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大超预期!美国6月CPI涨幅2008年来最高
-
王世纯高武德势力一般惺惺相惜
通胀是暂时的吗?
有部分美国经济学家和官员认为,现在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依然是“暂时的”。美国全国保险公司(Nationwide)高级经济学家本·艾尔斯表示:“通胀飙升的原因看起来仍主要是与新冠疫情有关的暂时现象,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推动CPI上涨的是各种异常因素。”
《华尔街日报》也在报道中评论称,6月份的超预期通膨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因素推动的,这些因素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消退,包括半导体芯片短缺导致汽车供应减少,以及重新开业后消费者需求激增。
美联储9日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时称,美国通胀压力较预期更加持久,“但很可能是暂时性的”。虽然长期通胀预期自2020年年底以来持续上升,但仍与美联储设定的2%通胀目标大体一致。鲍威尔此前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也表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美联储早前预计的更高,但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是“暂时性的”,美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5月底表示,她仍然认为今年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的,通胀很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年底。
她在回答议员提问时说:“我现在的判断是,我们最近看到的通货膨胀是暂时的……我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数月之久,到今年年底为止,同比通胀率将仍保持高位。”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这种说法依据不足。
“美国官方这一说法主要是认为目前的高通胀有一个比较强的基数因素,”邵宇对观察者网分析,“但我认为这只是个说辞,现在看来,通胀高烧不退,而且从具体分项数据来看,很可能还有扩散和持续的趋势。所以这波通胀可能没有美联储或美国政府宣称的那么简单。”
谈及因为通胀高企而逐渐升温的加息预期,邵宇表示,按照美联储目前对市场表态的口径来说,还是把通胀解释为短期现象,这就意味着美联储会延续宽松政策,包括推迟加息的时间点,给市场做缓冲。
6月份的通胀数据加强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也显示,美联储2022年12月加息的概率为90%,2023年1月加息的概率为100%。
“市场预期的美联储行动一是Taper(削减QE),二是加息,大家本来认为至少不用担心今年Taper,明年不用担心加息,至少可以混过今年再说,但以目前的通胀事态来说,就没这么轻松了。如果通胀变成一个中期的问题,问题就麻烦了”,邵宇指出,美联储可能就面临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部分美国政府和联储官员呼吁停止放水
由于持续高企的通胀,美国经济官员开始呼吁取消美联储的刺激措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透露,政府官员现在已经开始承认,当前的高通胀可能会伴随经济发展一到两年。
周二(7月13日),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在白宫会见了总统的两名高级经济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莱恩·迪斯(Brian Deese)和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塞西莉亚·罗斯(Cecilia Rouse)。双方讨论了正在磋商中的基建计划立法以及拜登更广泛的经济议程。
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6月份接受CNN采访 图源:社交媒体
劳伦斯·萨默斯曾批评过现任总统拜登经济政策,他曾在6月27日预计,大约6个月后,美国通货膨胀旅将“非常接近”5%,而现在美国6月份CPI已经达到了5.4%。
6月美联储的会议纪要显示,“绝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美国通胀预测倾向于上行。这些美联储官员担心供应中断和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对价格和工资的影响可能比他们目前认为的更大、更持久。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周一的电话会议上告诉与会分析师:“通胀情况会比美联储想象的更糟一点。我不认为这是暂时的。但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强劲,那就无关紧要了。”
谈及美国的“经济增长”,邵宇认为,市场目前陷入一个悖论,往往经济数据、就业数据越好,资本市场表现越差,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经济增长”并非实体经济的增长,而是由于流动性支持。对企业来说,经济复苏可能带来每股盈利(EPS)的上涨,但现在整个市场是估值推动的,或者说低利率的流动性维持的,估值(PE)带来的市场上涨权重要远高于EPS,如果经济变好带来的正面效应要远小于流动性收缩带来的负面效应。
但这种游戏越来越难玩下去。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7月13日表示,随着美国经济以7%的速度增长,以及疫情得到越来越好的控制,现在是时候取消美联储的刺激措施了。布拉德称,美联储确实希望温和谨慎地削减国债购买,但如果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决定集体采取行动,目前其实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而旧金山联储总裁戴利在9日警告,由于Delta变种毒株持续蔓延,过早退出刺激计划将造成极大的风险。
