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大谱,彭博社也来了:中国应该抄西方的作业,与新冠共存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最后更新: 2022-01-25 20:49:04(观察者网讯)
当地时间25日,美媒彭博社一篇社论声称,因传播性极强的奥密克戎病毒,中国“新冠清零”的防疫策略已不可持续,国内保持小病例数的可能性变小,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民众耐心也将耗尽。中国应该做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不该对每一个新病例都感到恐慌。
然而事实摆在面前,彭博社也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中国的各项防疫措施都取得了成功;但话锋一转又称虽然如此,中国还是应该学习全球其它国家在抗疫方面的经验:谦虚一点。
比较好笑的是,这篇社论又透出了一股子“心虚”,文中两次强调中国不应该将自己对疫情防控的成功与西方疫情的魔幻疯狂进行对比,称“夸大”西方对手的“失误”会让中国民众对“与新冠共存”策略有所担忧。
嗐,合着您其实还是知道自己国家的疫情已经一团糟了呀?!
真是离了大谱,美国疫情都严重到“全国发紫”了,美媒竟然还有脸对中国有效的防疫措施指手画脚,甚至不知廉耻地喊中国来抄西方的作业,与新冠共存……
过去一周,美国每十万人中的日均新增确诊数几乎到达图表上限,标示从红色变成深紫色
最近,西方媒体扎堆妄议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集体炒作“中国的‘零新冠’政策今年将面临‘极限挑战’”。前有美国CNN报道称“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威胁全世界节庆活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连续第三年受到影响”,后有英国路透社将矛头对准“北京市呼吁减少节日旅行,以在冬奥会期间降低疫情风险”。
今天(25日)美媒彭博社也来掺和一脚,在一篇名为“中国应该做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的社论文章中,对中国严格且有效的防疫措施挑三拣四。
彭博社的这篇报道认为,新冠疫情已在全球持续两年多,中国是最后一个还在坚持“清零”政策的国家,在出现零星病例后依旧选择立即扑灭疫情。但传播性极强的奥密克戎病毒,让中国“新冠清零”的防疫策略已不可持续,中国应该做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
文中声称,奥密克戎病毒袭击了许多中国大城市,这让中国保持小病例数的可能性变小,随之而来的核酸普测和一些封锁限制耗尽民众的耐心;顺便又老调重弹,扬言中国在疫情发生后关闭了一些工厂,扰乱了供应链,加剧全球通胀担忧……为此其呼吁中国“应从现在开始就该摒弃这项政策”,不要对每一个新病例都感到恐慌。
彭博社还“建议”说,与其处罚地方官员,中国不如制定不那么具有“破坏性”的隔离和检疫政策。随后一番“高见”更是令人喷饭,彭博社竟喊话学霸抄学渣的作业:“尽管中国迄今为止取得了成功,但依然可以学习全球其它国家在抗疫方面的经验:谦虚。”
比较好笑的是,这篇社论又透出了一股子“心虚”,文中两次强调中国不应该将自己对疫情防控的成功与西方疫情的魔幻疯狂进行对比,不服气地称上升的确诊人数会打破中国的这种说法。文中还批评这是一种“对西方对手失误的夸大”,会让中国民众对“与新冠共存”策略有所担忧。
这不是彭博社第一次向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发难,去年8月它就在报道中暗示中国的这一策略不可持续,文中称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尝试与新冠病毒共存,而中国却试图长期彻底消灭新冠病毒,这将会付出很大代价,中国“病毒清零”的防疫策略将使其未来几年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无独有偶,《纽约时报》24日也“忧心忡忡”地发布了一篇名为《多地封锁引发沮丧与抱怨,中国“清零政策”还能走多远?》的文章,反复强调中国的抗疫措施以前有效,但在奥密克戎的肆虐下已经无法继续发挥作用,而且疫情导致的封锁让众多民众不满。
耳熟不?去年德尔塔大举进犯,《纽约时报》也是用同样的话术忽悠,“苦口婆心”要中国听它的劝,跟着英美国家加入“与新冠共存”的队列;结果反倒是如它所说“躺平”的美国被一波更比一波高的疫情,来了个正脸砸。
去年9月21日,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竖起60多万面白色小旗帜祭奠因疫情去世的人 图自澎湃影像
对于美媒的这些观点,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早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表示过,英美等国政府明明是自身放松管控导致疫情泛滥,却“甩锅”给病毒变异,并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月24日下午6时20分,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71489205例,死亡868123例。过去约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789789例,新增死亡1583例。
这些美国媒体们有空不如还是先操心操心自己,你们美国都快病到“从紫到黑”了,美国民众都不知道接下来用什么颜色来代表疫情高峰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俄提议亚投行投资其近120亿美元项目,包括中欧“子午线”高速
2022-01-25 20:03 俄罗斯之声 -
中方是否考虑从布基纳法索撤侨?外交部回应
2022-01-25 19:45 非洲之窗 -
布林肯又扯上中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022-01-25 19:35 中美关系 -
间谍指控被撤销,华裔教授首发声:原本“还相信美国政府”
2022-01-25 18:37 美国一梦 -
中亚五国领导人热切期待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25 18:35 北京冬奥会 -
习近平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2022-01-25 18:06 中国外交 -
乌方回应“美撤离外交人员”:基辅比美国更安全
2022-01-25 16:57 乌克兰之殇 -
柬埔寨国王将出席冬奥开幕式
2022-01-25 16:28 北京冬奥会 -
外交部回应德国海军总监涉华言论:典型的宗教极端言论
2022-01-25 15:54 -
习近平即将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2022-01-25 15:52 中国外交 -
德澳也要撤人,乌克兰:太仓促了
2022-01-25 15:48 乌克兰之殇 -
美媒把这事当“温情励志故事”报道,评论翻车
2022-01-25 15:25 美国一梦 -
乌克兰警告冬奥选手:不要跟俄罗斯人合照
2022-01-25 14:46 北京冬奥会 -
韩国会议长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25 12:01 三八线之南 -
麦克风还开着,拜登脏话脱口而出…
2022-01-25 11:40 美国政治 -
韩国总统候选人再行“跪拜大礼”
2022-01-25 11:30 三八线之南 -
反华议员牵头“声援”立陶宛:700名议员,仅40人签字
2022-01-25 11:05 -
欧盟:向乌克兰提供12亿欧元紧急援助
2022-01-25 10:58 乌克兰之殇 -
立陶宛出售CIA在该国“黑窝”
2022-01-25 10:58 欧洲乱局 -
美国防部:8500名美军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2022-01-25 10:42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35“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7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