26日,福克斯新闻网盘点了拜登此次欧洲之行期间关于普京、军队问题和化学武器的多次不当言论,并称白宫方面为此不得不被迫否认或澄清这些发言,替总统“擦屁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马克龙- 责任编辑: 童黎 
-
“把铁路修到加德满都”,加快!
2022-03-27 22:31 基建外交 -
卢甘斯克领导人:近期或将举行入俄公投
2022-03-27 21:29 俄罗斯之声 -
马斯克暗示考虑创建新社交媒体:推特言论不自由
2022-03-27 20:23 -
摆谱?莫里森拒见中国大使,又甩锅中国
2022-03-27 19:11 -
美媒:一趟欧洲行,白宫3次给拜登“擦屁股”
2022-03-27 18:41 乌克兰之殇 -
俄手机公司称正测试鸿蒙系统,华为回应
2022-03-27 18:41 俄罗斯之声 -
-
美媒:这次,沙特王储看到了报复美国的机会
2022-03-27 16:26 能源战略 -
接近监管部门人士: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相向而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2022-03-27 16:14 中美关系 -
俄乌开打粮价看涨,“中国准备最充分”
2022-03-27 15:10 乌克兰之殇 -
尹锡悦将在上任前派“政策协议代表团”赴美
2022-03-27 14:50 三八线之南 -
波兰前陆军司令称波有权声索加里宁格勒,俄方:很危险
2022-03-27 14:10 -
他俩明天下午5点会面
2022-03-27 13:46 三八线之南 -
拜登将对亿万富翁出手:征20%财产税,10年减少3600亿美元赤字
2022-03-27 13:13 -
时隔两周,绍伊古再次公开露面
2022-03-27 11:23 乌克兰之殇 -
“美军在欧洲不是为了和俄军发生冲突”
2022-03-27 09:5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在波兰竟称“普京不能继续掌权”,白宫忙否认
2022-03-27 09:48 美国一梦 -
美乌在波兰举行2+2会议,拜登“顺道参加”
2022-03-27 09:29 乌克兰之殇 -
卡德罗夫:很高兴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支持俄罗斯,没人参与制裁
2022-03-27 09:12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某种意义上成了颠覆旧秩序的革命者
2022-03-27 08:58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