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府突然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俄方回应
最后更新: 2022-03-09 14:04:41【文/观察者网 鞠峰】
一直宣称不会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的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3月8日突然正式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拜登同日签署了相关行政令。
英国迅速跟进,但在时间上留出充足余地。英商务大臣3月8日称将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产品。天然气方面,商务大臣称正在制定方案停止从俄罗斯进口,但并未给出具体措施。
对俄能源依赖更大的欧盟并未跟随美国、出台禁令,但欧委会同日提议在今年削减2/3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本周,欧盟领导人将在巴黎讨论这份提议。
作为初步回应,克里姆林宫3月8日发布总统令,称将在西方石油禁令之后限制部分商品的出口,但尚未说明具体细节。
拜登宣布禁止俄罗斯石油 视频截图
拜登终和国会达成合意
对俄实施能源禁运在美国国会呼声较高,但拜登政府此前一直持审慎态度,强调此举会让国内能源价格高企,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媒体上周六(5日)还爆料称,拜登正在给党内参议员们施压,让他们不要支持禁止俄能源的法案。
但拜登终于将制裁推进一步。
“今天,我宣布,美国正在瞄准俄罗斯经济的大动脉,”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说,“我们禁止从俄罗斯进口一切油气和能源。这意味着,美国的港口将不接受俄罗斯石油,而美国人将再次给与普京的‘战争机器’一个沉重打击。”
当日早前,美国白宫在官网发表声明,称拜登正式签署了禁止俄罗斯能源的行政令。声明介绍了具体的举措: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和某些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禁止美国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新投资;禁止美国人资助或支持在俄罗斯投资能源公司等。
对于极有可能到来的能源价格抬升,拜登在声明中承诺,他将继续努力减轻因能源价格上涨给美国家庭带来的压力,并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和化石燃料的依赖。
“美国政府已承诺在本财年释放超过9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我们也正在与一系列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进行对话,商讨措施,以保证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声明写道。
CNN介绍,制裁俄罗斯油气领域一度被美国和欧洲官员视作几乎不可能迈出的一步,因为他们担心这会引起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但是,拜登一段时间以来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
上周,民主党保守派参议员乔·曼钦和共和党参议员穆尔科斯基(Lisa Murkowski)一起,提交了一份法案草案,试图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这份法案在国会获得跨党派支持。且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3月3日对记者表示,“我全力支持!禁运它(俄罗斯能源)。”
但白宫一度公开反对。白宫发言人珍·普萨基上周四表示,“减少全球能源供应”的做法并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还会抬高美国国内油价。
此前已传出美国欧盟可能会对俄实施能源禁运的消息,因此市场已有动向。彭博社的能源实时价格网页显示,北京时间9日早晨,WTI原油期货价格为125.65美元,涨幅1.56%。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127.98美元/桶,涨幅3.87%。
美国机动车协会(AAA)的最新统计称,“美国消费者从来没有付过这么高的油价”,目前,美国平均汽油价格创下纪录,达到4.17美元/加仑;较上周上涨55美分/加仑。这意味着自俄乌军事冲突全面爆发后,美国平均汽油价格已上涨18%。
CNN商业板块3月8日发表预测称,经济学家们强烈担心,对俄的经济制裁将引发滞胀,而对欧洲来说可能更糟。
经济学家预计,欧洲经济将受到对俄制裁的影响。巴克莱分析师已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下调1.7个百分点,至2.4%。预计整个欧洲大陆的个人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以较慢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能源和小麦、金属等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巴克莱将2022年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1.9个百分点,至5.6%。
换句话说,经济制裁正在引发滞胀。CNN提到,1970年代同样高通胀、经济增长疲软。当时,能源供应的冲击重创了发达经济体。
彭博社能源价格网页
泽连斯基:感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二用发推特说,“感谢美国和美国总统的个人领导力,你们打击普京‘战争机器’的核心,禁止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入美国市场。”
同时,泽连斯基鼓励其他国家和领导人跟进制裁。
泽连斯基发推感谢拜登
俄总统令:将限制部分商品出口
