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国际趋势,欧洲运动员发声支持北京冬奥会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目前,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仅有30天,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回首2021年,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疯狂炒作相关议题,声称不派政府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试图将体育赛事与政治挂钩。
不过,看似声势浩大的政治操弄行动实则反响平平,不仅招致多方反对,就连美国自己最终还是向中方递交了官员在冬奥期间赴华的签证申请。
事实上,国际体育机构、联合国驻华人员、多国驻华大使均对北京冬奥会寄予厚望,发自内心地支持这场体育盛事的举办。
近日,欧洲智库“欧亚中心”更是邀请多位欧洲运动员参加网络研讨会,共同探讨北京冬奥会的世界意义。斯洛文尼亚高山滑雪运动员、冬奥会金牌获得者蒂娜·梅兹表示,奥运会可以让世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北京冬奥会将对中国产生长远影响。
这一系列真实的国际声音对北京冬奥会展露出来的支持,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言,全球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国家和人民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是人心所向。个别国家利用北京冬奥会搞政治作秀和政治操弄的做法注定不会得逞。
美国对北京冬奥会的政治操弄,终究是闹剧一场
2021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开始政治操弄,妄图对北京冬奥会进行施压。
去年12月6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拜登政府将不会派出美国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12月8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迅速跟风美国,于当日先后宣布不会派出政府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
美国总统拜登(中)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左)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视频会议 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政治操弄行动实则反响平平,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
美国奥委会主席苏珊娜·莱昂斯明确表态反对对北京冬奥会的政治操弄,并提到了此前美国曾带头施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称类似的做法过去未能奏效。
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则表示,刻意不派政府官员参与北京冬奥会是“毫无意义且有害的姿态”。
12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明确表示,法国不打算加入美、英、澳、加的阵营。他认为,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仅仅是做做样子的作秀行为罢了。
不仅如此,率先提出“不派官员”的美国,最终还是决定派官员来了。
12月27日,有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有消息称,美国政府拟派主要来自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18名官员赴华,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为美国运动员提供安全和医疗支持。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证实,中方已经收到美方有关人员的签证申请,中方将根据国际惯例、有关规定和对等原则进行处理。
从国内的疯狂造势,到国际上拉帮结派,美国这波操作终究还是以“打脸”收场。这再一次表明,这番行动只是一场闹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图源:视觉中国
“奥运会让世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无论西方政客如何炒作操弄,说到底,冬奥会的主角始终是运动员,他们的声音自然格外重要。
近日,欧洲知名智库“欧亚中心”(Euro-Asia Center)邀请多名欧洲运动员与国际体育机构官员参加网络研讨会,共同交流北京冬奥会的世界意义。
会议信息显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体育外交在构建亚欧关系上的重要性”,是欧亚中心“东方遇见西方”(East Meets West)系列网络研讨会的第三次会议。
欧亚中心主席,比利时前驻香港地区、越南大使彼特·斯蒂尔在会议中表示,奥运会不应该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外界对北京冬奥会有一些杂音,这类说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
“体育运动应当用来团结大众,而不应受到政治差异和政治主张的影响。”斯蒂尔说,“奥运会可以让世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希望此次视频会能富有成效,祝愿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
斯洛文尼亚高山滑雪运动员蒂娜·梅兹是本次会议受邀嘉宾之一,她表示,在全球遭受新冠疫情影响,民众外出受限的情况下,运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希望。
“北京冬奥会将对中国产生长远影响,近距离接触冬奥会将给中国人民留下深刻记忆,或许还将影响今后几代人,让奥运精神在他们心底生根长大。”梅兹表示,相信经过北京冬奥会后,中国的冬季运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梅兹获得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与超级大回转项目银牌。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梅兹在高山滑雪滑降项目与大回转项目先后获得金牌,其中滑降项目的金牌系斯洛文尼亚在历届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这也让梅兹在国内被誉为“冬季运动女王”(winter sports queen)。
