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疫情高峰将至,2月1日起解除所有防疫限制措施
-
李焕宇力量与荣耀 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各路朋友
最后更新: 2022-01-27 16:16:05【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在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影响下,欧洲多国的日增病例数连创新高,但曾试图严防死守“奥密克戎”的他们如今却纷纷打算放开限制,恢复常态。
据《政客》欧洲版网站1月26日报道,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当天宣布,在听取了疫情委员会的建议并得到该国所有主要政党的支持后,丹麦决定在2月1日取消最后一项防疫限制措施,新冠将不再被视为社会的重大威胁。
这将允许夜总会重新开业,餐饮业也可以在晚上10点后继续提供酒水,商店不用限制顾客数量,也不需要疫苗通行证,通勤人员在出行时也不用戴口罩,同时也意味着丹麦成了欧盟首个解除所有防疫限制的国家。
两周前丹麦已经允许电影院和音乐场所重新营业,如今剩余的限制措施也被移除,《金融时报》援引弗雷泽里克森的话称:“今晚,我们可以开始放下担子,重新找回笑容。虽然疫情仍在,但据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信息),我们可以大胆地相信,最关键的阶段已经度过去了。”
与丹麦政府的乐观不同,该国的疫情数据正连创新高,甚至还成了全球人均新冠病例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被称为“奥密克戎妹妹”的BA.2变异株正席卷丹麦,日增病例数更是在26日创下4.6万的记录。弗雷泽里克森承认:“最近几周的感染率非常高,实际上是整个疫情期间最高的。”可她接下来却说道:“因此,我们现在准备放弃这些限制,这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也很矛盾。”
丹麦每日新增病例数变化情况 图表来源:Worldmeters
丹麦卫生大臣霍伊尼克(Magnus Heunicke)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丹麦人对接种疫苗的重视,感染病例数和重症病例数之间已经出现脱钩。这就是为什么它(放开限制)是安全的,现在这么做是正确的。”
根据丹麦国家卫生局和药品管理局的数据,在12岁及12岁以上的丹麦人口中,约82%的人接种了两剂疫苗,其中50%的人接种了第三剂疫苗。住院人数方面,尽管新冠相关住院病例数仍在增加,但丹麦政府称,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中有30%-40%是由于新冠以外的原因住院的。ICU方面,1月以来ICU里的新冠肺炎患者数量减少了几乎一半。
霍伊尼克在社交媒体上预测称,“疫情将很快到达到峰值。”
丹麦住院病例数变化情况 图表来源:丹麦卫生局和药品管理局
《金融时报》注意到,如今欧洲各国正纷纷放松限制措施。在丹麦之前,已经有英国、爱尔兰和荷兰放松了各自的限制措施,而瑞典、挪威和芬兰也宣布,可能会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放松限制。
其中,芬兰和瑞典均预计放松限制措施的时间会比预期更短,挪威卫生部长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称:“我们现在能够容忍更多的病例,因此放宽限制是很自然的事,我们也正在这么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避免卫生系统崩溃的情况下生活在一个感染率更高的社会中。”
除此之外,英国《卫报》报道称,比利时已经在上周宣布将从星期五开始略微放松限制措施,游泳池和保龄球馆等室内活动场所可以重新开放,酒吧和餐馆可以营业到午夜。法国则在上周宣布将从2月2日起逐步取消限制措施的时间表。两国均认为,疫情发展情况是可控的,法国预计日增病例数在未来几天内就会达到峰值。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部主任克鲁格(Hans Kluge)预计,本地区60%的居民会在3月前有过奥密克戎感染史,在病例激增结束后,由于大范围的感染和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力会持续好几周到几个月,新冠病毒虽然可能会在年底卷土重来,但不一定会成为一场大流行。
不过他还是警告称,现在考虑大流行的终结为时过早,新冠病毒已不止一次出乎人们的预料,新变体的出现仍有可能带来其他变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李焕宇 
-
“如果俄罗斯不满足美国要求,我将被强制离境”
2022-01-27 16:11 俄罗斯之声 -
国防部回应美国可能于冬奥会期间挑衅:已有充分准备
2022-01-27 15:54 北京冬奥会 -
商务部回应WTO裁定:系第2次获得对美贸易年度报复额
2022-01-27 15:39 中美关系 -
特鲁多:加拿大将延长和扩大在乌克兰的军事训练任务
2022-01-27 13:51 乌克兰之殇 -
布林肯:美方愿以负责任的态度管控分歧,祝愿中国人民新春快乐
2022-01-27 13:00 中美关系 -
乌外长:边境集结的俄军不足以发动全面进攻
2022-01-27 12:25 乌克兰之殇 -
WTO裁定:中国每年可对美国6.45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
2022-01-27 12:19 -
谁会成为美国首位黑人女性大法官?
2022-01-27 11:31 美国政治 -
德国向乌提供5000顶头盔,基辅市长:无语,下一步送枕头?
2022-01-27 10:52 乌克兰之殇 -
-
美国北约书面回应:拒绝俄罗斯所划“红线”
2022-01-27 10:09 俄罗斯之声 -
韩军:朝鲜发射2枚疑似近程弹道导弹
2022-01-27 08:01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确诊73万例、死亡3908例
2022-01-27 07:40 美国一梦 -
俄罗斯已收到美国关于安全保障的书面回复
2022-01-27 06:46 俄罗斯之声 -
又一张美国疫情地图…
2022-01-26 22:56 美国一梦 -
印度“传统艺能”回来了
2022-01-26 22:37 印度惊奇 -
日本新增7万又破纪录,政府首席专家:尚不清楚何时下降
2022-01-26 21:57 日本 -
“中国一定在想,美国怎么这么蠢”
2022-01-26 21:15 中美关系 -
“美企关键芯片库存不足5天,520亿还不批?”
2022-01-26 20:46 -
美军正设法打捞F35C,害怕被中国抢先
2022-01-26 17:54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