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大选投票紧张进行中,谁将开启“后默克尔时代”?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9月26日早上8点,德国联邦议院四年一度的选举正式拉开帷幕。
据德媒介绍,投票将于下午6点(北京时间27日0点)结束,随后的计票工作预计会持续到次日凌晨(即北京时间27日上午),届时联邦选举官将宣布选举结果。这同时意味着,执政16年之久默克尔的政治生涯也将进入倒计时。
选前最后民调数据显示,社民党(约25%)以微弱优势领先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约22%),但因两方差距在误差范围内,选情难以预测。为此,默克尔多次亲自出马,为联盟党候选人拉票。
德国正处于一个政治过渡阶段,本届大选对于德国民众来说具有许多特别的意义:这是两德统一以来第一次现任总理不参加竞选连任的大选;这是社民党和联盟党在民意调查中支持率最接近的一次大选;这是参选党派最多的一次大选;同时也可能是产生联邦议院席位最多的一次大选。
不过,全世界的目光则聚焦在德国的“后默克尔时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预测,无论谁接班默克尔,都标志着德国迈入新时代,而欧盟和世界都将进入一段“不确定”时期。
目前,德国选民选举热情高涨,多地投票站大排长龙。德国当地媒体和法国24电视台(France 24)预测,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可能会创下纪录”。
柏林多处投票站正大排长龙,图自社交媒体
德国大选如何进行的?
德国大选并不是直接投票选举总理,而是选举联邦议院。各党派会根据各自获得的议席进行组阁谈判,结成执政联盟,然后才选出总理。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约6040万德国人有投票资格,其中女性(3120万)多于男性(2920万)。
德国设有复杂的两票选举法,分两次选出联邦议院598个的法定议席。
德国“两票选举法”,图自BBC
第一票被称作Erststimme,在全国299个选区中选出299个直选地方议员。此时采取简单多数制决,即谁在某选区中得第一票最多,便成为直接候选人进入联邦议院。
第二票被称作Zweitstimme,用于确定联邦议院中其他的299个席位。但此次投票是投给政党而非候选人,以确定每个政党在联邦议院中所占席位的总体比例,再由政党按照比例代表制从候选人名单中分配席位。
事实上,本届联邦议院拥有 709 名议员,议席明显多于法定数量。综合德媒和《经济学人》等媒体报道,原因在于俗称的比例外议席(Überhangmandat),当某政党在第一次投票中比第二次获得更多席位时,便可获得比例外议席。
当某一政党或政党联盟获得超50%绝对多数议席后,新政府便可成立,而该政党或政党联盟的总理候选人则就任总理。在新政府正式就职之前,默克尔将继续担任临时总理,时间可能长达数周或数月之久。
德国选票,视频截图
在对华政策上,三名候选人存在极大分歧
目前,来自德国联盟党、社会民主党、绿党的三名总理候选人支持率领先。
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为拉舍特,现年60岁,于今年1月16日当选为基民盟主席。
在4月20日成为总理候选人后,拉舍特一度被视为“默克尔接班人”,成为今年德国大选的热门人物。但他在新冠疫情和今年夏季水灾中的表现饱受诟病,令其声望大打折扣。
英国《金融时报》提到,拉舍特在今年6月曾对借“人权问题”攻击中国的行为提出质疑,并强调稳固的商业关系是中德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暗示会延续默克尔的政策。但他同时也宣称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扬言“不会在人权等问题上手软”。
拉舍特在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视察灾区时,被拍到与同僚说笑 。图自德媒
德国社民党总统候选人为肖尔茨,现年63岁,现任默克尔政府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此前曾担任汉堡市长。近期一次又一次的民调显示,他最有希望成为默克尔的继任者。
肖尔茨从政经验丰富,且稳健政绩有目共睹,在经济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的多项政策深得民心。值得一提的是,肖尔茨在任职汉堡市长和财长期间,重视对华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并于2019年访问中国。
此外,肖尔茨还有意无意地模仿默克尔的言行举止,包括在德媒杂志封面照片的拍摄中模仿默克尔的标志性的“菱形手势”,因此被联盟党政客抨击是“骗取(默克尔的政治)遗产”。
德国绿党总统候选人为贝尔伯克,现年40岁。相较前两名候选人,贝尔伯克明显有些后劲不足。
近年欧洲选民对环保议题极为关注,主打环保牌的绿党支持率已较上一届翻倍,一度逼近30%。该党在选战初期气势咄咄逼人的贝尔伯克因深陷种族歧视、学术造假等丑闻,支持率下滑。
当地时间9月23日报道,德国举行了大选前最后一轮电视辩论,德国联盟党、社会民主党、绿党的总理候选人及其他主要政党的领导人悉数出席。
在对华政策上,各党派之间存在极大分歧。德国绿党候选人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立场”,打着所谓“人权”旗号反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但支持率最高的社民党候选人肖尔茨和联盟党候选人拉舍特却均未给出明确表态。
社民党候选人肖尔茨(左)、绿党候选人贝尔伯克(中)和联盟党候选人拉舍特(右),图自德媒
- 责任编辑: 齐倩 
-
河野太郎:拥有核潜艇对日本非常重要
2021-09-26 21:55 日本 -
击毙绑匪后,阿塔在广场将尸体吊起示众
2021-09-26 21:09 阿富汗 -
纽约市在抗疫上开了个美国先例,推进却太难了…
2021-09-26 20:47 -
中欧班列“上海号”9月28日将首发,比海运节省一半的时间
2021-09-26 17:45 -
铁娘子时代谢幕,谁将扛起欧盟“大旗”?
2021-09-26 17:19 欧洲乱局 -
金与正:在相互尊重情况下,愿考虑朝韩峰会
2021-09-26 17:06 朝鲜现状 -
昭和天皇《拜谒记》:曾希望公开对战争悔恨反省,遭日本政府反对
2021-09-26 16:49 日本 -
阿富汗女官员被塔利班处决?美媒:已秘密出逃
2021-09-26 16:22 阿富汗 -
美媒:孟晚舟回国,或将为中美关系改善“铺平道路”
2021-09-26 15:41 中美关系 -
加拿大共产党祝贺孟晚舟归国:可耻的插曲终于宣告结束
2021-09-26 15:14 -
日澳加想帮台湾加入CPTPP?他俩忍住没谈
2021-09-26 15:09 台湾 -
担心左派上台,德国富豪们将资产移往瑞士“避风港”
2021-09-26 15:07 德意志 -
澳总理在联合国吹捧美英澳联盟:有助于印太和平
2021-09-26 10:31 -
希拉里在英国被授荣誉校长,结果在校门口被骂“战犯”
2021-09-26 09:50 美国一梦 -
今晚冲刺,默克尔:拉舍特必须成为总理
2021-09-26 09:48 德意志 -
立陶宛之后,德国开始调查中国手机
2021-09-26 09:25 欧洲乱局 -
加泰“流亡政府”领导在意大利被捕,两天后又放了……
2021-09-26 09:10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确诊55810例、死亡775例
2021-09-26 07: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祖国,我回来了!”
2021-09-25 21:57 华为 -
“为欧洲伙伴敲响残酷警钟,只关注中国的美国不再可靠”
2021-09-25 20:16 法国见闻
相关推荐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67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320“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49“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51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