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和北约就安全保障问题向俄罗斯递交书面回复
最后更新: 2022-01-28 14:42:54【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1月26日,美国和北约分别向俄罗斯递交了有关双边安全保障草案的书面回复。俄官员对此表示,有关回复不能令俄罗斯满意,俄方不会接受,“华盛顿正走向直接对抗”。
此轮俄乌局势拉锯战中,俄罗斯最看重的诉求莫过于“北约承诺不把乌克兰等国纳入其中”和“北约承诺不在俄周边部署进攻性武器”。无论是去年12月俄美两国领导人会谈,还是今年1月初的“三连谈”,俄方始终要求美国及北约作出明确保证。
据“今日俄罗斯”(RT)、《纽约时报》报道,俄副外长格鲁什科26日晚应约会见美国驻俄大使沙利文,沙利文向俄方转交了美国政府对俄此前提出的双边安全保障协议草案的书面回复,但要求俄罗斯对其中具体内容保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方的回应“为俄罗斯选择一条严肃的外交道路指明了方向”,他期待未来几天同俄外长拉夫罗夫会谈。而对于俄方最为关切的承诺,包括“北约不纳入乌克兰”等,布林肯透露,美方在这份书面回应中依旧没有松口,给予俄方想要得到的保证。
同日,北约30个成员国也向俄罗斯提交了一份书面回应,也没有就“不纳入乌克兰”这一问题作出妥协,同时还警告俄方“不要侵略”、“从乌克兰撤军”等等。RT指出,对于俄罗斯划出的“红线”,北约的态度是“拒绝”。
RT、《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在俄乌局势紧张之际,几周来,俄罗斯一直坚持要求美国对其提出的安全要求做出书面回应,然后才会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同时声称,俄罗斯没有“入侵”乌克兰的计划。
据RT报道,俄罗斯外交部26日晚间证实,俄副外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Alexander Grushko)当天接见了美国驻俄大使约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会谈中沙利文向俄方转交了美国政府对于此前俄罗斯提交的有关双边安全保障草案的书面回复。不过,俄外交部这份简短声明中,并未说明文件的具体内容。
1月26日,美驻俄大使沙利文进入俄外交部递交书面回复 图自美媒
RT指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俄方不要公开这份书面回应内容,而26日早些时候,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俄国家杜马演讲时说,俄外交部将会把“美方回信的核心内容”告知本国民众。他解释称,一旦收到美方回应,外交部将与其他部门合作,向总统普京提出下一步措施的建议。
美媒《纽约时报》则报道了美方作出回应后的反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的回应“为俄罗斯选择一条严肃的外交道路指明了方向”。他希望,俄方官员阅读了美方的这份书面文件后,能够“准备好下一步行动”,并在未来几天与拉夫罗夫会谈。
布林肯表示,这份文件建议了双方“在乌克兰采取对等透明度的措施,以及增加对欧洲军事演习信任度的措施”,同时,也提及了欧洲的核军备控制问题。
当地时间1月21日,瑞士日内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图自澎湃影像
过去数月,美国及其诸多盟友宣称,俄罗斯在其与乌克兰边境附近集结了数万人的兵力,这令他们感到大为震惊。而俄罗斯则多次明确表示,在一些问题上需要得到美国和北约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2021年12月,俄罗斯外交部就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展安全保障对话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和北约为排除北约进一步东扩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同月,俄罗斯向美方提交了俄美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和俄与北约成员国安全保障措施协议,内容包括要求排除北约进一步东扩、北约承诺不把乌克兰等国纳入北约等。
虽然美国要求俄罗斯对书面回应内容保密,但布林肯透露,虽然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美国官员都表示,乌克兰短期内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国并没有考虑普京提出的要求,即排除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图自澎湃影像
“我们明确表示,我们致力于维护和捍卫一些核心原则,包括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各国选择自己安全事务和联盟的权利。”布林肯说道。
此外,俄罗斯还要求美国从欧洲撤走核武器,并从其周边的北约成员国中撤出军队和武器。然而,美国也认为这些要求“不可能实现”。
布林肯强调,美方的回应是在与欧洲盟友密切磋商后制定的。他说:“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和我们的盟友及合作伙伴之间是公开的。”布林肯称:“无论他们(俄罗斯)选择外交对话的方式,还是决定重新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我们都做好了准备。”但他并未透露下一步将对俄罗斯做些什么。
针对美方的书面回复,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扎巴罗夫说,美方的回复不能令俄罗斯满意,俄方对此不能接受,“华盛顿正走向直接对抗”。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尼科诺夫表示,美方没有在书面回复中对俄方关切做出任何回应,这样的回复毫无意义。
而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尔·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iak)26日则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美国的书面回复是一个“正确的战略”(the right strategy),俄罗斯应当利用外交机会“避免出现负面的局面”。
