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法对“撕毁核潜艇订单”各执一词,英媒:“中国一定在笑”
【文/观察者网 鞠峰】好大一出戏。
上周,英美澳突然宣布达成防卫协议“AUKUS”,澳大利亚将获得核潜艇技术支持,而本来与澳签订天价常规潜艇制造订单的法国遭到“背刺”,恼羞成怒。
法国对3个国家均采取了行动——在立即召回驻美、澳大使后,法防长取消了与英国防相原定于本周举行的会议。美方希望给法国“顺毛”,平息风波。美国总统拜登主动联系法国总统马克龙,寻求通话。法政府称,马克龙届时将对潜艇订单被取消寻求“一个解释”。
然而,澳大利亚莫里森却辩称,6月份时就跟马克龙明确潜艇的计划可能有变,暗示澳方可能要舍弃和法国的合约。莫里森强调,他在宣布决定前的几个小时,试着打电话给马克龙。他还“嘴硬”道绝不后悔做出这个决定。
法外长坚称澳大利亚没有进行事先磋商。法驻澳大使也出面“打脸”莫里森,表示澳总理6月份并没有通知马克龙可能会取消潜艇协议。但莫里森发言人出面驳斥了这一说法。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尚不清楚哪个说法是真的。
各方争得不可开交时,中国又被拿来转移矛盾。欧洲专家揣度,中国“一定在笑”。
9月15日,美英澳宣布达成历史性的防卫协议“AUKUS” (图源:澎湃影像)
莫里森“补刀”法国
去年屡次撕毁涉华协定的澳大利亚,被中国网民调侃“弃约精神”拉满,没想到澳方竟将这种精神发扬到“盟友圈”。
据路透社19日报道,目前,澳法双方各执一词,法国外交官称他们在9月15日三国官方声明出来前几个小时,才从澳媒泄漏的消息中得知此事。然而,莫里森却强调6月份时就跟马克龙明确潜艇的计划可能有变。
据《悉尼先驱晨报》19日报道,莫里森对于澳联邦政府的决定辩称,他在6月与马克龙会谈时就提到了潜艇问题,并强调澳大利亚对于法国海军集团的担忧是众所周知的。
莫里森说,他能理解法国的失望,但他一直很清楚,澳大利亚会为自己的战略利益而采取行动。“做出这个决定,把澳大利亚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我不后悔。”莫里森坚称。
“我认为他们完全有理由知道,我们严重担忧(deep and grave concern)攻击级潜艇提供的能力无法满足我们的战略利益。我们已经明确表示,可能会基于国家战略利益而做决定。”莫里森说,“归根结底,我们下决定,是要考虑耗费纳税人巨资建造的潜艇,能否完成我们需要它们完成的工作。”
莫里森不忘“补刀”法国,“捧一踩一”。
他说,“基于我们最好的情报和国防建议的战略判断是,它(法国的潜艇)不能。因此,当我们能够获得最高的潜艇能力来支持我们的国防行动时,我们如果不这么做(要美国的核潜艇技术),就是疏忽大意。”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消息,莫里森强调,他在宣布决定的前几个小时,试着给马克龙打了电话。大概是当地时间周三晚间8时30分左右。然而,不清楚两人是否通话。
法国:澳大利亚撒谎,美国“欠一个解释”
法国方面却表示,澳方事先没有和法国磋商。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通过法国电视2台采访声明,澳大利亚的决定“奸诈、轻蔑、满口谎言”。《悉尼先驱晨报》称这个表态是巴黎和堪培拉之间关系破裂的一个迹象。
勒德里昂否认了澳大利亚事先和法国磋商的有关报道,并说“这不是真的”。
“(盟国)不会以如此残忍、如此不可预测的方式对待彼此,(特别是)像法国这样的主要合作伙伴......所以,确实存在危机。 我们有理由质疑联盟的牢固性。”他说。
法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让-皮埃尔·泰博也出面“打脸”莫里森。
他在即将被召回之前表示,他曾在6月份参加了马克龙和莫里森的会面。他说,澳总理曾提到“地区局势发生了变化”,但没有表示要舍弃与法国的合同。
“两个盟友之间做的任何事,本应是完全透明的,”泰博补充。
但澳方又出面和法国对峙。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莫里森的一位发言人在泰博发声后表示,这名大使当时并不在总理和马克龙总统的晚宴上。
美国给法“顺毛”
据路透社消息,法国政府发言人加布里埃尔·阿塔尔19人口表示,马克龙将在未来几天内应邀与拜登通电话。
马克龙将要求拜登就美澳英防务协议作出“解释”。“我们希望得到澄清,”阿塔尔补充说,美国必须对“这个似乎是严重失信的行为”作出解释。
此外,法国对于掺和其中的英国也大为不满。
据英《卫报》最新消息,知情人士透露,法国防长帕利决定取消与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的会晤。两人原定于本周在伦敦见面会谈。
