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炒作“俄将入侵乌克兰”,美媒:美国“信誉储备”几乎耗尽
【编译/观察者网 陈思佳】在各方致力于通过对话为乌克兰局势“降温”之际,美国却仍在使劲“拱火”,企图渲染“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紧张感。对此就连美国媒体也直言,美国政府攻击俄罗斯却拿不出任何证据,无异于消耗华盛顿本就所剩无几的“信誉储备”。
美联社2月5日在一篇题为“寻找证据?拜登政府官员说:相信我们”的报道中指出,近期美国政府屡屡指责俄罗斯正在策划“入侵”行动,面对质疑时却又拒绝提供任何信息,还暗示质疑者被他国宣传“收买”。但强词夺理并不能支持其对俄罗斯的“指控”,只会加剧外界对拜登政府的怀疑。
俄罗斯《观点报》6日也批评称,美国媒体对美国白宫和国务院的质疑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美国政府仍无意放弃编造“荒谬言论”。该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如今拜登政府的团队似乎缺乏成熟的外交政策官员,这导致其在信息方面的水平迅速下滑。
美联社报道截图
俄《观点报》:“谎言、伪造和错误,为什么西方不相信美国的话”
美联社报道批评说,在过去几十年里,从白宫性丑闻到对伊拉克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各种各样的谎言和错误让美国政府的“信誉储备”快速减少。如今,美国依然毫无根据地炒作乌克兰问题,这让华盛顿本就没剩多少的“信誉储备”变得更加紧张。
自去年美国误判阿富汗形势,还对喀布尔发动错误的轰炸杀死十余名平民之后,外界开始愈发怀疑美国政府公布的所谓“情报和军事问题”的准确性。
报道提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3日的记者会上曾声称,俄罗斯计划制作“虚假宣传视频”,通过展示“乌克兰发动袭击”的画面来为“入侵”乌克兰寻找借口。但普莱斯并未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一言论,因此当场遭到美联社记者马修·李(Matthew Lee)的质疑。
对此普莱斯却未能做出任何正面回应,只称消息来自“美国情报机构”,美国政府需要“保护消息的来源”。经过一番争论,普莱斯还反过来指责李怀疑美国政府,“如果记者们想从俄罗斯人提供的信息中寻找安慰,那你们大可以这么做。”
他最后甚至还嘴硬地补上一句,“如果俄罗斯人不推进这一计划,也不代表他们从未制定过这种计划”。对此马修·李只能无奈地感叹说,“所以这是无法被证实的说法。”
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3日举行记者会 视频截图
对于这一幕,美联社不得不承认,从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开始,美国政府的信誉就几乎成了一种“稀缺品”。无论是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小布什政府拿着试管指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特朗普的“选举欺诈”指控,都在加剧这一问题。
拜登在击败特朗普后曾承诺要恢复对华盛顿的“信任”,但经历混乱不堪的阿富汗撤军和糟糕的抗疫表现后,美国政府反而更加不被人信任。
但面对质疑的声音,美国政府并没有改正的意思,反倒变本加厉地渲染“乌克兰危机”,还扯上了中国,颇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意思。2月6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称,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将“承担部分代价”。
沙利文声称,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制裁将针对俄罗斯的金融体系,这当然也涉及中国经济”。他宣称:“如果俄罗斯确实选择更进一步,不仅会给他们造成战略代价,而且也会给中国带来一些代价。前提是,世界、欧洲和其他国家认为中国在支持俄罗斯。”
不仅如此,沙利文在6日一天时间里还出现在另外两家美媒直播节目里,持续对俄罗斯“放狠话”。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沙利文声称俄罗斯可能在“任何一天”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与美国广播公司(ABC)节目连线时,他又重申这一点,还宣称俄罗斯“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袭击乌克兰,美国已做好回应准备。
白宫顾问沙利文6日接受NBC采访
拜登则试图继续拿俄德“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做“筹码”威胁俄罗斯。美联社称,拜登7日会见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管道就会被封锁,“我们共同做好了准备,北约所有成员国都做好了准备。”
对于美国频繁攻击俄罗斯的言论,俄《观点报》6日也发表题为“谎言、伪造和错误:为什么西方不相信美国的话”的文章称,美国媒体对白宫和国务院的质疑几乎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并未改变美国政府炒作“虚假信息”的做法。
《观点报》认为,美国政府还会继续编造“荒谬的东西”,并通过更加“忠诚”的美国媒体来散布此类言论。报道援引俄分析人士的话称,拜登政府充斥着缺乏成功外交政策背景的官员,几乎再也看不到像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一样的成熟外交官员,这无疑也导致其在信息方面的水平直线下滑。
在美国忙于“拱火”的同时,俄罗斯和法国领导人就缓和乌克兰局势进行了会谈。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希望这次讨论可以朝着缓和紧张局势的方向迈出一步,法国将继续在诺曼底模式下努力寻找长期解决方案,“乌克兰危机只能通过政治解决”。
马克龙强调,俄罗斯也是欧洲国家,欧洲需要与俄罗斯保持合作,为了解决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也必须与俄罗斯积极对话。他提及,法国希望与俄罗斯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
普京则表示,双方的会谈是有用的、实质性的、务实的,马克龙对于安全问题的部分想法非常现实,“他提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现在谈论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我认为,这很可能成为我们进一步联合行动的基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美司法部指控海能达,称其与前摩托罗拉员工合谋窃取技术
2022-02-08 10:56 大公司 -
普京反问记者:希望来一次法俄战争吗?
2022-02-08 10:53 俄罗斯之声 -
普京见马克龙称愿尽一切可能达成妥协,而美国继续煽风点火
2022-02-08 10:46 乌克兰之殇 -
白俄罗斯将派兵赴叙利亚执行任务
2022-02-08 08:58 -
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团下周访日:将客观审查核污水排海
2022-02-08 08:52 福岛核泄漏 -
7名印军在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巡逻遇雪崩失踪
2022-02-08 08:51 印度惊奇 -
英方要求中方“尊重福克兰群岛主权”,我使馆回应
2022-02-08 08:36 不列颠 -
美国新增确诊逾30万例,死亡2456例
2022-02-08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方:北约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立,无助于世界的安全稳定
2022-02-08 07:07 中国外交 -
美媒“笑话”朱易,谷爱凌回怼
2022-02-07 23:47 北京冬奥会 -
韩语成联合国官方语言?有人出面辟谣了
2022-02-07 22:43 欢乐联合国 -
他一天赶三场反俄宣传,还威胁上了中国
2022-02-07 22:30 美国一梦 -
“担忧中俄走太近吗?”拜登这么回
2022-02-07 17:51 中俄关系 -
美国海军史上最严重腐败案,又一舰长认罪
2022-02-07 16:58 美国政治 -
巴新总理抵京后核酸阳性,中方:立即安排医疗专家诊治
2022-02-07 16:17 中国外交 -
伊朗:美国应全面解除制裁
2022-02-07 15:43 伊朗局势 -
阿根廷总统参观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并敬献花圈
2022-02-07 14:17 中国-拉美 -
中方重申支持阿根廷对马岛行使主权,英外相急了
2022-02-07 14:07 -
“抗议完全失控”,加拿大首都进入紧急状态
2022-02-07 11:48 观察者头条 -
中国女足登顶亚洲,韩媒感叹:无法翻越万里长城
2022-02-07 11:41 中国足球
相关推荐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52《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88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3“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5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7最新闻 Hot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