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跟风撤离,欧盟不跟:没必要使局势“戏剧化”
最后更新: 2022-01-24 22:49:02【文/观察者网 齐倩】乌东局势日渐紧张之际,欧洲国家释放的信号越来越表明,美国及其盟国在俄乌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实则“各有各的打算”。
在美国宣布撤离驻乌外交人员及家属后,英国24日跟进,开始撤离该国驻乌外交人员及家属,并建议公民非必要不要前往乌克兰;欧盟方面则拒绝跟风,认为没有必要使局势“戏剧化”。
英国政府网站更新赴乌克兰旅行建议
当地时间1月24日,英国政府网站更新“赴乌克兰旅行建议”,写道:“为应对来自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威胁,一些大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正在撤离基辅。英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保持开放,并将继续展开必要工作。”
英国外交部还建议公民不要前往位于俄乌边境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克里米亚地区,建议公民不要前往乌克兰其他地区进行非必要旅行。
英国政府网站发布通告,详细解释了做出上述旅行建议的原因。
据英政府描述,目前,基辅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外的其他地区局势总体平静。“但乌克兰事态发展迅速,俄罗斯的意图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公民建议不要赴乌克兰进行非必要的旅行。
通告说,“由于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越来越大”,英外交部已决定暂时将一些大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撤出基辅。大使馆仍然开放,并将继续开展必要的工作,包括为在乌克兰的英国公民提供领事协助和支持。
在俄乌局势紧张之际,英国近日动作频繁。英国外交部22日公布“情报”,炒作俄罗斯计划在乌克兰设立“傀儡政府”,“在基辅安插一个亲俄领导人”。对此,俄罗斯外交部怒斥“无稽之谈”。
上周末,英国首相约翰逊发出警告,称若不将威慑和外交努力成功结合起来,成千上万的生命可能会在一场战争中丧生。英国副首相拉布则声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风险非常大。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4日稍晚时候,约翰逊就撤离驻乌人员一事回应称,他认为“现在做出一些改变是明智的”,“情报非常清楚,在乌克兰边境有60个俄罗斯战斗群,可能摧毁基辅的闪电战争计划清晰可见。”
约翰逊表示,乌克兰局势“相当沮丧”,但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他还称,英国正在牵头制定针对俄罗斯的一揽子经济制裁措施。
约翰逊还再次喊话俄罗斯,称“入侵乌克兰”是“痛苦、暴力和血腥的事情”,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他补充称,英国“与乌克兰人站在一起”,但英国目前没有派遣部队前往乌克兰的计划。
英国驻乌克兰使馆,图自官网
就在英国政府发布通告前不久,美国国务院连续发布两条通告,建议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俄罗斯,以及美国驻乌克兰的外交人员家属撤离。
美国国务院23日将俄罗斯的旅行咨询升级为4级,建议美国公民不要前往旅行。通告中称:“鉴于俄乌边境局势持续紧张,美国公民可能受到骚扰,大使馆在俄协助美国公民的能力有限,新冠疫情和相关入境限制,恐怖主义,俄罗斯政府安全官员的骚扰,以及当地法律的任意执行,请不要前往俄罗斯。”
据法新社报道,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24日对此回应称,美国撤离外交人员及其家属“为时过早”,“是过度谨慎的表现”。
一名乌克兰政府消息人士对CNN透露,乌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和布林肯交流过这一行动,泽连斯基表达了不满的态度。他告诉布林肯,如果美国采取“如此戏剧性”的手段,那将是“反应过度”。
此外,美俄外长会谈当天(21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第一批物资抵达乌克兰,包括向乌前线守军提供的超过90吨的“致命武器”。23日,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第二批武器已抵乌。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俄罗斯已从上月底开始着手“清空”驻基辅的大使馆。德国《图片报》此前也爆料称德外交部正在制定撤离计划,但德外交部22日否认了这一消息。
与此同时,欧盟称目前并不打算从乌克兰撤出外交人员及家属。
欧盟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务负责人博雷尔24日与欧盟同行的一场会议中说:“我们不打算做出同样的事。我们还不知道(美国外交官撤离的)任何具体原因,但布林肯会通知我们。”
博雷尔表示,“谈判正在进行中”,没有必要使局势“戏剧化”(dramatise),并补充说他认为没有理由要求外交官和家属离开乌克兰,“除非布林肯给可以提供一个证明行动的信息”。
博雷尔:欧盟目前没有撤离外交官家属的计划
现在撤不撤驻乌人员?英国和欧盟给出了不同回答,这愈加表明美国及其盟国在俄乌问题上“各有各的打算”。在此之前,欧洲多国释放的信号就很值得玩味。
英国突然强硬表态,控诉俄方要在乌克兰“扶持傀儡政府”;德国相对克制,拒绝提供武器援助;而法国则希望欧洲能团结一致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再依附于美国。德法均公开呼吁,乌东问题的调解要回到“诺曼底四方会谈”的框架下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为稳住德国,美国要替欧洲找“气”
2022-01-24 22:36 乌克兰之殇 -
台军:歼-16D电子战机首现台海
2022-01-24 22:19 台湾 -
因印尼与中国“走得太近”,英国当年煽动排华大屠杀
2022-01-24 21:55 不列颠 -
阿桑奇获准对“引渡美国裁决”提起上诉
2022-01-24 21:32 阿桑奇 -
下一个“奥密克戎”,会这样产生吗?
2022-01-24 20: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英外相炒作中俄“协同侵略”,澳前总理:精神错乱
2022-01-24 19:20 不列颠 -
欧盟这次不跟美国一起撤:没必要使局势“戏剧化”
2022-01-24 18:37 乌克兰之殇 -
布基纳法索总统24日被军人扣留在一个军营
2022-01-24 17:53 -
世卫:奥密克戎可能使欧洲疫情走向终结
2022-01-24 17: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媒:拜登正考虑增兵方案
2022-01-24 17:16 乌克兰之殇 -
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9%,2024年或超17%仅次于美韩
2022-01-24 17:07 -
默克尔老对手当选基民盟主席
2022-01-24 16:45 德意志 -
网红博主“刘庸干净又卫生”在印度确诊新冠
2022-01-24 16:33 -
美国会骚乱调查首席顾问,在自己母校丢了饭碗
2022-01-24 16:02 美国政治 -
韩国考虑切换至“奥密克戎应对模式”
2022-01-24 14: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挺美乌放狠话,俄方:???
2022-01-24 14:22 乌克兰之殇 -
“德国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让欧洲对乌克兰问题束手束脚”
2022-01-24 13:54 -
约翰逊又摊上事了…女议员称因穆斯林身份被赶出内阁
2022-01-24 13:40 -
美国反对世卫这一提议,又搬出“中国威胁”
2022-01-24 13:34 -
美国务院:建议公民不要前往俄罗斯
2022-01-24 13:33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181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0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2“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5“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