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欧盟犹豫是否制裁俄罗斯能源,遭批“给普京送礼”
【文/观察者网 童黎】11日,美国和欧盟领导人继续“加码”制裁俄罗斯,包括将取消对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不让俄罗斯人买欧盟奢侈品等。
与此同时,不断有跨国企业表态与俄罗斯“割席”。这在专家看来是一种条件反射——“往狠里做,不会犯政治错误”,“在当初针对华为的禁令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头制裁的现象”。
不过,《华盛顿邮报》等外媒已经发现西方制裁阵营的分歧,坦言“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是有限的”。欧盟在制裁俄罗斯能源上迟疑,已经被一些成员国批评“给普京送礼”。
反观俄罗斯,俄罗斯及能源问题专家向观察者网表示,它现在显然把与乌克兰有关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经济问题并不是优先事项。
“火速入欧”?乌克兰触到欧盟底线了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12日报道,11日,欧盟领导人宣布对俄罗斯实施第四轮制裁,拒绝给予俄罗斯最惠国贸易权限,并可能加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乌总统泽连斯基此前紧急呼吁,要求快速加入欧盟。但在法国凡尔赛宫开了两天危机峰会后,欧盟似乎并未准备好真正跳过通常为期数年的“入欧”程序。
3月10日,法国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欧盟峰会举行。 图自IC Photo
在与白宫协调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1日发表声明称,欧盟和七国集团(G7)将取消俄罗斯在世界贸易组织获得的好处,并努力中止俄罗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的成员权利。
欧盟和盟友还将采取措施,防止俄罗斯及其精英阶层使用加密资产规避制裁,禁止对俄出口欧盟奢侈品,阻止对俄罗斯能源领域的新投资,并禁止进口其钢铁行业重点产品。
欧盟最高外交官博雷利称,为支持乌克兰国防,欧盟执行机构已经提议再拨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6亿),用于供应和运送武器。不过,这笔钱还需得到政府领导人的批准。
2月27日,欧盟宣布同意动用所谓“欧洲和平基金”,为乌克兰提供价值4.5亿欧元的致命性武器,以及5000万欧元的燃料、保护装备等其他援助。欧盟领导人称此举是历史上的“分水岭”,欧盟“又一条禁忌消失了”。
本周凡尔赛峰会上,欧盟领导人还讨论了今年把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减少三分之二的计划。3月8日,拜登政府已经带头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英国迅速跟进。
一些国家将欧盟的迟疑视为一种“逃避”,是给普京的“礼物”;另一些国家认为此举太过,会冲击自身经济。
美媒评价,很明显,欧盟对此仍存在严重分歧。同时令人惊讶的是,欧盟领导人在难民问题上说的很少。峰会表明,在乌克兰是否能经特别程序被接纳为成员国的问题上,欧盟存在分歧。这提醒人们,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是有限的。
“我们现在能对一个战争中国家开启‘入欧’程序吗?我不这么认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周四表示,“我们应该关上门,说永不吗?这将不公平。”
“俄安全问题是首位,经济并非优先事项”
在此之前,美国及其盟友已对俄罗斯金融、银行领域、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等发起数轮制裁,为此动用“金融核武器”——将部分俄罗斯银行从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中剔除出去,并将矛头指向俄罗斯能源这一支柱产业。
它们意图在避免直接军事对抗的前提下,既短期造成俄罗斯国内混乱,又长期削弱其经济基础,遏制其产业扩张、转型和升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向观察者网表示,俄罗斯在防范制裁方面肯定有所准备,只是外汇市场、股市肯定还是受到很大冲击。“但它现在显然把与乌克兰有关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经济问题并不是优先事项。”
