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因不够强硬,拜登曾三次驳回对俄制裁方案
-
冯智源要学习一个
最后更新: 2021-11-16 23:35:54(观察者网 讯)美国政府方面一直指责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对美进行“黑客攻击”以及“占领”克里米亚,自今年年初上台以来,拜登政府就开始酝酿对俄制裁。
美国“政客”(Politico)新闻网15日发表一篇有关美国对俄对外政策的分析文章透露,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在今年年初向拜登提出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措施方案时,拜登曾三次将其驳回。
据两位知晓内情的前美国政府官员介绍,拜登当时对他们说,“(制裁措施)还不够强硬(tough)”。
文章称,俄方在靠近俄乌边境地区集结的行为引发了对拜登政府“过于软弱”的批评 截图自政客新闻网
文章认为,尽管拜登此前主张对俄采取强硬路线,但近期在乌克兰局势、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问题等方面,拜登政府对俄表现得过于“软弱和谨慎”。
乌克兰局势最近日趋紧张,有消息称俄军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地区“调兵遣将”,美方也对此表达了担忧。尽管俄方此后表示,“俄罗斯有权将部队集结到俄罗斯领土上的任何地方”,但文章依然称,俄方此举令美国及其他北约成员国“感到震惊”。
此外,在近期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发生的“难民危机”中,波兰总理马特乌斯·莫拉维茨基此前也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不是这场危机中的独立参与者,主要决策者是俄罗斯。”
虽然普京近日表示,“白波难民危机是西方国家造成的,与俄罗斯无关”,但政客新闻网依然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俄方可能会试图利用这些地区争端来“搅局”,并借此“让北约显得软弱无比”。
“上述事态令美国外交政策机构的挫败感不断加剧”,文章如此说道。
本月4日,美国海军“惠特尼山”号指挥舰驶入黑海海域,参加由美国欧洲司令部主导的多国演习 图自视觉中国
文章提到,有分析认为,拜登政府中的部分官员如国务卿布林肯等人在对俄问题上倾向于“鹰派”做法。
与之相对的是,“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他的副手乔恩·菲纳(Jon Finer)、以及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却主张对俄采取更加谨慎的路线。”文章认为,他们秉持这样的观念——在核军备控制、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美国需与俄方合作。
同时,也有美方高级官员对“鹰派”、“鸽派”的分类方法进行质疑,认为这是对复杂外交事务的“一概而论”,过于“简单粗暴”了。
一位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也预测称,如果俄方(在乌克兰问题上)有任何轻率之举,拜登政府的成员们将在制裁俄方问题上达成一致。
不过,是当涉及到具体某位官员的立场时,拜登政府内部官员便拒绝透露更多细节。而对于拜登多次退回制裁俄罗斯的方案时,这位美国政府官员称,拜登是想确保制裁“足够聪明”以“改变俄罗斯政府的行为”,并未要求制裁俄罗斯人民。
文章称,美方官员拒绝透露美国政府是否接下来会计划对俄实施新的制裁,也尚不清楚拜登是否将会为了平息事态而选择与普京“直接沟通”。
今年6月,美俄首脑峰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图自人民视觉
“鉴于俄方近期举动,或许拜登应该第4次把方案退回去。”分析人士称,俄方最新动向应该刺激美国反思其对俄政策。
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跨大西洋安全项目负责人安德里亚·肯德尔-泰勒(Andrea Kendall-Taylor)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美国政府的对俄战略上,应如何平衡“对抗”和“接触”。
他认为答案很明显,为达到平衡,美国需要“更多地向‘对抗’这一侧倾斜”。他还提到,“对抗”可以采取任何形式,从经济制裁到对普京本人或其亲信的制裁,或给乌克兰更多武器,这些方式都能达到目的。
今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宣布驱逐10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全面制裁”,涉及21名个人和19个实体。白宫当时表示,此举是拜登政府对俄罗斯去年“干预美国大选总统”以及“黑客攻击”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及“占领”克里米亚的回应。
此后,俄罗斯政府对美方制裁表示了不满。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6月在谈到俄美关系时说,“很明显,(美国的)制裁仍在继续。他们从来不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制裁无助于实现任何事情,这对俄罗斯没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冯智源 
-
亚美尼亚国防部:与阿塞拜疆冲突中丢失两个阵地
2021-11-16 22:51 -
“法国准备捍卫乌克兰领土完整”
2021-11-16 20:00 乌克兰之殇 -
中国警官竞选国际刑警组织执委,又有“人权组织”瞎操心
2021-11-16 19:24 海外追逃 -
美财长称考虑降低对华关税,外交部回应
2021-11-16 18:51 中美关系 -
“共和党人的大本营”将成历史...
2021-11-16 16:30 特朗普 -
奇葩仪式!印度妇女请神职人员踩背求怀孕
2021-11-16 16:28 -
埃尔多安自夸:在世界领导人中,我是最有经验的
2021-11-16 16:14 -
美国防部:没有哪支军队像我们这样努力避免平民伤亡
2021-11-16 16:07 美国一梦 -
-
越南工人涨薪两倍也不返工,美国零售商不得已又转向中国
2021-11-16 15:42 -
卢卡申科:如果波兰予以阻碍,可将难民空运德国
2021-11-16 15:33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国际学生人数骤降46%,但中国仍居首位
2021-11-16 15:25 -
中国女子被控擅闯特朗普海湖庄园,已遣返回国
2021-11-16 14:15 -
美方称给两国关系装“护栏”,中方:平时就该清除“易燃易爆品”
2021-11-16 14:10 中美关系 -
白宫:基建法案让拜登能“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会谈
2021-11-16 14:10 中美关系 -
欧盟将允许政府补贴芯片企业:和中美竞争
2021-11-16 14:10 欧洲乱局 -
卡扎菲之子竞选申请被驳回?外媒:选举委员会员工私自发布
2021-11-16 12:09 非洲之窗 -
时隔一个月再次露面,金正恩视察三池渊市城建现场
2021-11-16 12:03 -
沙特:将建全球首个“非营利城市”
2021-11-16 11:01 -
北京时间上午VS华盛顿时间傍晚
2021-11-16 10:3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