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过去错了,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
最后更新: 2021-11-09 12:02:01【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了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专访节目,沙利文在专访中就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作出了回应。沙利文表示,美国的确将和中国开展竞争,但这并非一场新冷战。美国政府不会重蹈过去的“错误”,去寻求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美国将会寻求与中国的共存之道。他还重申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并透露中美双方代表正在就关税问题展开贸易谈判。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对观察者网表示,拜登政府正面临着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困境,急需寻求对华合作。沙利文此番表态应该说比较直白地释放出了示好的信号;但中方不应对沙利文的说法期望过高,必须听其言,观其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日播出的沙利文专访节目
沙利文承认美国以前“错了”,拜登不会寻求改变中国体制
节目中,主持人扎卡里亚提到,在过去数十年里,中美关系一直是美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他提问沙利文说,拜登政府已经发表了很多对华强硬言论,这些言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双方在全球气候等问题上又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沙利文对此回应称,用中美两国达成了哪些协议去衡量两国关系,是一项“错误的标准”。他为此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式”:美国是否为对华竞争制定了有效的策略,不仅是在印太地区,更是在全世界内维护并推动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他声称,美国希望中国在气候问题上“采取行动并承担责任”,“美国已经这样做了,现在轮到中国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对《南华早报》表示,沙利文此言表明气候问题仍将是一个“激烈的战场”,美国希望利用这一话题对中国施加压力。
在谈及对华政策时,沙利文表示,美国对华政策目标是创造一种条件,使“中美两个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在一个国际体系内运作”,但这种“共存”的条件应该有利于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
《南华早报》报道:沙利文称美国希望与中国共存而非冷战
专访中,沙利文否认了中美处于“新冷战”的说法,明确表态称改变中国体制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
“随着我们的发展,这将是一场竞争。中国政府的确在很多问题上有不同的做法,但这不是新冷战......”沙利文坦承,美国政府过去犯下了一个“错误”,认为能够通过美国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体制,“但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拜登政府目的在于,塑造一个更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国际环境,并不是要让中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时,曾就如何有效管控分歧,防止中美关系失控明确了三条底线,其中第一条就是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对观察者网表示,沙利文此次表态,是美国官方首次公开、间接对此作出的回应,但是否落实到行动上还有待观察。
针对台海局势,沙利文声称“中国大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岸的安全和稳定”,台湾问题维持现状符合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的利益,有利于地区安全和稳定。他还强调,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也将继续遵守“与台湾关系法”,“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做法”。
至于美国是否会继续对台湾给予支持,沙利文称,“我们有责任向台湾提供防务产品,有责任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安全,过去我们一直这样做,拜登政府也将继续这么做。”
他反复强调美国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做法,声称美国将综合使用外交和威慑手段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接受CNN专访的沙利文
上月末,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接受CNN采访时,公然玩火炒作涉台问题,不仅宣称相信美国会保护台湾,甚至首度证实美军在台湾的存在。沈逸指出,此次沙利文借着CNN采访机会,再度重申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可能包含着对民进党当局的一种警告。
“沙利文想要对台湾传递一种信息:美国的对台政策不是台湾所能绑架和敲诈的,不要认为拜登政府表达了对台湾的支持就有机可趁。”沈逸说。
沙利文在专访中还透露,中方双方正在就关税问题进行贸易谈判,但“并不容易”。
“我们的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正在与中国代表就特朗普签署的(中美)贸易协议进行谈判。”沙利文说,双方讨论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关税,还包括在对华贸易关系总体方案上,找到一条“最佳的出路”。
此前,中方曾多次要求美方取消加征关税与制裁。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了视频通话。双方就中美经贸协议的实施情况交换了意见。中方就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进行了交涉,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阐明了立场。
10月26日,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举行视频通话。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耶伦11月1日表示,中美之间最终可能会考虑以互惠的方式降低一些关税。她认为,降低关税可以压低通胀。
“沙利文释放出示好信号,但必须听其言、观其行”
针对沙利文在专访中发表的言论,时殷弘对《南华早报》说,他的说辞符合拜登政府在过去10个月里对华强硬的立场。时殷弘表示,拜登政府正变得更加“有组织性”和“明确”。尽管美国政府官员否认了“新冷战”的说法,但美国的行为实际上没有变化。
“中美两国关系的基本状态是日趋激烈的,两个大国之间的全面竞争,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是很明显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美问题学者陆翔(音)认为,沙利文在采访中采取了更“委婉”的语气,但他对中国的根本态度没有改变,只是为了“创造有利于美国而不是中国的环境”。
沈逸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强调,总的来说,拜登的国内政治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果要解决好国内经济问题,美国别无他法必须跟中国搞好关系。此次沙利文针对中美关系的表态,应该说比较直白地释放出了示好的信号;但中方不应对沙利文的说法期望过高,必须听其言,观其行。
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杨洁篪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事关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受严重损害。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最后一天,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向美数据勒索屈服
2021-11-09 11:24 三八线之南 -
为呼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这国外长拼了
2021-11-09 11:11 -
美国重开边境,CNN:快乐表象后是黑暗
2021-11-09 10: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装冲突加剧,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埃塞俄比亚
2021-11-09 09:59 非洲之窗 -
新西兰总理:只要满足要求,就应该允许中国加入CPTPP
2021-11-09 09:38 -
拜登被曝晚宴放响屁,把英王储妃吓一跳
2021-11-09 09:33 美国政治 -
是否支持中国加入CPTPP?新西兰总理表态
2021-11-09 09:28 -
拜登回去了,奥巴马来了
2021-11-09 09:13 -
连续4次参加进博会,英国动力系统巨头:中国太关键
2021-11-09 08:41 进博会 -
重返政坛?安倍将任自民党最大派系会长
2021-11-09 08:06 日本 -
美国新增确诊97842例、死亡962例
2021-11-09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联储副主席:如通胀持续将意味着政策错误
2021-11-09 07:37 美国经济 -
韩外交部:已与中方签署车用尿素进口合同
2021-11-09 07:16 三八线之南 -
日本男子新干线上纵火未遂,称要模仿“小丑案”
2021-11-08 22:16 日本 -
不满中国进口新规太严,美英等7国被曝曾企图联合施压
2021-11-08 22:09 中国经济 -
新加坡将处决海洛因走私犯,人权组织求情:他是“智障”
2021-11-08 21:38 禁毒战争 -
伊拉克总理遇袭,中方:关键时刻,望伊各派加强团结
2021-11-08 21:37 伊拉克局势 -
日本新“人权事务特别顾问”曾妄议新疆政策,外交部回应
2021-11-08 21:00 中日关系 -
“提人阵”步步逼近,埃塞民众告诫美国:别把我们当阿富汗
2021-11-08 20:57 非洲之窗 -
外交部回应“旱地行舟”模拟航母靶标
2021-11-08 20:50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