“这些公司表现主动,是政治气氛中的被动”
除官方表态外,一些跨国企业也频频“站队”,苹果、英特尔、宜家、耐克、梅赛德斯-奔驰等多类型企业陆续作出暂停在俄业务等表态。
3月10日,高盛集团表示计划关闭在俄罗斯的业务,成为华尔街第一家因乌克兰危机撤离俄罗斯的大型银行。摩根大通发言人接着也称,公司正在积极切割在俄罗斯的业务。
路透社分析这些企业“动机”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随着航运路线关闭和西方国家政府限制对俄出口,跨国企业同时面临着贸易限制、供应短缺和政治压力。
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陈经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则提到,这些公司的反应各有不同:
“一类是高科技IT互联网类,英特尔、台积电断供芯片,是针对华为一样的科技战,会产生更大影响,影响俄罗斯的高科技产业生产。”
“一类是消费类,耐克、车企、好莱坞,往往是政治表态偏多,不表态舆论过不去,所以说‘暂停’,没有太多威慑力。”
“有不少企业闹哄哄地一起上,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往狠里做,不会犯政治错误。在当初针对华为的禁令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头制裁的现象。”
“这些公司全部表现得‘主动’,但其实是在整体舆论气氛中的‘被动’。如果政治气氛正常,基本都不会主动跳出来。”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0日表示,俄方将研究实行对俄制裁公司资产国有化等措施。同日俄《消息报》援引消息称,俄罗斯政府和总检察院已收到一份或被国有化的外企名单。这份名单中包括大众、苹果、宜家、微软、IBM、壳牌、麦当劳、保时捷、丰田、H&M在内的59家此前宣布停止在俄经营或撤出俄市场的外国公司。
在10日召开的政府会议上,俄总统普京强调,对那些不合理离开的外企,有必要引入外部管理,将其转移给“那些想工作的人”。
标签 俄罗斯- 责任编辑: 童黎 
-
马克龙吐槽约翰逊:总想装老大
2022-03-12 22:32 乌克兰之殇 -
中印第十五轮军长级会谈:同意保持西段地区一线的安全与稳定
2022-03-12 21:21 龙象之间 -
俄航天局负责人:制裁或致国际空间站坠毁
2022-03-12 20:48 航空航天 -
“拜登为乌克兰分心,让中国在中东有机可趁”
2022-03-12 20:39 中美关系 -
俄外交部:反制裁名单准备好了
2022-03-12 20:34 俄罗斯之声 -
俄媒再爆猛料!早在2005年…
2022-03-12 20:13 乌克兰之殇 -
乌方称俄首次向乌西部发起进攻
2022-03-12 19:37 乌克兰之殇 -
在德国:乌克兰女性难民被皮条客盯上
2022-03-12 19:11 乌克兰之殇 -
“惨败啊,拜登担心激怒普京”
2022-03-12 17:25 乌克兰之殇 -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13日晚举行,习近平将出席
2022-03-12 17:11 北京冬残奥会 -
泽连斯基与拜登通话:加强对俄制裁
2022-03-12 16:45 乌克兰之殇 -
俄媒主编被乌克兰下逮捕令,有内味儿了
2022-03-12 16:20 乌克兰之殇 -
美警给乌克兰捐装备,美媒:纽约警队经费高于乌国防经费
2022-03-12 15:48 乌克兰之殇 -
美政客借俄乌危机搅和台湾问题,我驻美使馆警告
2022-03-12 15:20 乌克兰之殇 -
声称瞄准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真掐得动吗?
2022-03-12 13:50 俄罗斯之声 -
土耳其:为保持信任渠道通畅,不会制裁俄罗斯
2022-03-12 12:02 乌克兰之殇 -
俄媒遭封禁之际,白宫召集30名“头部网红”开会
2022-03-12 11:54 乌克兰之殇 -
“把俄罗斯踢出北约!”“那得先把中国踢出欧盟!”
2022-03-12 11:47 乌克兰之殇 -
中方敦促乌生物安全相关方作全面澄清
2022-03-12 10:37 乌克兰之殇 -
第十一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航班抵达杭州
2022-03-12 10:32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14“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3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5“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