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学者驳斥“中国债务陷阱”,却遭BBC恶意剪辑
最后更新: 2021-12-03 14:57:49【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对中国进行无端抹黑和造谣,英国广播公司(BBC)早已“驾轻就熟”,除了在中国炮制各类假新闻之外,这家媒体还把“黑手”伸向了替中国仗义执言的外国学者。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政治学者黛博拉·布劳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发文透露,日前自己在接受BBC电话录音采访时,列举大量例证驳斥了所谓中国使用“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然而这些有理有据的观点事后却遭BBC恶意剪辑,变成了她认同“中国设下债务陷阱”这类观点,完全曲解了她受访时的原意。
为了输出自己想要的观点,BBC无所不用其极,断章取义布劳蒂加姆的言论,剪掉她所列举的例证,还加了一段从未问过她的问题,最后甚至拉来一名所谓“前特朗普政府官员”胡扯一通……
事后,BBC以所谓“制片人经验不足”为借口向布劳蒂加姆道歉,声称剪辑出现差错不是“故意之举”。虽然布劳蒂加姆“好心”地给BBC作了“无罪推论”,但这一切都难掩BBC在涉华报道中屡教不改的险恶用心。
布劳蒂加姆发文叙述事件经过 图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网站
布劳蒂加姆是一名美国政治学家,她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伯纳德·L·施瓦茨讲席(Bernard L. Schwartz)教授,同时也是该校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非研究所主任,其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政策和对外援助,重点研究领域就包括中国在非洲的项目。
12月1日,布劳蒂加姆在其供职的研究所网站刊文,题为“BBC曲解我对于‘债务陷阱外交’的看法”,讲述了自己被BBC这家英媒诓骗的完整经过。
布劳蒂加姆简介 图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网站
布劳蒂加姆透露,11月30日晚间她接到一通从英国伦敦打来的电话,一名BBC记者想要了解她对于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外交”(debt trap diplomacy)的看法。她很清楚BBC的来意,英国陆军情报六局(简称“军情六处”)局长理查德·摩尔(Richard Moore)在接受BBC采访时曾宣称,中国人故意利用债务作为杠杆,以获取战略资产。
在这通电话里,双方聊了聊一些背景信息,布劳蒂加姆根据自己和同事对于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以及其他案例的广泛研究,并结合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概述了为什么中国“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站不住脚。同时,她还列举了在黑山、肯尼亚、赞比亚和其他地方的例子,表示也没有证据支持一些媒体大肆宣扬的对于中国的“恐惧论调”。
此后,这名BBC记者说,另一名记者会在一个小时后再打电话过来采访,并录下音频。一个小时后,一名女记者打来电话,请布劳蒂加姆就几个方面作简单回答,包括:快速解释一下何为“债务陷阱外交”,叙述有关斯里兰卡获其他地方的例证,以及为何证据不支持这些观点。布劳蒂加姆按要求作出了解释,对方录下了回答,采访也就此结束。
然而,让布劳蒂加姆感到震惊的是,12月1日一早,她接到多位英国同事的消息,这些人长期研究中国海外投资,也非常熟悉布劳蒂加姆的研究内容。他们说,“BBC放出的录音采访似乎被剪辑过”,“录音听起来像是你可能支持‘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这当然歪曲了你在其他地方对此问题细致入微的评论”。
因此,布劳蒂加姆亲自听了BBC的采访音频,吃惊地发现,该媒体从电话采访中唯一剪辑出来的部分是其对于“债务陷阱外交”的看法以及关于斯里兰卡案例的“公众认知”。
其中,BBC完全扔掉了布劳蒂加姆之后所有关于为何这些“公众认知”是错误的例证,还找来特朗普政府时期的一名顾问,就所谓“中国威胁论”进行了炒作渲染,却仍未提供关于“债务陷阱外交”的证据。
布劳蒂加姆推特截图
布劳蒂加姆说,她终于意识到,BBC的记者显然打定了注意,想要输出其个人的观点。在音频的开头,还出现了一个从未有人问过布劳蒂加姆的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种情况?”
