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流星”将砸向美国经济,麦康奈尔提议:再拖俩月
-
鞠峰阿富汗首都是喀布尔
最后更新: 2021-10-07 10:43:06【文/观察者网 鞠峰】
因为债务上限问题,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在参议院僵持数月。眼看还有不到12天,美国史上首次联邦债务违约就要发生,双方妥协了。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向民主党提出一项短期内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有效期持续到12月。共和党6日表示,他们或将接受这个协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这是一个“重大进展”,为党派僵局的解决“打开大门”。然而,尚不清楚债务上限争拗能否结束,以及两党能否达成协议。
共和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 图源:澎湃影像
而在麦康奈尔提出延期至12月的协议同日(6日),拜登在白宫会见银行和商界领袖,继续向共和党议员施压,要求他们投票支持提高债务上限。拜登称,他们的反对将把美国推向“悬崖边缘”。
6日与拜登会面的有摩根大通、英特尔、花旗集团、美国银行、雷神科技、纳斯达克和德勤的领导人,拜登说:“我们的市场惊慌失措,美国人的储蓄岌岌可危……我们的共和党朋友需要停止在经济上玩俄罗斯轮盘赌。”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举债最高额度。达上限则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不能再借。
此前2019年,特朗普任职期间,共和党利用其在参众两议院的绝对优势暂时豁免了债务上限,当时债务上限约为22万亿美元。今年8月1日,美国债务上限恢复生效。目前美国的债务上限为28.4万亿美元,但两党在参议院席位相同,势均力敌,长期拉锯。
彼得森基金会(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最新数据,美国债务总额已逼近28.43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此前警告,如果参议员没能即使采取行动提高债务上限,预计到10月18日将无法履行所有义务。
路透社报道,在麦康奈尔提出“为解决问题争取更多时间”的协议后,共和党召集党内参议员在6日下午举行投票。几位民主党人表示他们会接受共和党的提议。“我们打算拿下这一暂时性胜利,”民主党参议员塔米·鲍德温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
但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还没有正式发出声明,因此民主党的官方立场还没有明确,白宫也尚未作出承诺。白宫发言人珍·普萨基(Jen Psaki) 表示,白宫尚未收到正式提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截至当地时间6日晚,舒默和麦康奈尔还没有确定“休战”协议的细节,包括将债务上限提高多少。
问题拖到12月依旧要解决。《华盛顿邮报》称,新的截止日期到来时,可能会造成同样的政治和程序难题。路透社预计,届时拜登的两项花费巨大的法案将遇到困难。
共和党人表示,民主党可以利用接下来几周时间,通过复杂的和解程序将债务再延期,然而民主党认为该程序过于繁琐和冒险。麦康奈尔表示,共和党应当做出让步,以加快进程。
如果两党议员不采取实质性行动,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美财政部就将无法满足政府开支。智库“两党政策中心”周三表示,在不提高债务上限的情况下,失业保险金、数百万联邦雇员的工资和医疗保险金可能会延迟支付。
分析人士表示,违约可能会颠覆全球金融体系,导致数百万工作岗位流失。
即使是“逼近上限”也可能会造成酿成严重后果。2011年的债务上限争端是美国国会在达到借款限额前两天解决的,仍然造成了股市暴跌,并导致美国国债信用评级首次下调。
拜登10月4日发表演讲称“一颗流星正在砸向美国经济”。他警告债务违约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将无法提高债务上限的“锅”甩给共和党。他在讲话中极力渲染“债务上限危机”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未来的日子里,美国人可能会看到他们的退休账户缩水,利率上升,他们的抵押贷款和汽车支付增加。”
同时,拜登明确承认自己没法保证在最后期限截止前提高债务上限,并将责任甩给了共和党,直呼共和党“是虚伪、危险和可耻的”。9月28日,美国财长耶伦发出警告称,美国国会必须在10月18日前解决债务上限问题,否则美国将面临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鞠峰 
-
美国新增确诊110548例、死亡2591例
2021-10-07 08: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英国天然气价格飙升37%创历史新高 多个行业停产
2021-10-07 08:19 -
英媒:北约决定将俄常驻北约代表人数削减一半
2021-10-07 08:01 -
法国驻澳大使也要返回堪培拉了
2021-10-07 07:58 -
耿爽:个别国家将“东伊运”从本国恐怖组织名单除名 应立即纠正
2021-10-07 07:37 -
双方同意采取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2021-10-07 07:25 中美关系 -
-
华盛顿“丧钟”敲响700次
2021-10-06 19: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们的耐心有限”法国威胁英国
2021-10-06 18:40 欧洲乱局 -
对着布林肯,法国记者直言“终究是错付了”
2021-10-06 17:24 法国见闻 -
特朗普25年来首次跌出美国400富豪榜,福布斯:怪你自己
2021-10-06 15:38 特朗普 -
印度煤炭严重短缺,燃煤电厂平均仅剩4天余量
2021-10-06 14:31 印度惊奇 -
被背后“捅刀”的法国还相信美国吗?马克龙说了这么一句
2021-10-06 14:23 法国见闻 -
美国时隔近四年后首次公布核弹头总数:3750枚
2021-10-06 13:35 凉战 -
美媒披露CIA绝密电报:损失数十名外国线人,谍报技术糟糕
2021-10-06 12:22 -
耿爽在联大点名批评美日
2021-10-06 10:51 中国外交 -
阿富汗美式军火商店开张?阿塔否认
2021-10-06 10:26 阿富汗 -
9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5.6%,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
2021-10-06 10:10 -
美国一架F/A-18F战机训练中坠毁
2021-10-06 10:01 美国一梦 -
史上首次!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拍摄太空电影
2021-10-06 09:52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