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N记者体验北京冬奥防疫:这次最小心谨慎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最后更新: 2022-02-02 07:33:35【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飞进北京冬奥防疫‘泡泡’是种什么体验?”
——“你可能需要数周的周密计划,才能顺利进入这个防疫‘堡垒’。”
2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裔记者Selina Wang开启了冬奥报道之旅。她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从飞机落地到进入酒店的所见所感。“闭环”里层层把关的严谨防疫程序,让这名体验过多个国家和地区防疫政策的记者印象深刻——来北京冬奥的这趟旅程,是需要最严谨周密的准备和计划的。
CNN:飞进北京冬奥“泡泡”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各国运动员和媒体已陆续抵达冬奥村。Wang形容,北京冬奥会正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堡垒”里举办;为了防止新冠疫情的传播,北京冬奥防疫“泡泡”堪称疫情暴发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尝试”。
中方对防疫工作的重视,贯穿了冬奥人员来华始终。文章写道,冬奥组委编制的一本83页的指南,详细告知了冬奥参与者需要遵守的防疫规范。指南要求,参与者需在奥运会前14天进行自我监测和隔离,将自己每天的体温数据上传到一款应用程序中。
在登机前往北京前,Wang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且两次检测均呈阴性。飞机刚刚着陆到首都机场,她便从舷窗看到,身着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已早早地在跑道上等候。等到飞机上的行李都卸下时,他们会对行李进行消毒。
CNN记者拍摄的从飞机到酒店经历一系列防疫的经历,图为防疫人员在停车坪等待为来宾行李消毒(下同)
“从飞机前往航站楼,仿佛进入的不是一个奥运主办城市,而是一个医疗设施。”文章写道,“工作人员穿着全套的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引导乘客通过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度是亚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但现在看起来基本空无一人......空荡荡的走廊上挂着奥运会海报和‘北京欢迎你’标语,工作人员正等着给我测量体温。”
首都机场,处处可见防疫提示语
进入廊桥,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引导冬奥来宾
北京冬奥媒体中心
Wang回忆说,后来他们一行进入了一个新冠临时检测点,那里有数十个检测隔间,最后她顺利通过了海关。
“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又有一点不那么真实,这需要大规模组织和人力支持。”Wang提到,现场一些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还邀请她一起拍照。
出了海关和机场,她和其他10个人一起乘坐专门的巴士前往酒店。在汽车内部,司机和乘客之间有一道透明的隔离墙,而他们的车辆也行驶在专用车道上。
北京冬奥的“闭环”防疫,让Wang印象深刻:
我已经正式进入了奥组委所说的“闭环”——一个由多个“泡泡”组成的系统——包括比赛场馆、会议中心和酒店,都由专用交通工具连接起来。
这条环道从北京西北方向延伸40多英里(约64公里),一直延伸到高山滑雪和滑冰赛的举办地延庆地区。再往前延伸60多英里(97公里),便到了举办其他赛事的张家口。
这些地点通过高铁与北京相连,其中有专门为奥运选手服务的部分。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系统,旨在让奥运会与其他大部分没有新冠的中国人完全隔离开。
下了巴士,Wang和其他人来到了一个指定的奥运接待酒店。在酒店里,她颇为担心机场的新冠检测结果——如果检测呈阳性怎么办?哪怕是阴性,如果这段时间被感染了怎么办?