作为对于石油禁运的初步回应,克里姆林宫周二发布总统令,称将在西方石油禁令之后限制部分商品的出口,但尚未说明具体细节。这份总统令“有关在对外经济活动领域采取特别措施,以保障俄罗斯安全。”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命令称,“为保障安全和工业的不间断运转,我决定……确保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实施以下特别经济措施。”
根据命令,限制措施将不涉及俄罗斯公民、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士为个人使用目的而进出口的商品和原料。
总统还责成政府在两天内确定禁止将这些商品出口到的国家清单。
据俄罗斯卫星社此前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3月5日曾对潜在的能源禁运回应称,俄罗斯政府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是,此举会剧烈影响全球能源市场。
3月7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发表电视讲话,回应美国欲联合欧洲盟友研究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可能性。他表示,这将给全球市场带来灾难性后果,或导致油价超过每桶300美元。他还警告称,针对“北溪2号”受到的制裁,俄罗斯完全有权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停止通过“北溪1号”输送天然气,但俄方并没有这样做。
英国跟进,但留出时间
英国政府迅速跟进美国的制裁,但是外界注意到,英国留出了充足的“缓冲时间”。
路透社报道截图
据路透社8日报道,英国进一步加强对俄制裁,将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产品。预计英国将逐步改从美国和中东购买石油。英国商务大臣科沃滕(Kwasi Kwarteng)表示,企业和供应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他敦促企业“利用今年剩下的时间确保过渡平稳,以免消费者受到影响”。目前,英国尚未宣布是否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科沃滕介绍,目前,俄罗斯石油进口占英国需求的8%。
最后,科沃滕提及天然气。他在推特上说,“英国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只占我们供应的4%,而我正在探索方法,彻底结束这个(俄气进口)。”但他尚未给出任何具体举措。
彭博社指出,如果逐步淘汰俄罗斯能源,对英国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柴油。英国1/3的柴油从俄罗斯进口,其他石油产品的比例小得多。
彭博社截图
彭博社根据英国政府每月给出的统计数据得出,去年,英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总额约为40亿英镑(53亿美元),其中原油和精炼产品,占英国能源进口总额的13.4%。
- 责任编辑: 鞠峰 
-
拜登想找沙特、阿联酋领导人谈油价,通话请求遭拒
2022-03-09 14:02 乌克兰之殇 -
日本正式向乌克兰提供军援
2022-03-09 13:45 乌克兰之殇 -
被乌克兰批评后,壳牌“认错”
2022-03-09 12:02 -
被问乌克兰有无生化武器?美方回答耐人寻味
2022-03-09 11:41 美国一梦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监测系统停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传输数据
2022-03-09 10:23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副国务卿:消耗的每一滴俄罗斯石油,都是另一滴乌克兰人的鲜血
2022-03-09 10:13 俄罗斯之声 -
日增首破30万,韩国大选投票开始
2022-03-09 10:00 三八线之南 -
“约翰逊承诺将为乌制定一个马歇尔计划,他是言而有信的人”
2022-03-09 09:47 乌克兰之殇 -
“没了俄罗斯能源,德国寸步难行”
2022-03-09 09:33 德意志 -
中国代表:欢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5月参访新疆
2022-03-09 09:30 中国外交 -
波兰想用米格29换F16,美国拒绝
2022-03-09 09:13 乌克兰之殇 -
大选前夕,韩国日增首破30万例
2022-03-09 09:12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宣布禁止进口俄能源,英国跟进
2022-03-09 08:4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32350例、死亡1411例
2022-03-09 07: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军再进入“静默状态”,要求乌方配合疏散平民
2022-03-09 07:0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2022-03-09 06:51 乌克兰之殇 -
中使馆:中国留学生已全部从苏梅撤出
2022-03-09 06:44 乌克兰之殇 -
CNN:泽连斯基扮英雄触及西方红线
2022-03-08 23:06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官员:讨论乌不加入北约的条件是需要安全保障
2022-03-08 22:50 乌克兰之殇 -
塔利班:祝全球妇女节日快乐
2022-03-08 22:32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159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55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99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3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