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闹独立,马克龙这句话敲打中国?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最后更新: 2021-12-13 15:50:16【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12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举行第三次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法国独立投票结果当天晚间出炉——独立未获通过。由于大多数支持独立的原住民出于对法国不满而抵制公投,这次投票结果与此前差距惊人,“独立派”的票数还不到4%。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此前便有西方媒体及政客渲染称,中国可能会从新喀里多尼亚独立中获益,提升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甚至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亲自上阵对中国“含沙射影”。而本次公投结束后,有亲法国的当地官员再度炒作称,法国的存在将使该国免受“中国胃口”的影响。
新喀里多尼亚地理位置
一场“留法派”的独角戏
据《纽约时报》13日报道,公投日一早,一些支持留在法国的选民陆续前往投票站,而那些设在支持独立地区的投票站,几乎没有人使用。截至投票当天下午5点,这场公投的投票率从去年第二次公投时的79%骤降至42%。这直接导致了“留法派”的票数达到了96%,而此前两次公投结果均接近“五五分”。
《纽约时报》报道:新喀里多尼亚对独立说“不”
投票率如此之低,与支持独立的原住民采取抵制措施有关。此前,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原住民卡纳克人要求推迟公投时间,但遭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无情拒绝。报道分析,考虑到明年4月举行的总统大选,马克龙似乎想借公投提升法国的国际形象,为谋求连任助力。
要求遭拒后,大部分支持独立的卡纳克人抵制了这场公投。“法国政府丝毫不在意卡纳克人的生死,”一名支持独立的政党领导人丹尼尔·果阿(Daniel Goa)表示,“尽管那些想独立的人们没有得到尊重,但非殖民化进程仍在向前推进。”
为了镇压公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法国出动了数千名安全部队成员维持治安。去年独立公投失败后,一些卡纳克青年曾放火烧毁了当地镍矿设施并封锁了主要道路。
虽然投票率还不到一半,这场公投俨然成了“反独立”派的独角戏,但马克龙依然对结果颇为兴奋。当公投结果传回巴黎后,马克龙在电视讲话中赞扬道,“因为新喀里多尼亚选择了留下,法国变得更加美丽了。”
“中国会借此提升南太影响力”
自然,马克龙心情如此“美丽”背后,西方媒体指向了中国。
早在今年7月,马克龙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演讲中,曾试图挑拨南太平洋地区和中国的关系。他声称,“小国和孤立的国家有祸了,那些受到霸权国家影响和攻击的国家有祸了,那些霸权国家将从你们身上寻求渔业、技术和经济资源。”《纽约时报》则称,尽管马克龙没有具体点名“霸权大国”,但其显然指向了中国。
作为法国的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每年接受法国提供的15亿美元资金,而剩余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向中国出口镍矿。中国也是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南华早报》曾透露,2018年,新喀里多尼亚对华出口总额达到10.6亿美元,超过对所有其他国家的出口总额。
新喀里多尼亚的首府努美阿湾的全景,图自美媒
除了马克龙,新喀里多尼亚亲法国的经济、对外贸易和能源部长克里斯托弗·盖吉斯(Christopher Gygès)也“松了口气”。“法国的存在将保护我们不受中国胃口的影响,避免他们控制这一地区。”
实际上在半个月前,西方就有人操心这场公投若通过,可能会提升中国在南太地区影响力。但对这种无聊的臆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1月30日记者会上直言,“那些人可能想多了。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公投系法国内部事务,中方对此不作评论。”
“70年里,原住民数量减少了一半”
如此担心属地独立从而倒向中国,法国的敏感也许正源于他们对当地人的所作所为。
19世纪中叶,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遭到法国殖民,作为法国的海外流放地。二战后,该地区成为法国的海外属地。然而,该地区卡纳克原住民却遭受着广泛歧视,与欧洲定居者后裔产生了数十年冲突。1987年,当地人与法国宪兵与军队爆发流血冲突,共有19名原住民在那次事件中遭到法国屠杀。
