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狼”之后,西方媒体又给中国贴新标签
-
鞠峰我没脑子
最后更新: 2021-06-25 07:18:46导读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大舒服的,但捉起来却也真费事。况且北京有一种学说,说臭虫是捉不得的,越捉越多。即使捉尽了,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办法。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见了就更好。——鲁迅 《外国也有》
【文/观察者网 鞠峰 编辑/张红日】
“你们侵犯人权!” “我们没有。”
“你们侵犯人权!” “我们说了,没有。”
“你们侵犯人权!” “…………我们没有。你们搞种族灭绝,反省一下自己吧。”
“我们是侵犯人权,但你不可以说!”
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不太“照镜子”,却很懂给人“贴标签”。眼看“战狼外交”说了几年,中国越来越不以为意,他们又给中国扣上一顶新帽子。
“中国外交官用夹枪带棒的语言和‘那又怎么说主义’来反击外国的批评”、“中国正在沿袭俄罗斯的策略,包括使用‘那又怎么说主义’”……
最近,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中,“那又怎么说主义”(What-about-ism,又称“那你们还论”)这个词反复出现。
对于这个新动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对观察者网表示,一些西方媒体又开始塑造一个跟中国外交和中国国家形象相关的议程。而中国的回应方式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最开始、包括现在,我们仍然无数遍地跟他们讲清楚,新疆发生的事实是什么。但他们又无数遍地把他们认为的“事实”怼上来,迫使中方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
沈逸指出,一些西方媒体充耳不闻、完全无视事实,继续表现出一种自以为是的西方自我中心主义。
一场交锋,“反向报道”
“那又怎么说主义”即What-about-ism,是由英文反问句“what about”(那……又怎么说)和“-ism”(主义)拼缀而成。这种辩论策略不直接反驳对手论点,而是试图通过指出对手的主张与行为的矛盾之处,削弱其可信度,是一种对逻辑谬误的运用。
“这种‘那又怎么说主义’,是专制政府的本能反应,”英国《卫报》6月22又来。这句话的背景,是中国与加拿大前天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上,展开激烈交锋。
中方呼吁彻查加拿大土著人被残害案件,敦促加拿大立即停止侵犯人权行为。被“揭短”后,加驻联合国公使敦促中国允许“人权高专在内的独立观察员”前往新疆,调查所谓“大规模拘押穆斯林”的现象。
中国公使做联合发言 视频截图
可是,《卫报》是如何描述这场唇枪舌剑的?
该报22日报道题为《加拿大谴责中国人权记录后,中国发起猛烈反击》。报道称,加拿大牵头40多国,对北京所谓“镇压新疆、香港、西藏”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激起了中国对加拿大殖民地历史的猛烈回击。
《卫报》报道截图
观察者网向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人权处确认,也查看了会议录像,确实是蒋端公使发言在先。然而,《卫报》却故意倒过来写,先转述加拿大公使的发言,再用一句“中国抢先发言”(pre-empted the statement)引出中方的讲话。这种笔法,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被激怒后气急败坏,乱泼脏水”的形象。
然后《卫报》援引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史蒂芬妮·卡尔文的话评论,“这种‘那又怎么说主义’(What-about-ism),是专制(政府的)本能反应。这并不新奇,从冷战时期开始,苏联就开始抨击加拿大对待土著人的方式。”
卡尔文又给“那又怎么说主义”做注解称,“认清这种批判的本质同样重要——这是一种回避有意义批评的策略。在当前语境下,是新疆维吾尔人的状态。”
反复出现的“那又怎么说”
其实6月初,加拿大主流大报《全国邮报》(National Post)就使用这个词来抨击中国,为加拿大的劣迹开脱。
5月28日,加拿大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旧址地下,发现了200多具原住民儿童的遗骸,最小只有3岁。中《环球时报》英文版为此撰写评论,但《全国邮报》竟称,“中国媒体将215名孩童的坟墓当成政治宣传的契机。”
《全国邮报》报道截图
《全国邮报》表示,有些分析人士将(《环球》的)这种话术称为“那又怎么说主义”——即面对谴责,政府或个人为扭转局面,指责指控者有类似的违法行为,而忽视或否认最初的指控。该报称,这种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前苏联,当时他们面对美国的谴责和压制,经常提出美国的种族歧视和人权问题。
总部设在日本的《外交学人》(The Diplomat)杂志今年2月发表一位美国国际政治学者的文章,讨论如何“应对中国的‘那又怎么说主义’”。
文章宣称,中国指责美洲原住民受到虐待可能是虚伪的,但美国应该要承认历史错误,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作者呼吁,为了应对中国“空谈博弈式”的“那又怎么说主义”,美国要切实提高原住民的生活水平,以此证明“中方的谴责是多么空洞”。
标签 战狼- 责任编辑: 鞠峰 
-
美国新增确诊13311例、死亡366例
2021-06-25 07: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耿爽:中方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正当要求
2021-06-25 06:47 不列颠 -
中使馆:加拿大等国政治闹剧凸现其在人权问题上有三个“差”
2021-06-25 06:40 中国外交 -
中企竞标项目遭美国施压搁浅,太平洋一岛国转向澳大利亚
2021-06-24 22:50 -
欧盟:对白俄罗斯国家经济施加制裁
2021-06-24 22:24 欧洲乱局 -
澳大利亚向WTO“告中国” 外交部:中方一贯按规则办事
2021-06-24 22:09 产业万象 -
150亿欧元新太空计划官宣:中国让我反思
2021-06-24 21:44 航空航天 -
加拿大再现种族灭绝“铁证”
2021-06-24 20:48 观察者头条 -
未兑现“中国人优先”承诺,越南撤回疫苗分配方案
2021-06-24 20:26 南海局势 -
美国一高层公寓凌晨倒塌,目前伤亡不明
2021-06-24 18:53 -
阿政府将在美军撤离半年后倒台?白宫:不评论
2021-06-24 18:51 阿富汗 -
布林肯宣布美国最铁的朋友是……
2021-06-24 18:28 美国政治 -
赞比亚主持人直播中突然讨薪,电视台:喝醉了,想一夜成名
2021-06-24 18:11 -
“真正搞种族灭绝和强迫劳动的正是美国自己”
2021-06-24 16:35 中国外交 -
接种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后,逾1200名美国人出现心脏炎症
2021-06-24 16: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对4家中企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手,借口又是“强迫劳动”
2021-06-24 16:16 中美关系 -
-
-
西方称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系统性挑战”,国防部回应
2021-06-24 15:44 南海局势 -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澳大利亚
2021-06-24 15:23 双反战
相关推荐 -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34“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1“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3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