斯洛文尼亚高山滑雪运动员蒂娜·梅兹
斯洛文尼亚回旋皮划艇运动员彼得·考泽曾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没能在当时的比赛中拿下奖牌,但北京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泽在会议中表示,自己参加过四届夏季奥运会,其中北京奥运会是自己首次参加的奥运会,当时不仅感受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宏大规模,此后在职业比赛中的成绩也不断提升,“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的魅力所在就是每个运动员都在尽最大努力,都在激发自身潜能。”
“(对北京奥运会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规模宏大、准备充足、考虑周到、服务到位,中方组织者几乎会满足运动员的所有要求。”考泽说,“很多运动员都感叹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的规模比自己家乡所在的城镇都大。参加北京奥运会期间几乎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谈及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考泽表示,北京是唯一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相信北京能应对一切困难挑战,国际奥委会选择北京也是正确的决定。
斯洛文尼亚皮划艇运动员彼得·考泽
蒂姆·马斯特纳克是即将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斯洛文尼亚单板滑雪运动员,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冬奥会。
本次会议中,马斯特纳克认为,奥运会是运动员展示自我,向世界呈现体育魅力的重要平台,参加奥运会能极大提升运动员的斗志,自己对参加北京冬奥会非常感到非常激动,相信此次冬奥之行也会受益良多。
“希望在中国期间留下美好回忆。”马斯特纳克说,此次冬奥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正面临着全球疫情,“希望疫情对赛事安排的影响尽量的少。”
斯洛文尼亚单板滑雪运动员蒂姆·马斯特纳克
谈及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对世界带来的影响时,特奥会欧亚地区总裁大卫·伊万格利斯塔表示,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吸引全球注意,让民众相聚在一起,同时引发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残奥会与特奥会的运动员们在社会上都会遇到许多不公平的问题,而在体育竞赛上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公平。
“我的好友、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曾说过,没有任何活动能比体育运动更能让参与者感到振奋,更能让世界团结起来,体育运动是促进世界团结合作的强大动力。”
在这场会议中,梅兹、考泽、马斯特纳克三位运动员用斯洛文尼亚语祝愿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并希望能致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自己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与期待。
会后,欧亚中心官网发文称,奥运会仍然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的赛事,它通过体育运动领域最伟大成就的最终体现把人们团结在一起。
尽管我们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地理、肤色和种族,但我们共享世界各地体育赛事的魅力和欢乐,并共同寻求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属于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相同的抱负和梦想。正是通过体育的力量,促进了和平,弥合了国家和文化之间的鸿沟。
国际体育机构、多国驻华大使支持北京冬奥会
不仅仅是运动员,从国际体育机构再到各国驻华大使,均对北京冬奥会寄予厚望,发自内心地支持这场体育盛事的举办。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际冬季两项联盟秘书长尼可拉斯·卡尔森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高度认可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
“现在万事俱备,只待2022年2月一届伟大的冬奥会开幕,我认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能够很好地满足运动员的需求。”
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约翰·埃利亚施表示,北京冬奥会的筹备成果有目共睹,北京冬奥会为发展冰雪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我认为所有运动员和观众们都非常期待北京冬奥会开幕,中国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这对我们滑雪运动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来自意大利的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主席梅罗表示,北京冬奥会对下一届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6冬奥组委将组织人员前往北京观摩,观点和经验的交流一定是有益的,意中两国体育合作会继续深化,因为体育没有国界。”梅罗说,“体育运动能带来的正是团结协作,只有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找到共同的前进方向。衷心祝福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表示,国际社会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是显而易见,且广受欢迎的。
巴赫指出,通过举办冬奥会,北京将书写历史,成为第一座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同时,它将引领全球冰雪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3亿中国人将更熟悉冰雪运动。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
