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步?美国考虑取消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制裁
-
冯智源要学习一个
(观察者网 讯)“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取消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制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6日援引一位前美国政府官员和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和伊朗的谈判代表已在维也纳进行了间接会谈,讨论了双方可能采取的措施”。
以色列时报认为,美国在伊朗问题上似乎摆出了一幅“让步”的姿态。
NBC报道 图自NBC网站
26日,NBC在报道中援引伊朗媒体的消息称,伊朗总统的幕僚长穆罕默德·瓦埃齐(Mahmoud Vaezi)此前曾表示“美国将取消特朗普时代对伊朗重要经济部门(如石油和航运)实施的约1040项制裁,并将一些高级官员从其制裁名单上删除”。
同一天,以色列时报(The Time of Israel)也报道称,将被取消制裁的伊朗官员包括“哈梅内伊核心圈子的几个人物”。
以色列时报报道 图自该报网站
NBC所提及的“美国对哈梅内伊以及伊朗的制裁”,始终与伊朗核问题以及近年来的美伊军事摩擦紧密相关。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
然而,在201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宣布:美方退出伊核协议。随后在重启原有对伊朗制裁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系列对伊朗的制裁举措。至于美方“退群”的原因,则是由于特朗普认为伊核协议“偏向伊朗一方”,并且无助于阻止伊朗拥核。
2019年6月,在一架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军队击落后,特朗普再次宣布将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直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制裁对象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他核心圈子的官员,具体措施为禁止其进入国际金融体系、禁止他们前往美国,也禁止其与美国公司进行任何金融交易等。
然而,舆论普遍认为这些制裁措施几乎完全是“象征性的”,因为哈梅内伊不会前往美国,他和他的核心圈子在美国也没有资产。
尽管如此,NBC称伊朗官员仍然认为针对该国最高领袖人物的措施是没有道理的,是对整个伊朗的侮辱。
2019年6月,特朗普签署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行政命令 图自视觉中国
对于此次拜登政府释放“解除对伊朗最高领袖制裁”的信息,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智囊团的阿里•瓦埃兹(Ali Vaez)认为,取消对最高领导人的制裁将可能有助于拜登政府试图说服德黑兰,使其在谈判中做出一些“艰难的妥协”(difficult compromises)。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优先事项?是遏制伊朗的核计划重要,还是实施一个几乎没有现实影响现实影响力的制裁重要?”瓦埃兹如此说道。
不过,有报道也指出了拜登政府“取消对哈梅内伊的制裁”这一尝试可能面临的“阻力”。
NBC在26日的报道中表达了对此的担忧,“在华盛顿,对伊朗最高领袖的制裁带有政治色彩,拜登可能会被指责为向一个危险的对手屈服。共和党人和其他反对伊核协议的人可能会谴责任何取消制裁的举动,他们会认为这是对在中东地区‘制造破坏的政权’的软弱表现。”
同日,以色列时报(The Time of Israel)也对此评价称,这是华盛顿对德黑兰作出的“一系列潜在妥协的一部分”。
受美国制裁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图自以色列时报
此外,美国官员还认为“取消制裁哈梅内伊”依然具有不确定性。NBC在报道中提到,在美方释放“取消对哈梅内伊的制裁”信号的同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表示“在所有事情都达成一致之前,什么都没有达成。”
报道还援引了美国官员的话称,如果特朗普政府实施的一些制裁措施不与伊核协议相抵触,那么这些制裁措施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拜登政府要求加强和扩大现有的伊核协议内容,但伊朗几乎排除了这个可能个可能性,并表示他们只对延长2015年的协议感兴趣。”
被美国制裁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939年出生在伊朗马什哈德的一个宗教家庭。1963年起,哈梅内伊就投入了反对世俗的君主政权斗争中。在随后的14年间,哈梅内伊曾6次被巴列维国王当局逮捕入狱,并曾被流放。
1979年,哈梅内伊发动伊朗民众进行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斗争。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年仅42岁的哈梅内伊便被任命为伊朗总统。1989年,时任总统的哈梅内伊被推举为最高领袖,登上了伊朗最高权力宝座。1994年,他接替已故的大阿亚图拉,并成为了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的精神领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冯智源 
-
悬赏500多万,哥伦比亚政府捉拿袭击总统座机凶手
2021-06-27 14:42 -
5死156失踪,现场发现人体残骸
2021-06-27 14:25 美国一梦 -
国际奥委会主席打算访问广岛长崎,呼吁“和平”
2021-06-27 14:20 东京奥运会 -
警告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有心肌炎风险后,FDA仍建议接种
2021-06-27 13: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如果乌克兰被俄威胁,德国将暂停北溪二号”
2021-06-27 12:26 凉战 -
3年前,就有工程师警告大楼存在“重大结构性损坏”
2021-06-27 12:11 美国一梦 -
日媒紧盯:中国海警船26日凌晨进入钓鱼岛海域
2021-06-27 09:02 钓鱼岛持久战 -
克罗地亚队:佩里西奇新冠检测呈阳性,无缘出战西班牙
2021-06-27 07:47 -
外交部:中方欢迎乌克兰宣布撤出反华声明联署
2021-06-27 07:34 -
埃尔多安10年前提出的伊斯坦布尔运河项目开建
2021-06-27 07:25 薄荷四国 -
丹麦发现首例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病例
2021-06-27 07: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雇情人当高级顾问,英卫生大臣辞职
2021-06-27 07:18 不列颠 -
美国新增确诊6969例、死亡137例
2021-06-27 07: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国品牌曾代表高级的西方,如今消费者对国货更自信”
2021-06-26 23:03 外媒看中国 -
德国发生3死持刀伤人案:有目击者曾听到宗教口号
2021-06-26 22:57 -
布林肯找到“抗中”小伙伴了?
2021-06-26 21:20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撤销联署反华发言 外交部回应
2021-06-26 20:23 中国外交 -
匈牙利被警告:不尊重LGBT,就离开欧盟
2021-06-26 18:57 欧洲乱局 -
补偿“北溪-2”项目?美德正讨论帮助乌克兰建发电厂
2021-06-26 16:29 能源战略 -
突尼斯总理新冠阳性,上月已接种辉瑞疫苗
2021-06-26 16: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14“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3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5“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