美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反映了美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境地。邵宇认为,过去,美国一直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但现在这项目标已经调整为“2%的平均通胀目标”,但这样的目标仍然是基于疫情前、甚至贸易战前的全球供需平衡状况,在后疫情时代,像过去那么便宜的供给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iphone供应链已经受到扰动,如果iphone不得不放回美国生产,那成本肯定大幅上升”,邵宇分析,“那么推而广之,在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加持下,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未来可能不得不上调为平均3%甚至4%,那这样的物价上涨水平可能就不得不逼迫美联储进行全面的货币政策调整。……对于这种前景,市场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换句话说,大家都希望能够推迟这种变化时刻的来临,在当下,大家都需要观察更多通胀数据,现在已经观察了两个月,但是如果连续三、四个月都这样的话,估计大家就坐不住了。所以美联储或者美国政府官员现在已经开始思考这些事情,做一些讨论或放风。”
今年3月底,邵宇曾经做过一个预测,他当时分析,“根据疫苗推广进度,今年三、四季度美国经济就会重回正轨,如果油门(财政和货币政策)不收,经济就会迅速过热, cpi、ppi一定会快速上行。这个情况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发生,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非常大的冲击,当下的情况最多只是一种预演。”
邵宇认为,目前来看,当时的预测仍然有效,“起码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通胀不像美国方面想象的那样有神奇消失的迹象,如果当前的通胀上涨水平持续到9月或10月,我的预期验证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面对外部形势变化,中国“以我为主”
昨天(7月13日)国新办召开2021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再次强调“以我为主”。
谈及中国相关政策对外部形势的应对,邵宇认为,相对美联储,中国有足够的货币政策空间。
中国经济体量很大,所谓“以我为主”,就是我们现在释放一点流动性,也是因为考虑到实际的经济情况,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需要,邵宇分析,美国即使收紧一些流动性,中国也没必要收,这就是资本账户控制跟汇率自由波动之间怎么选的问题。其实要选择的话也很简单,汇率可以稍微放一点,资本账户再稍微看紧了,这样就能兼顾“不可能三角”中的两个,货币政策保持独立自主,再加上资本自由波动。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因为美联储还没加息,人民币出现了一些快速升值的压力,邵宇认为,我们现在反而希望热钱不要来得这么多,同样的,未来有贬值趋势的时候,我们也会通过资本账户一定程度的管制,减缓贬值速度,这样就平缓了整个周期的波动,实现“稳字当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世纯 
-
联合国秘书长:全球群体免疫尚需110亿剂新冠疫苗
2021-07-14 18: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单日新增翻倍,学者警告:美国就是下一个英国
2021-07-14 18:54 -
巴基斯坦外交部:机械故障所致
2021-07-14 18:38 巴铁 -
日本又有核反应堆发生事故
2021-07-14 18:26 日本 -
迈阿密市长竟建议美国“轰炸古巴”
2021-07-14 17:30 拉美左翼 -
时隔两月,东京都日新增再次破千
2021-07-14 17:26 日本 -
9名中方人员遭爆炸遇难,我使馆发布声明!
2021-07-14 16:48 -
赵立坚:如果美国真关心真相,为什么一提到德特里克堡就闭嘴?
2021-07-14 16:45 美国一梦 -
巴炸弹袭击事件致中方人员伤亡,外交部:震惊,谴责!
2021-07-14 16:27 -
外交部:美国儿童受虐案件居高不下,最大的道德耻辱
2021-07-14 16:27 美国一梦 -
美媒:拜登提名前国防部官员担任“中美科技战关键职位”
2021-07-14 16:06 美国一梦 -
日本东京单日新增确诊再次超千例
2021-07-14 15:54 日本 -
国台办告诫日方:日本在台湾问题是有历史欠账的
2021-07-14 15:44 日本 -
北约将矛头对准中国,日媒忧:团结土耳其仍是挑战
2021-07-14 15:28 -
巴基斯坦公交车爆炸致9名中国公民遇难
2021-07-14 14:44 -
委内瑞拉:刺杀海地总统的安保公司或涉嫌无人机刺杀马杜罗
2021-07-14 14:29 拉美左翼 -
中企在巴人员遭袭致中国公民伤亡,我使馆紧急提醒
2021-07-14 14:28 巴铁 -
“如果塔利班上台,我们就和他们合作”
2021-07-14 14:14 不列颠 -
“拜登在延续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这让我们失望”
2021-07-14 14:02 美国一梦 -
到底多少人?美佛州塌楼事故预估死亡人数大幅下修
2021-07-14 13:30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98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8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8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8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