据北京日报消息,荷兰驻华大使贺伟民表示,荷兰对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充满期待。“在充分了解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后,我完全有信心,北京一定能成功地组织一届安全、精彩、成功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也将给荷兰人带来新的鼓舞,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体育运动。”
捷克驻华大使佟福德则表示,在2021年夏天回国休假期间,捷克总统泽曼在与他会面时就北京冬奥会特别做出了嘱咐。
“泽曼总统告诉我,如果他不能出席冬奥会,请我尽作为一名大使的职责,全力支持北京冬奥会。”
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表示,阿根廷是最早对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表达支持的国家之一。“阿根廷将派出一个有20多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规模。”
对一些国家借北京冬奥会炒作相关议题的杂音,牛望道明确表示,阿根廷政府自始至终全力支持冬奥会在北京的举办,坚决反对把体育运动政治化,任何政治因素都不该被掺杂进体育运动之中。
去年12月2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中国和国际奥委会起草的“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建设一个和平、更美好的世界”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对此表示,“在新冠疫情之下,这一决议关乎全人类的团结。对于北京冬奥会,我认为这是联合国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
“联合国驻华大家庭已准备好为冬奥会成功举办提供支持,发挥自己的作用。”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展望道,中国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之下,北京冬奥会也将成为一座“希望的灯塔”,“此时此刻,各国的团结和友谊从未如此重要。”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 图源:视觉中国
来自国际社会各方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表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对北京冬奥会的操弄与炒作终究不可能成功。
中国外交部去年12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国际社会支持北京冬奥会、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也发出支持北京冬奥会的强音。”
“韩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多国政府官员也指出,奥运会不是搞意识形态对抗的地方,而是帮助国与国之间建立更紧密友谊与合作的平台。”
赵立坚表示,全球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国家和人民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是人心所向。个别国家利用北京冬奥会搞政治作秀和政治操弄的做法注定不会得逞。
目前,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仅有30天,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运行管理人员、服务保障人员、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和志愿者等,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在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习近平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们说,大家很辛苦,很多人十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美驻日基地疫情外溢,中方:美应深刻检讨
2022-01-05 17:26 日本 -
疫情之下,斯里兰卡濒临破产
2022-01-05 1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疫情已在美国“失控”?白宫坚称:不同意
2022-01-05 16: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新增破20万,他继续“躺平”:要找方法和病毒共存
2022-01-05 15: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立陶宛总统认错,外交部: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
2022-01-05 15:45 台湾 -
为抗旱加州通过限水令:暴雨后2天不能浇草坪
2022-01-05 14:18 极端天气 -
弗洛伊德侄女睡梦中中弹,警察事发4小时后才到
2022-01-05 13:54 美国黑人血案 -
说完“没什么比自由更重要”不久,她死于新冠并发症
2022-01-05 13:23 美国一梦 -
他喊话拜登:应为特朗普“中国病毒”言论向华人道歉
2022-01-05 12:16 美国政治 -
韩国兴起反女权浪潮:“打倒仇男者”
2022-01-05 11:22 三八线之南 -
住院病例较两个月前激增500%,美国这州进入紧急状态
2022-01-05 10:24 美国一梦 -
20年来最高!美国去年11月超450万人辞职
2022-01-05 10:17 美国经济 -
暴雪掐断美东海岸“大动脉”,数百司机被困一天一夜
2022-01-05 10:12 极端天气 -
美疾控中心:美国新增病例中奥密克戎占比高达95.4%
2022-01-05 09: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83万例、死亡2039例
2022-01-05 07:19 美国一梦 -
瑞典国王夫妇新冠检测呈阳性
2022-01-05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中国国药和科兴疫苗可预防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住院风险
2022-01-05 07: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曾高喊“老年人可为国牺牲”的得州副州长,阳性
2022-01-04 22:58 -
元旦吃饺子汤,也能被种族主义攻击?
2022-01-04 22:06 美国一梦 -
印方补晒“印军亮旗照”
2022-01-04 21:59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