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教授:从中国回流本土成本太高,没法在美国组装iPhone
最后更新: 2021-11-30 15:10:36【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短缺,美国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当地时间11月29日,《纽约时报》发文称,由于原材料的延迟、短缺和价格上涨,陷入困境的美国制造商正尝试从本土寻找新的供应来源,但也因此得作出两难抉择:要么牺牲利益自行承担额外的采购成本,要么将成本转嫁给后手,导致物价被进一步抬高。
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通过大量囤积原材料来应对这场危机。但哈佛商学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对此指出,这种行为反而会加剧美国的通胀,最终会让企业“自食其果”,“人们订购的东西比他们需要的要多,这加剧了短缺问题”。
史兆威还表示,让产品制造回流美国本土固然是当下的“流行词”,但预计美国制造业因此恢复恐怕还为时过早。过去企业将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时,转移费用可以靠生产成本减少的部分进行支付,如今企业试图反向操作时,却没有可节省的成本来支付转移成本,“(所以)我们就是没法在美国组装iPhone”。
哈佛商学院教授史兆威 资料图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三家美国企业的案例分别揭示了当下美国制造商应对供应链的三种危机:自担成本、转嫁后手、大量囤货。
由于冬季滑雪人数激增,位于美国犹他州首府盐湖市(Salt Lake City)的运动装备的制造商和经销商DPS Skis迎来了销售旺季,这也对该公司的原材料储备带来了挑战。
与沃尔玛等商业巨头不同,DPS Skis这类中小型制造商缺乏租用自己的货船进行海运,他们能做的只有精益库存、准时交货以及依赖来自中国和其他遥远供应商的货源。
直到今年,DPS Skis一直从中国购买泡桐硬木作为制造滑雪板的芯材。不过,受到海运货轮空间不足和港口超负荷运转的影响,美国从亚洲和欧洲获得成品和原材料的时间愈发延迟。
为了防止原材料耗尽,DPS Skis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找到了新的供货商。
“在10月份,物资供应一度减少,让我们屏住了呼吸。”DPS Skis的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阿德马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从北卡罗来纳州获得木材。在美国,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把东西扔到火车上(运输),比轮船或飞机都要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美国本土买到。该公司的滑雪杖和滑雪固定器仍然来自欧洲,导致该公司不得不空运采购这些物品——尽管空运的费用是海运的四倍。
阿德马表示,虽然公司尽可能选择海运,但它并不便宜——在某些情况下,运送一个集装箱的价格从5000美元涨到了20000美元左右。总体而言,该公司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了10%到15%。
报道指出,整个美国制造业都在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变化,这不但影响了美国经济,也是造成目前美国通胀速度增快的主要原因。美国劳工部1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6.2%,创下30多年来的新高。
不过,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DPS Skis无法将原材料增加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我们的滑雪场客户在春季下订单,他们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约号了定价和交货日期。”阿德马表示,公司为野外旅行和度假胜地设计的滑雪板,每副售价在800美元到1400美元之间,“对我们来说,在中游市场改变价格不利于我们与社区的关系,我们必须消化这些成本。”
DPS Skis生产销售的滑雪板 图源:《纽约时报》
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家居用品制造商Honey-Can-Do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该公司在商品定价上更具有灵活性,可以对成本进行转嫁。
“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Honey-Can-Do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格林斯彭说,“在今年,零售商对于成本增加已经司空见惯。我从商家那里听说,超过90%的供应商都在给他们提价。”
“如果几年前你试图将大幅涨价转嫁给一家大型零售商,人们会担心你们之间的关系。”格林斯邦表示, “但在目前的情况中,这是常态。”
报道指出,Honey-Can-Do的产品售价大约上升了10%到25%,该公司精简了产品种类,将重点缩小到最畅销的产品上,从而提高海运效率。
针对美国制造商们普遍面对的供应链问题,美国政策组织美国制造联盟(AAM)主席斯科特·保罗表示,“你对供应链控制得越多越好。那样的话,你要么是第一个,要么就占了上风。”
不过,要控制供应链也并非易事。Honey-Can-Do公司的主要生产设施就位于亚洲。格林斯邦表示,他曾尝试将生产转移到墨西哥或美国从而缩短供应链,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找到满意的供应商,“毕竟你也没法去卖你根本没有的东西”。
哈佛商学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也指出,让产品制造回流美国本土固然是当下的“流行词”,但预计美国制造业因此恢复恐怕还为时过早。
“我们会恢复,但这比你想象的要难。”
过去企业将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时,转移费用可以靠生产成本减少的部分进行支付,如今企业试图反向操作时,却没有可节省的成本来支付转移成本。史兆威由此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就是没法在美国组装iPhone”。
跨国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运营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夏尔马也表示:“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这种(供应链的)中断可能长达3年。”
9月4日,富士康郑州公司加紧恢复生产赶制订单 图源:视觉中国
当下的供应链短缺,本土的供应链难寻,美国制造商恰好处在了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不过,位于纽约的服装制造商Two-One-Two New York选择了第三条路——大量囤货。
目前,该公司已经囤下了大量的纱线和其他原材料,以应对价格上涨和更高的运输成本。“我们有很多存货。”该公司所有者兼总裁玛丽莎·富梅-南表示,“我们正在观望事态的发展。”
不过,史兆威并不赞同这种做法,甚至认为这会让企业“自食其果”。
“人们订购的东西比他们需要的要多,这加剧了短缺。”史兆威表示,由于企业赶在价格上涨之前抢购供应商品,这反而会使通胀进一步加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英媒称美英等7国暗助台军“自造潜艇”,可“重创”解放军
2021-11-30 15:10 台湾 -
“封国”首日,日本发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
2021-11-30 15:03 日本 -
南非度假回来,阳性夫妇控诉在荷兰“待遇如狗”
2021-11-30 14:37 欧洲乱局 -
奥密克戎威胁下,新西兰仍坚持“与病毒共存”
2021-11-30 14: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看看谁“批评”日本“封国”了…
2021-11-30 13:59 日本 -
520亿芯片法案搁浅,美议员急了:得“教训”中国
2021-11-30 11:12 观察者头条 -
推特CEO突然辞职,员工:???
2021-11-30 11:05 -
为“对抗中国”,美五角大楼计划改善关岛和澳大利亚基地
2021-11-30 11:02 中美关系 -
武契奇用中文“你好”同中企建筑工人打招呼
2021-11-30 10:30 -
拜登:奥密克戎迟早会在美国出现,暂时不会实施新的限制
2021-11-30 10: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洪都拉斯左翼候选人宣布胜选后,其对手之一承认败选
2021-11-30 09:42 拉美左翼 -
奥密克戎使荷兰防疫形势雪上加霜,中使馆再次提醒加强防护
2021-11-30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公民频遭绑架杀害,刚果(金)外长:严惩凶手
2021-11-30 08:58 海外华人 -
美国新增确诊200028例、死亡1507例
2021-11-30 08: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媒炒作中国接管乌干达唯一国际机场,中使馆驳斥
2021-11-30 07:39 中国外交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针对供应链中断问题展开调查
2021-11-30 06:55 -
德国11月份通胀率预计达5.2%,将创1992年来新高
2021-11-30 06:53 德意志 -
澳大利亚派军警维和,反对“与台断交”的他不爽了
2021-11-29 22:50 -
对CNN来说,中国的淡定或许太扎眼
2021-11-29 22: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埃尔多安:愿为俄乌冲突做调解人
2021-11-29 21:36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