幸运的是,在机场检测6个小时后,她的结果呈现阴性。
不过,这并没有让她完全放松下来。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她必须保持警惕。“泡泡”里的每个人每天都要接受检测,并将他们的体温上传到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上。报道奥运期间,她也被严格限制在酒店和奥运场馆内。
Wang说,自从疫情暴发后,中国收紧了入境政策,这次报道冬奥会的北京之行,也是她时隔18个月再次来到中国。
“自疫情开始以来,我已经在北京、香港和东京经历了五次隔离。各国政府应对新冠的方式各不相同,这让我的亚洲之行疲惫不堪、真伤脑筋。”
她特别提到,这次的北京之行所需要的计划是最严谨周密的,也最需要保持对细节的关注,这样才能够确保遵守每一条防疫规则。
来华报道冬奥会的CNN华裔记者Selina Wang
Wang最后写道,在中国各地对新冠疫情实行“清零”战略的背景下,哪怕一例确诊都可能导致整个社区被封锁。
但她也坦承,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严格防疫政策,使得北京在近三周的冬奥会期间,“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中方对防疫工作的重视,体现在赛事组织的方方面面。除了这名CNN记者反映的流程外,一些小细节也引发了外界的兴趣。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体育频道22日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一台机器人在工作时发现和它打招呼的外国人没有戴口罩。
于是,它立刻停下“脚步”,发出了“佩戴医用口罩”的提醒。后者还没惊讶完,机器人已经转身离开了。
其实,无论此前部分西方国家和媒体如何误解、或是有意曲解中方的防疫政策,中方严谨而负责的防疫工作,都让参加冬奥会的各方人员感受到了切实的安全感。
美国冰壶运动员克里斯托弗就是其中之一。在体验冬奥村各种设施之余,他也表示,很高兴做核酸检测,这能让他有安全感。
1月30日,他在推特上传了做检测的照片,并在推文中写道,“美好的晨间例行核酸检测。(鼻咽拭子)虽然不是特别有趣,但很高兴做这些检测,因为这让我们在冬奥村和比赛期间有安全感。”
美联社此前报道,美国奥运代表团首席医生上个月曾表示,前往北京参加冬奥会的200多名美国运动员全部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没有一个人要求医疗豁免。
2月1日上午,针对疫情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表示,基于目前闭环内严格的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频繁的核酸检测,虽然阳性病例在增多,但并没有引起闭环内疫情的聚集性传播,总体在预估的可控范围内。因此媒体记者、参赛运动员、中国公众不必过于担心,北京冬奥组委认为目前的防疫措施是有效的,暂时不考虑调整入境政策和防疫措施。
而针对国外运动员感染新冠后是否还有机会来华参赛的问题,黄春回应道,一些国外运动员、教练员、奥运会官员在境外核酸检测的过程出现阳性,因此他们可能会取消来华。另外根据相关政策,对于新近感染的运动员,“假如他在登机前5天连续4次核酸检测呈阴性,他还是很有机会能来华参加比赛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担心对俄不够硬,美媒:要尽一切力量统战德国
2022-02-01 23:29 德意志 -
日本又造假,这回是中国蛤蜊
2022-02-01 23:00 -
“历史证明,这个国家不会轻易投降”
2022-02-01 17:23 乌克兰之殇 -
“尽管被俄乌牵制,美国还是紧盯中国”
2022-02-01 15:37 中美关系 -
美加边境也被他们“封锁”了
2022-02-01 15:31 -
外国侨民在乌克兰:基辅比悉尼安全
2022-02-01 14:36 乌克兰之殇 -
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去世,曾掀“购买”钓鱼岛闹剧
2022-02-01 13:55 日本 -
美国务院要求驻白俄罗斯的美政府雇员家属离境
2022-02-01 11:44 乌克兰之殇 -
“英国首相把我们所有人都当成了傻瓜”
2022-02-01 11:25 不列颠 -
布林肯拜年
2022-02-01 11:11 -
乌驻美大使“灭火”:关系好着呢
2022-02-01 11:05 乌克兰之殇 -
荷兰冬奥名将:如果只有一个国家能,那就是中国
2022-02-01 10:57 北京冬奥会 -
美俄在安理会激烈交锋,中方表态
2022-02-01 10:52 观察者头条 -
美俄外长将于2月1日通话
2022-02-01 09:08 乌克兰之殇 -
-
中国大使:在乌克兰问题上急需静悄悄外交,不应渲染危机
2022-02-01 07:3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45万例、死亡1654例
2022-02-01 07:29 美国一梦 -
我驻阿大使:约500吨援助物资从新疆出发,援助阿富汗
2022-02-01 07:20 阿富汗 -
-
新西兰政府的回应,又惹怒了她...
2022-01-31 22:48
相关推荐 -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107“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54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44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9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7最新闻 Hot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
小特朗普炮轰民主党州长:想煽动对我爸的第三次暗杀?
-
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甩锅…
-
特朗普向加选民喊话:美加合为一体该多美,天作之合!
-
美国反复挑拨中匈关系,“匈牙利发出迄今为止最明确信号”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普京发声:感谢朝鲜军人
-
乌外长:想要和平应立即停火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