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我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与所谓“大规模囤粮”无关
我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这是建立在我国粮食高位增产基础之上的一种必要调剂,与所谓“大规模囤粮”扯不上任何关系。我国要着力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近期,一家外国媒体诬称,中国大规模囤粮,恶意炒作粮价,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先是个别外媒炒作“中国需求”引发世界粮价上涨,如今又炒作中国“囤积粮食”导致全球粮荒,无非是让中国为全球粮价上涨和全球粮食危机背锅。这个锅,中国没有理由背,也绝不能背。
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近年来,我国小麦、稻谷两大口粮产量稳步增加,小麦产需平衡略有结余,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2021年玉米产量增加较多,玉米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优化供给结构。这是建立在我国粮食高位增产基础之上的一种必要调剂,与所谓“大规模囤粮”扯不上任何关系,纯粹是子虚乌有。
进一步看,虽然我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但并没有掌握第一手粮源,而是主要从国际四大粮商采购二手粮源。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并无足够的话语权,也没有掌握粮食定价权。202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等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中国作为粮食采购方,采购行为主要以国内实际需求为基础,并根据国际市场供应情况,采取标准的国际贸易采购行为来进行,不需要囤积,更不存在强买强卖的情况。
再者,从进口结构看,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大豆、玉米及高粱、大麦等为主,进口小麦和大米占比较小,对全球小麦和大米贸易影响较小。我国深知全球粮食贸易量有限,在进口粮食的时候,充分考虑世界粮食供给能力,确保进口规模相对稳定,一直在避免突然大量进口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国历来重视粮食储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我国全面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数量足够全国吃一年半以上。充足的库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使得我国有能力应对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带来的风险挑战。尽管如此,我国粮食库存水平尚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和玉米、大豆临储收购,粮食收购量、库存量节节攀升,粮食库存达历史最高,玉米和稻谷等部分粮食品种出现阶段性过剩,且库存粮食大部分集中在国有粮库,导致政府财政负担重和粮食资源巨大浪费。因此,近年来我国不仅没有囤积粮食,反倒是加快粮食去库存,直到2020年底才完成临储玉米去库存任务,稻谷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从国际上看,在疫情引发的粮食安全恐慌之下,各国普遍增加储备规模,全球粮食库存持续增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我国要着力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补强粮食安全“软肋”,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装满中国粮,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我们只有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才能更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刘慧)
- 原标题:“囤粮致全球粮荒”这锅中国不背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美国司法部长:国会山暴乱事件追责进程未结束
2022-01-06 07:07 美国一梦 -
集安组织已决定向哈萨克斯坦派遣维和力量
2022-01-06 07:02 薄荷四国 -
“没人敢说这句话:针对立陶宛就是针对欧洲”
2022-01-05 23:24 -
印度称将追缴小米65.3亿卢比税款,小米回应
2022-01-05 22:50 -
土耳其:相信哈萨克斯坦政府和人民
2022-01-05 22:46 薄荷四国 -
“感觉中国身处2122年”
2022-01-05 22:17 航空航天 -
汪文斌:希望太平洋成为太平之地,而不是人为兴风作浪之洋
2022-01-05 21:55 日本 -
日本新增2638例确诊,系3个月以来首次日增突破2000例
2022-01-05 21: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使馆:提醒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公民切实做好安全防护
2022-01-05 21:33 上合组织 -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能自行解决问题,任何人不应从外部干涉
2022-01-05 21:29 俄罗斯之声 -
哈萨克斯坦总统:已有执法人员牺牲,将采取最强硬措施
2022-01-05 21:22 -
“我们不能每6个月给全球打一针”
2022-01-05 20:41 -
哈萨克斯坦首都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大楼被冲击
2022-01-05 20:07 观察者头条 -
美俄“亮剑”,乌克兰是否难逃一战?
2022-01-05 19:55 乌克兰之殇 -
华人用筷子吃饭所以无法融入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我说这话没恶意
2022-01-05 19:34 -
法国发现新变异毒株“IHU”
2022-01-05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隔离时间缩短5天,美疾控中心解释
2022-01-05 1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入国际趋势,欧洲运动员发声支持北京冬奥会
2022-01-05 17:58 -
美驻日基地疫情外溢,中方:美应深刻检讨
2022-01-05 17:26 日本 -
疫情之下,斯里兰卡濒临破产
2022-01-05 1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8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7“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