前英国国家安全顾问彼得·里基茨证实,这场会面“已经推迟”。英国防部拒绝了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据《华盛顿邮报》19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16、17日与法国大使菲利普·艾蒂安(Philippe Etienne)进行了面对面谈话。艾蒂安第二次会谈是为了通知沙利文他已被召回。几小时后,他离开了华盛顿。
与此同时,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试图与法国外长勒德里安通电话。但美国官员表示,法方称他们无法安排通话。
白宫和国务院官员预测,在法国表达不满后,两国关系将再次升温。他们估计,法国大使将在未来几周内返回华盛顿。一位法国官员表示,召回大使后,磋商可能会持续至少一周。
美国“信任崩塌”,中国“一定在笑”
据路透社报道,这场危机不仅关乎商业利益,还是一场信任危机。即使美国官员希望今早平息这场风波,它也可能对美国与法国和欧洲的联盟造成持久性的损害,并使华盛顿对抗中国的统一战线受到质疑。
路透社分析称,无论法国事先有没有得到通知,从法国的角度看,美国的行动都违背了拜登政府终结特朗普时代的承诺:回归多边主义,与盟友密切协作,而欧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尽管北约盟国很可能会想方设法恢复这场危机,但专家警告,拜登更宏观的对抗中国战略会受到严重损害。
国际战略研究所欧洲高级顾问弗朗索瓦·海斯堡(Francois Heisbourg)说:“中国一定在笑(laugh all the way to the bank,字面义为大赚一笔)。”
海斯堡分析称,尽管更牢固的美澳关系会让中国政府感到担忧,但对中国来说,有利的一面更多。
“这(美英澳伙伴关系)对中国来说是不利因素,但有利因素更大。欧洲将基本上将蛰伏不动,而不是在整个‘印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海斯堡说。
他表示,法国可能会转而专注于特定‘印太’地区的利益,而不是对抗中国。
大西洋理事会欧洲中心主任本杰明·哈达德(Benjamin Haddad)说:这让欧洲人意识到,也许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并不是失常,而是标志美国远离欧洲的更深层次的转变。
路透社援引一位法国外交官的话称,“就像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一样,这部‘美国优先’新作构思拙劣,执行更差。”
- 责任编辑: 鞠峰 
-
“那样会被中国人视为软弱”
2021-09-20 10:09 德意志 -
马来西亚:欢迎中国加入CPTPP
2021-09-20 09:05 -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身体抱恙
2021-09-20 07:54 俄罗斯与世界 -
美国新增确诊38059例,死亡322例
2021-09-20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东南亚媒体警惕:他们在亚太挑起军备竞赛
2021-09-19 23:14 中美关系 -
菲律宾执政党一派提名拳王帕奎奥明年参选总统
2021-09-19 21:37 -
要不要允许美国部署中导对付中国?他俩争起来了
2021-09-19 20:18 日本首相 -
英媒:背着马克龙,他们仨在G7峰会上把事干了
2021-09-19 19:52 欧洲乱局 -
加拿大下周一举行大选,特鲁多连任仍有压力
2021-09-19 17:47 -
法国怨气加重,北约赶紧“灭火”
2021-09-19 17:03 法国见闻 -
阿富汗2300年历史国宝失踪 塔利班下令追查:转移文物系“叛国”
2021-09-19 16:59 阿富汗 -
莫里森访问行程被印尼取消
2021-09-19 16:06 -
“整个英国就10个人知道,搞得跟谍战小说似的”
2021-09-19 15:50 不列颠 -
美媒:朝鲜宁边核设施有扩建迹象
2021-09-19 15:37 朝鲜现状 -
被“捅刀”后,法国转而找印度“接盘”?
2021-09-19 14:39 法国见闻 -
美军“误杀案”幸存者:对不起是不够的,要找到肇事者
2021-09-19 14:23 -
美军炸死一家十口前,CIA曾发警告
2021-09-19 13:24 阿富汗 -
“不点名中国,但要在半导体供应链上针对中国”
2021-09-19 11:36 -
河野太郎:中日首脑峰会很重要,应定期举行
2021-09-19 10:15 日本 -
“我们在亚洲和欧洲同时被孤立”
2021-09-19 10:07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