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通胀严峻,美国财长耶伦就中美关税问题松口
最后更新: 2021-11-02 00:09:4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如何发展引人关注,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发表了一番新的言论,表示可能会考虑最终以“互惠的方式”(reciprocal way)降低部分关税。
据路透社11月1日报道,日前耶伦在接受该社采访时表示,关税往往会推高国内物价,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比如铝和钢等原材料,这意味着降低关税将产生“抑制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效果。数月以来,美国国内供应链中断、物价飞涨、商品缺货以及通胀等问题持续加剧。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政府刚刚与欧盟达成一项协议,取消了特朗普三年前对欧洲钢铝加征的部分关税,并表示这将减少美国制造商的成本和消费者的支出。
对于耶伦的这番讲话,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解读认为,美国在当前诸多问题上急需中国的合作,但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仍希望是用一种“维护美国面子”的方式来进行话语表达。然而,中美关系的下行全因美方单方面破坏所导致,美方想要合作须先改变一系列对华错误政策,而中方则应保持“战略定力”,“听其言,观其行”。
路透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耶伦和其他一些政府官员坚持认为,美国目前的物价飙升是供应链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结果,但他们判断,通货膨胀应该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缓解。
在被路透社问及“调整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是否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时,耶伦表示,“总体上是这样的”。
“我们的贸易代表(戴琪)已表示,我们将考虑进一步降低关税。”耶伦说:“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履行承诺,但以互惠的方式稳定并最终降低一些关税,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资料图: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图自澎湃影像
事实上,数月来,美国供应链危机愈演愈烈。港口拥堵、运力不足、货船滞留,供应链与物流系统陷于崩溃。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不少零售店货架却空空如也。供应链危机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一环影响下一环,商品供应短缺、涨价、限购与延误困扰着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经济运行遭遇空前严重的冲击。
据美国劳工部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高于前值和预期的0.3%。同比来看,9月未经调整CPI上涨5.4%,较8月时的5.3%小幅回升,但与6、7月时持平,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就认为,美国通货膨胀率面临显著攀升的持续风险,政府债务累积和其他深层压力,可能使通胀率长期高企。
近期,美国食品价格上涨,超市缺货。图自央视新闻
路透社报道指出,此前中方一再敦促拜登政府取消前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华加征的关税,而美国的政府官员已经恢复了“豁免程序”,此举可能会使部分关税被取消,但迄今为止,美方还没有考虑范围更广泛的关税削减。
据美媒“政客”新闻网(Politico)当地时间10月29日援引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美贸易领域,拜登政府目前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希望政府宣布提高对华部分关键行业产品的关税,同时减少对其他数千种商品的惩罚;但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则希望行动不要这么快,先给中方留出时间进行贸易谈判。
同时报道称,白宫还将寻求通过降低关税或提供豁免等方式,为不属于“中国最优惠行业”的企业提供关税减免。沙利文和其他一些政府官员宣称,这将使得美国在“惩罚不正当贸易行为”的同时,减轻部分受贸易摩擦打击的美企的负担。为此,白宫已重启免除500多种中国产品关税的程序。
资料图:戴琪与沙利文
对于耶伦受访时针对关税政策的这番讲话,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第一时间作出了解读分析。
他认为,从实际层面看,美国在贸易政策(关税)、宏观金融政策(美债、美元发行)以及克里负责的气候问题上,很明显希望得到中国的合作。然而,原先在这些问题上的合作中,中美双方有一套成熟和稳健的合作机制,但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这些合作机制基本上被美方主动破坏了。
正如当地时间10月3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罗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所说的,这几年,由于美方奉行错误的对华政策,致使中美关系遭受全面冲击。
沈逸认为,从整体战略局面上看,中方目前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此时美方如果释放出想要稳定的信号,可以理解为美国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仍希望是用一种“维护美国面子”的方式来进行话语表达。
“中方要保持所谓‘战略定力’,就是‘听其言,观其行’。”沈逸表示,对于中美关系,美方要清楚一点,中美合作需要在一种“合作性氛围”的条件下进行。他结合王毅与布林肯的会谈内容指出,包括关税问题在内,美方如果希望回到合作的氛围中,本届国会出台了300多项反华议案、将900多个中国实体和个人列入各种单边制裁清单、在全球范围拼凑“反华小圈子”,这些举动都必须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沈逸总结,美方首先要改变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推动中美关系早日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才谈得上中美合作的有序进行。
当地时间10月31日,王毅在罗马会见布林肯。图自外交部网站
路透社还介绍,当地时间10月30日,正在意大利罗马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与欧盟官员达成协议,取消了特朗普三年前对欧洲钢铝加征的部分关税,并表示此举有助于缓解一些美国制造商面临的价格压力。
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宣称关税协定“移除了美欧双边关系中最大‘芥蒂’之一。”美贸易代表戴琪则对记者表示,协议“加强了监管体系,防止从中国和其他‘非正当竞争’的钢铝进入美国市场。”但也有专家说,这项措施来得太晚,已有许多商品价格高企,扰乱美国经济,令人沮丧。
据新华社10月2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刻,中美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十分重要。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习近平向COP26气候大会发表书面致辞
2021-11-01 22:54 新时代之声 -
自民党二号人物“阴沟翻船”,日本外相要换人
2021-11-01 22:47 日本 -
记者问巴西总统为何不参加G20活动,保安上去就是一拳
2021-11-01 22:41 G20 -
日本执政联盟赢得大选,中方:当前中日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11-01 21:41 日本 -
印巴板球之战引发种族冲突,多名印控克什米尔学生被控“煽动叛乱”
2021-11-01 21:35 印巴冲突 -
西班牙规定外卖员需成为雇员,有平台钻漏洞
2021-11-01 21:22 -
英国外相:法国48小时内必须退让
2021-11-01 20:59 欧洲乱局 -
拜登拉14国及欧盟领导人开“全球供应链弹性大会”
2021-11-01 19:57 美国经济 -
“美国撤出阿富汗是个错误,是为专注于对付中国”
2021-11-01 18:44 不列颠 -
美国今年超3.7万人死于枪支暴力,案件激增30%
2021-11-01 18:07 美国一梦 -
“建欧洲军不现实,因为北约…”
2021-11-01 18:07 欧洲乱局 -
“美国一手培养的阿士兵和间谍正涌入ISIS”
2021-11-01 17:58 阿富汗 -
“工会反对自动化,让低效率的港口成为美国供应链的瓶颈”
2021-11-01 17:52 美国经济 -
中国用30年“不够有雄心”?外交部:欧盟71年美国43年
2021-11-01 17:3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广播了句“Let's Go Brandon”,美国一飞行员被调查
2021-11-01 16:41 -
西方NGO最近造谣中国这么拉胯吗…
2021-11-01 15:57 -
G20没人和他玩?巴西总统告诉默克尔:我没那么坏
2021-11-01 15:48 -
71%受访美国人认为美国“走错了路”
2021-11-01 14:19 美国政治 -
马克龙:莫里森在潜艇交易中撒谎 !
2021-11-01 13:58 法国见闻 -
中方正式提出申请加入DEPA
2021-11-01 11:48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06“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55“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3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5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57最新闻 Hot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炫耀:我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
为筹钱暗杀特朗普,美国一青少年枪杀父母,还打算逃到乌克兰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
“美国,下三流做法”
-
克宫警告:此举必然导致局势升级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