波多利亚克说:“美国对俄罗斯的要求作出了全面、深思熟虑、真实且论证充分的回应,这是与乌克兰以及其他欧洲伙伴协调一致的结果。”
据RT报道,同样是在当地时间1月26日,北约也向俄罗斯作出了书面回应,这份由北约30个成员国共同认可的文件,是与美国的书面回应一起,由美国驻俄大使沙利文递交给俄方的。
RT报道截图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在当天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美方回应一样,北约对俄罗斯的回应也包含了有关军备控制和军事演习透明度等领域的具体谈判建议,并提议重新开放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联络处。
不过,斯托尔滕贝格声称,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可能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北约“不会妥协”,因为这与该联盟组织的“核心原则”相冲突。同时,他还警告称,俄罗斯应避免针对北约成员国的“侵略”,并从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撤军”。
“政治解决问题仍然是可能的,但是,当然,俄罗斯必须有诚意。”斯托尔滕贝格坚称,北约是一个“防御性联盟”,“不寻求对抗”,他反复强调,北约“不能也不会在每个国家有权加入等原则上妥协”,这种决定完全取决于申请国和目前的30个北约成员国。
对于北约秘书长的这番表态,RT指出,北约是直接拒绝了俄罗斯所划出的“红线”。
此外,斯托尔滕贝格还提到了俄军在乌克兰边境持续集结的态势,以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即将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担心对方“在演习的伪装下”使用包括S400防空系统等尖端武器。他表示,北约已增派了一支由法国领导的5000人快速反应部队,以进入战备状态,能够快速部署,支持北约成员国。
26日早些时候,在俄罗斯收到书面回复之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就外交政策发表演讲时指出,如果西方针对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没有建设性回复,且继续其“侵略路线”,那么俄罗斯将采取必要对策。
在谈到当前持续紧张的乌克兰局势时,拉夫罗夫表示,一些西方国家从乌克兰撤离人员的同时,反而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这种行为正在引发“歇斯底里的军事狂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俄罗斯警告:约200枚美国核弹分布在5个无核北约国家
2022-01-28 14:30 凉战 -
失控漂浮7年,SpaceX火箭残骸预计35天后撞上月球
2022-01-28 14:08 -
“中国援助紧急物资体现对汤加人民最真挚的诚意”
2022-01-28 14:02 -
8小时谈判后,俄乌同意遵守停火协议:2周后再谈
2022-01-28 11:4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逮捕美国前外交官:涉嫌利用外交身份走私毒品
2022-01-28 11:13 俄罗斯之声 -
立陶宛总统再表态,敦促外长修改“台湾代表处”名称
2022-01-28 11:06 台湾 -
中亚这两国又交火,17人受伤
2022-01-28 10:46 -
中国联通子公司被勒令60天内停止在美业务
2022-01-28 10:38 中美关系 -
美方书面拒绝“不东扩红线”,德法俄乌巴黎会谈8小时
2022-01-28 10:30 俄罗斯之声 -
2架中国军机抵达汤加,搭载救援物资约33吨
2022-01-28 08:42 -
博主称在埃塞机场被索“相机税”,埃使馆:无此税,将密切跟进
2022-01-28 08:18 -
朝鲜官宣两次导弹试射,金正恩视察“重要军工厂”
2022-01-28 07:47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确诊57万例、死亡2737例
2022-01-28 07:39 美国一梦 -
美国去年GDP增长5.7%,创1984年以来新高
2022-01-28 07:29 美国经济 -
“就是个笑话,英国首相眼中,我们还不如狗”
2022-01-27 22:26 阿富汗 -
10天内,纽约又有人被推下地铁站台
2022-01-27 22:04 美国一梦 -
“新八国联军”,疯起来连自己都打
2022-01-27 21:42 -
为劝中国“躺平”,《纽约时报》自揭伤疤:美国死了86万人……
2022-01-27 21:04 外媒看中国 -
“下届美国总统就是我”
2022-01-27 20:51 特朗普 -
“公开在美国街头贩毒、吸毒,警察也不管”
2022-01-27 19:56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3“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77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75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229“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35最新闻 Hot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
欧洲三国:USAID关门前先还钱!欠1500万呢,听见吱声啊…
-
“再也不买了!要给美国人上一课”
-
土耳其“乱了”,埃尔多安喊话: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
-
“不打算去美国建厂,政策多变没优势”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
“我们也遭殃啊,希望欧盟官员来中国好好谈”
-
“仅维持生存,以色列计划限制每个加沙人的热量摄入”
-
格陵兰岛最大银行劝美欧:投资我们,这是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