“令人沮丧的是,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了一种人们的普遍观念,即中国人正在非洲获取大量土地种植粮食,然后运回中国。我花了三年时间对这个荒谬的观点进行实地研究,并写了一本书(Will Africa Feed China?《非洲喂养中国?》)来揭穿它。”
布劳蒂加姆最后无奈表示,如今似乎没有人再这么说了,但并不是因为她,而仅仅是因为有一个更加有趣的“威胁叙事”已经印刻在了媒体的脑海之中,这一切让人叹息。
她还透露,自己感到震惊的原因还在于,其本人曾是BBC的超级粉丝,上世纪70年代居住在中国港台地区以及80年代在非洲做实地调查时,经常使用收音机收听BBC的广播节目,原本相信它们能够提供细致而平衡的分析报道。
事后,布劳蒂加姆在个人推特上发文称,BBC联系到了她,并向其道歉,还装模作样地送上了“临时工警告”。BBC方面声称,剪辑上的差错是由于制片人缺乏经验造成的,这一切都是仓促中发生的,并非故意,而布劳蒂加姆则表示,暂且相信他们的“无辜的”……
布劳蒂加姆推特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长期蓄意炒作“债务陷阱外交”,其实就是想借机污蔑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于2013年倡议并主导的跨国经济带,其中推行了大量涉及公路、铁路、桥梁和港口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建项目为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一段时间以来,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始终被部分西方政客“污名化”和“妖魔化”,一些人声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压榨别国的工具,并称中国在此计划中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设下了“债务陷阱”。
2021年10月,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安全总监兼项目安全部经理刘景昆(右一)在项目建设工地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图自新华社“一带一路”故事通讯
但事实上,“一带一路”从来都不存在大规模不可控债务风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经济体进行调查后发现,41.6%的受访者认为“债务陷阱外交论是谬论而非现实”,相信“一带一路”倡议会为自己国家带来净收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布劳蒂加姆等人更是做过相关调查,他们发现,所谓“债务陷阱”的阴谋论经不起推敲,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本不是东道国陷入债务风险的原因,西方国家才是最大的债主。
在11月26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曾就所谓“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给非洲制造了债务陷阱”的说法回应指出,“一带一路”给非洲制造债务陷阱是陈词滥调,已经被国际上很多政府、学者、研究机构通过各种研究加以驳斥,该说法与事实不符,站不住脚。
吴鹏还表示,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落实好缓债倡议和债务处理的共同框架,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富裕国将自己的份额转借给有需要的非洲国家,也希望多边金融机构、商业债权人能采取积极的更有力的行动,加大对非洲的投资,支持非洲实现经济自主和可持续发展,铲除债务问题的根源。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德国候任外长扬言要“对华强硬”,我驻德使馆回应
2021-12-03 14:26 德意志 -
女下属怒斥曾被澳教育部长踢下床……莫里森回应
2021-12-03 14:21 -
秦刚:希望美方尽快取消加征关税
2021-12-03 14:02 中美关系 -
“美国正试图将欧洲盟友置于对抗中国战略的前沿”
2021-12-03 12:54 -
最详线路图!中老铁路到底修在哪儿?
2021-12-03 11:20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不允许苏联攻击乌克兰”
2021-12-03 11:15 美国政治 -
2021年思想者论坛:后西方世界,中国道路的意义
2021-12-03 10:55 -
69名留学生涉嫌性侵一韩国女中学生,震动韩国
2021-12-03 10:22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已有至少9例奥密克戎,其中一例曾参加5.3万人漫展
2021-12-03 09: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116980例、死亡3538例
2021-12-03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杨洁篪:中韩要继续发挥互补优势,合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1-12-03 07:17 三八线之南 -
中方敦促爱尔兰少数政客尊重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1-12-03 07:10 欧洲乱局 -
联大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
2021-12-03 07:01 北京冬奥会 -
美宇航员赶着回家,竟把俄飞船捅漏?
2021-12-02 22:11 航空航天 -
日本网民被震撼到了:这不是人类社会
2021-12-02 22:02 日本 -
美欧被曝将对华发表“强有力”联合声明
2021-12-02 20:52 -
俄方呼吁所有国家不再推行所谓“民主化”,中方:赞赏
2021-12-02 20:41 -
荷兰有人用涉疆谣言起诉耐克,外交部:卑劣
2021-12-02 20:36 -
对等回击美国,俄罗斯:部分美使馆人员须在明年1月底前离开
2021-12-02 20:1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14岁黑人少年等校车回家,身中18枪死亡
2021-12-02 19:57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