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军情六处局长:中俄正竞相掌握AI,或在10年内彻底改变地缘政治
-
冯智源要学习一个
(观察者网 讯)
作为“战力倍增器”,尖端技术一直备受各国情报机构重视。在电影《007》中,主角詹姆斯·邦德就在提供技术支持的“Q博士”帮助下大显身手。
据路透社、BBC等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陆军情报六局(简称“军情六处”)局长理查德·摩尔今天(11月30日)罕见发表公开演讲并警告称,中俄等“西方的对手”正加大投入、竞相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尖端技术。
他认为,这些新技术将改变传统间谍活动的模式,一旦被中俄“抢占高地”,将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彻底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他还在演讲及BBC采访中两度强调,英国情报部门必须尽快与“英国硅谷”——“矽谷”(silicon glen)的科技企业合作,让科技人才参与英国国家安全事务,以便应对所谓“威胁”。此外,他还说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为了保密,我们必须变得更加开放”(We must become more open to stay secret)。
资料图:理查德·摩尔 图自视觉中国
军情六处与CIA、克格勃和以色列摩萨德被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
理查德·摩尔(Richard Moore)则是有34年工龄的军情六处“资深间谍”。去年,他被任命为该机构新任局长。由于其工作性质强调保密,因此他一直“深居简出”。
然而,今天他却以军情六处负责人的身份罕见露面,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首次发表公开讲话。
摩尔认为,新兴的尖端技术进步引发变革,对数千年来的传统间谍活动模式带来挑战。为此,各国间谍都在努力提升自身加以应对。
“未来十年内的技术进步程度可能会超越此前一个世纪”,他说道,“我们的对手们正大量投入资金,下决心要掌握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因为他们知道,掌握这些技术将为他们带来优势。”
BBC提到,摩尔口中的“对手”指的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
尤其令西方情报界担忧的是,特别是在AI、合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中国可能在此后几十年内“主导所有关键的新兴技术”。
摩尔认为,对于这一“严峻现实”及其对全球地缘政治的潜在影响,英国社会目前尚未将此内化(internalise)并形成大致认识。不过,这对于军情六处而言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英国军情六处 图自BBC
在经典谍战电影《007》中,有一位为詹姆斯·邦德提供尖端技术支持的“Q博士”,助其在谍战舞台上“大显身手”。
摩尔认为,尽管军情六处中有“Q博士”的原型,但在这个尖端科技呈几何式爆炸增长的时代,仅依靠其机构内部的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卫报》称,面对物理和虚拟层面的威胁,摩尔承认“军情六处目前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来应对”,因此“需要外部资金”以保持自身在技术领域“不掉队”。
从英国早期掌握的秘写技术,到二战中的无线通信,摩尔指出,军情六处的“技术支持”随着时间推移而在不断创新。“稍有疏忽,我们就有可能在数字技术方面被甩在后面。”
电视剧《潜伏》中就提到英国产“密写药水”,“显影以后五分钟左右字迹会消失,再想看的话还得用火烤” 截图自《潜伏》
他随即指出了一条应对路线,“我们不能指望(在内部)复制整个科技产业,因此必须学会利用它。”
具体措施是,通过英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投资基金”(NSSIF),向那些通常不会与英国国家安全事务产生“交集”的科技产业人才敞开大门。
对此,他还用了一句很特别的话来总结——“为了保密,我们必须变得更加开放”(We must become more open to stay secret)。
另据BBC最新消息,刚刚在接受BBC记者白洛宾(Robin Brant)采访时,摩尔再次强调称,英国情报部门必须尽快与位于“矽谷”(silicon glen,指有“英国硅谷”之称的苏格兰高科技区)的英国科技企业合作。
此外,他还不忘鼓吹所谓“中国威胁”,称“中国有能力从世界各地收集数据”,而英国则对此“采取了措施以加强防范”。
英国“矽谷”聚集了科技和高新企业,缔造著名游戏《侠盗猎车手》的“Rockstar North”公司总部就位于此 图自该公司网站
中国在新兴尖端技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站在“被赶超者”的视角,部分西方国家怎能不急?不只是英国情报部门表现出了“忧虑”,美国情报界也似乎正变得“坐立不安”。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本月16日就曝出,至少47名现任和前任美国重量级情报官员上月24日至26日凑到一起,举办名为“暗号摘要”的内部情报会议。
报道称,中国近期在尖端武器试验方面似乎出乎美国预料,在AI等尖端技术方面,两国也在持续竞争。
在CIA工作了35年的辛西娅·斯特兰德(Cynthia Strand)还一再强调AI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情报领域内的重要作用。她认为,美方需要培养既懂普通话,又会AI技术的“复合型间谍”。
英国《金融时报》上月也曾报道称,前五角大楼软件主管表示,因为无法眼睁睁看着“中国超越美国”,所以选择辞职,以抗议美军技术转型的缓慢步伐。他还表示,中国在AI、机器学习和网络能力等方面正在走向全球主导地位。
目前,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已成为了重要课题。
今年7月,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在上海举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我们处在一个技术发展将人类带入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大家庭的时代,当人类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之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伙伴关系与合作。
傅莹认为,我们应该聚焦让各国团结起来的因素,而不是纠缠于导致分裂的因素,如果有竞争,也应该是看谁能做得更好,带来一个“人工智能向善”的未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冯智源 
-
法议会继续炒作台湾问题,他质疑:不必跟着美国趟浑水
2021-11-30 18:18 台湾 -
澳大利亚对华贸易亏了173亿澳元,美国趁机狠赚一大笔…
2021-11-30 17:11 -
德国专家:奥密克戎可能是“圣诞礼物”,更快终结疫情
2021-11-30 17:06 -
韩国国安首长本周将访华,或讨论“终战宣言”
2021-11-30 16:49 三八线之南 -
卢卡申科斥立陶宛将难民遗体抛在边境:令人憎恶
2021-11-30 16:45 欧洲乱局 -
中国将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印度马上跟进
2021-11-30 16: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莫里森称“不能对华示弱”,赵立坚回应
2021-11-30 16:21 中国外交 -
“澳军规模太小了,无法应对与中国的冲突”
2021-11-30 16:08 -
朝外务省:老雕永远下不了鸽子蛋
2021-11-30 16:04 朝鲜现状 -
回忆录内容被删,美前防长把国防部给告了
2021-11-30 15:42 美国政治 -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现在会“生娃”了
2021-11-30 15:19 -
“从中国回流本土成本太高,没法在美国组装iPhone”
2021-11-30 15:10 -
英媒称美英等7国暗助台军“自造潜艇”,可“重创”解放军
2021-11-30 15:10 台湾 -
“封国”首日,日本发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
2021-11-30 15:03 日本 -
南非度假回来,阳性夫妇控诉在荷兰“待遇如狗”
2021-11-30 14:37 欧洲乱局 -
奥密克戎威胁下,新西兰仍坚持“与病毒共存”
2021-11-30 14: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看看谁“批评”日本“封国”了…
2021-11-30 13:59 日本 -
520亿芯片法案搁浅,美议员急了:得“教训”中国
2021-11-30 11:12 观察者头条 -
推特CEO突然辞职,员工:???
2021-11-30 11:05 -
为“对抗中国”,美五角大楼计划改善关岛和澳大利亚基地
2021-11-30 11:02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63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93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7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