尤其是当地镍矿被发现后,法国政府从亚洲和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进了大量劳工掠夺财富,让他们在矿场工作,严重挤压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持续的冲突和外来疾病对卡纳克人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他们的人口在大约70年的时间里减少了一半。到了现在,原本是这片土地主人的卡纳克人,反倒成了少数族裔。
“卡纳克和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旗帜,也被当地居民用作非正式的新喀里多尼亚旗,以替代法国的三色旗。(图自法媒)
与赚的盆满钵满的法国人相比,新喀里多尼亚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卡纳克人占据了当地贫困、失业、入狱人数的绝大部分,失业率超过40%。法国人还试图“阉割”原住民受教育的机会,导致卡纳克人几乎没有人成为医生、律师或是工程师。
为了压制原住民的反抗,法国曾在1998年与该地区领导人签署《努美阿协议》。根据这份协议,新喀里多尼亚将就其政治地位举行最多三次全民公投。倘若多数选民选择“独立”,新喀里多尼亚将进入独立过渡期;否则该地区仍将是法国海外领地。
在2018年举行的首次全民公投中,有超过43%的选民支持独立。投票赞成独立的人绝大多数是卡纳克人,而支持与法国继续保持联系的人则是欧洲血统或其他非土著群体。2020年举行了第二次公投,赞成独立的比例上升至47%。
支持独立的人认为,独立能够使该地区获得充分的主权,减少殖民化和不平等,并与其他太平洋国家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而在反对者看来,他们为自己与法国的联系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自己高水平的生活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国提供的资金补贴。
尽管三次独立公投均未成功,但当地人的主权梦想并没有终结。
“我们正走在解放的道路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来自原住民社区的新喀里多尼亚总统路易斯·马普(Louis Mapou)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国合署:中方愿向美受灾民众提供紧急人道主义帮助
2021-12-13 15:39 极端天气 -
讽刺!G7外长会,日本外相弹奏“共产党宣言”歌
2021-12-13 15:23 -
日本今年年度汉字:又是“金”
2021-12-13 14:14 日本 -
外交部:习近平将同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2021-12-13 14:09 中俄关系 -
法国囚犯狱中当美食博主,用的无线网卡亮了
2021-12-13 13:52 -
华盛顿首次报告“奥密克戎”病例,涉及4人均打过疫苗
2021-12-13 12:08 美国一梦 -
称“圣诞老人不存在”,意大利一主教道歉
2021-12-13 11:55 -
“希望在‘公平、尊重人权’的条件下与中国合作”
2021-12-13 11:21 德意志 -
回顾苏联解体,普京:那时我也不得不开出租车,赚点外快
2021-12-13 11:20 俄罗斯之声 -
新西兰一男子一天打10剂新冠疫苗,专家:这不是个案
2021-12-13 10: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达80万,超一州总人口
2021-12-13 10:37 美国一梦 -
文在寅:韩国未考虑抵制北京冬奥会
2021-12-13 10:28 朝鲜现状 -
俄罗斯回应拜登“最严厉警告”
2021-12-13 10:10 俄罗斯之声 -
韩国年度成语选定“猫鼠同处”,学者:国家已面目全非
2021-12-13 08:58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将设“全球反腐协调员”,中纪委:长臂管辖的又一伎俩
2021-12-13 07:42 美国政治 -
中国籍船长被越南船员数刀捅死,嫌犯已被韩方逮捕
2021-12-13 07:24 三八线之南 -
南非总统阳性,暂将所有事务委托给副总统
2021-12-13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44013例死亡172例,病亡者有年轻化趋势
2021-12-13 07: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使馆:遭龙卷风袭击的美中部6州未有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2021-12-13 07:06 极端天气 -
美财政部允许向阿富汗进行个人汇款
2021-12-13 06:56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05“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42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2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