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否认星链过度占用太空,声称近地轨道可运行数百亿颗卫星
最后更新: 2022-01-05 19:50:39【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自中国通报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星链”卫星后,多家外媒关注到马斯克在华挨骂一事,“星链”卫星项目“过度占用太空空间”的争议也再次被摆上台面。如今,马斯克本人终于出面发声。
据《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2月29日消息,马斯克在采访中否认了这一说法,坚称自己并没有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卫星行业,因为近地轨道上足以运行“数百亿颗卫星”,“几千颗卫星什么都不是。就像……嘿,地球上有几千辆车,这算什么”。
美国天文学研究机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专家指出,高速飞行航天器需要比汽车更大的间隔,以便在可能发生碰撞时留出时间来调整轨道,若保证3秒的轨道调整间隔,每个轨道“壳”内只能留下大约1000颗卫星的空间。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图源:视觉中国
《金融时报》指出,就在今年12月,欧洲航天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警告称,马斯克正在为新兴商业航天行业“制定规则”,“星链”发射的数千颗卫星将导致可供他人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轨道空位减少。
然而,马斯克坚持认为近地轨道上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卫星,自己的“星链”计划不可能对其他航天器造成阻碍。
“这不是我们以任何方式去阻止他人的情况。我们没有阻止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我们也不希望这样做。”
马斯克在采访中还表示,围绕地球的每一个轨道“壳”都比地球表面还要大,每向太空延伸10米,就会多出一个“壳”。
“这意味着(近地轨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数百亿颗卫星。”马斯克说道,“几千颗卫星什么都不是。这就像,嘿……地球上有几千辆车,这算啥。”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时报》虽然在报道中提及中国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星链”卫星一事,但并未明确指出马斯克是否系针对此事件作出的回应。
据报道,马斯克“用汽车类比卫星”的说法也并未得到专家的认同。美国天文学研究机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指出,以17000英里每小时(约合27358.8公里每小时)飞行的航天器需要比汽车更大的间隔,以便在可能发生碰撞时留出时间来调整轨道。
根据麦克道尔的计算,在这样的速度下,若保证3秒的轨道调整间隔,每个轨道“壳”内只能留下大约1000颗卫星的空间。
麦克道尔说,由于计算许多不同卫星的轨迹很困难,而这些卫星的轨迹可能会受到太阳气候的影响,因此只能在接近它们可能发生的时间时才能识别出潜在的碰撞。
“对于许多太空用户来说,计划避让机动至少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因此这表明太空已经太拥挤了。”
美国太空咨询公司Astralytical的太空分析师劳拉·福尔奇克表示,马斯克将卫星与地球上的交通工具进行类比是“轻率的”,但“他(马斯克)说这是一个交通管理问题,这基本上是正确的”。
福尔奇克表示,用数千颗卫星布置全新通信网络的竞赛表明,各国明显需要加强协调,以决定“如何分配轨道空间和管理空间交通”。
福尔奇克还认为,阿施巴赫对马斯克的批评是“基于感情而非基于事实的”。
“我想知道,当某些航空公司开始在特定航线上增加航班时,是否也有类似的抱怨。没有人拥有天空,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2019年5月,美国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星链卫星 视频截图
公开信息显示,马斯克在2014年提出了“星链”计划,试图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并在2019年将首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该计划最终将向太空发射4.2万颗卫星,目前已经发射了1900颗。
不过,“星链”计划自启动之初就引起许多太空专家的担忧——数量如此庞大的卫星如果全部发射进入低轨道,可能极大增加卫星碰撞的风险,还可能对天文观测造成负面影响。
2019年,欧洲航天局的“风神”地球观测卫星就曾紧急改变轨道以规避星链-44卫星。当时这颗“星链”卫星下降到了320千米的高度,测试其自动脱离轨道的技术,结果却靠近了正在这一高度运行的“风神”卫星,导致碰撞风险。
美国福布斯新闻在当时的报道中称,SpaceX的“星链”卫星配备有自动避碰系统,可以跟踪在轨碎片和航天器并自动回避,但在此次事件中该系统似乎并未起到效果。
12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星链’卫星”一事,并称美国口口声声宣称所谓负责任外空行为概念,自己却无视外空国际条约义务,对航天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同日,路透社、《卫报》、《独立报》、《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外媒关注到,有不少中国网友吐槽SpaceX“制造太空垃圾”,马斯克本人也被猛烈抨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华人用筷子吃饭所以无法融入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我说这话没恶意
2022-01-05 19:34 -
法国发现新变异毒株“IHU”
2022-01-05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隔离时间缩短5天,美疾控中心解释
2022-01-05 1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入国际趋势,欧洲运动员发声支持北京冬奥会
2022-01-05 17:58 -
美驻日基地疫情外溢,中方:美应深刻检讨
2022-01-05 17:26 日本 -
疫情之下,斯里兰卡濒临破产
2022-01-05 1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疫情已在美国“失控”?白宫坚称:不同意
2022-01-05 16: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新增破20万,他继续“躺平”:要找方法和病毒共存
2022-01-05 15: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立陶宛总统认错,外交部: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
2022-01-05 15:45 台湾 -
为抗旱加州通过限水令:暴雨后2天不能浇草坪
2022-01-05 14:18 极端天气 -
弗洛伊德侄女睡梦中中弹,警察事发4小时后才到
2022-01-05 13:54 美国黑人血案 -
说完“没什么比自由更重要”不久,她死于新冠并发症
2022-01-05 13:23 美国一梦 -
他喊话拜登:应为特朗普“中国病毒”言论向华人道歉
2022-01-05 12:16 美国政治 -
韩国兴起反女权浪潮:“打倒仇男者”
2022-01-05 11:22 三八线之南 -
住院病例较两个月前激增500%,美国这州进入紧急状态
2022-01-05 10:24 美国一梦 -
20年来最高!美国去年11月超450万人辞职
2022-01-05 10:17 美国经济 -
暴雪掐断美东海岸“大动脉”,数百司机被困一天一夜
2022-01-05 10:12 极端天气 -
美疾控中心:美国新增病例中奥密克戎占比高达95.4%
2022-01-05 09: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83万例、死亡2039例
2022-01-05 07:19 美国一梦 -
瑞典国王夫妇新冠检测呈阳性
2022-01-05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0“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18“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3“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43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208最新闻 Hot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
摩根大通CEO喊话特朗普:中美脱钩不应是美国目标
-
美国网友涌向这家中国电商平台,下载量暴增940%
-
知名华裔教授在美失联,妻子控诉:为这国奉献,却被当罪犯
-
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抨击特朗普,白宫嘲讽:震惊,我以为他去睡觉了
-
美官员挑拨:匈牙利,要小心中国
-
加税前奏?特朗普下令启动调查
-
法国农业部向广告商提要求:用白人演员替代混血演员
-
刘满仓被逮捕
-
白宫: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学道歉
-
果然,欧盟白费工夫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