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作“病毒武汉泄漏”的美国记者,原来还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帮凶”
最后更新: 2021-05-31 11:59:07【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美国政客又炒起了新冠病毒溯源的“冷饭”。美国媒体自然也没闲着。《华尔街日报》5月23日刊登文章,援引所谓“此前未披露的美国情报报告”、匿名“官员”的消息,宣称“2019年11月武汉病毒研究所3名研究人员身体不适并接受了医学治疗”,并炒作“病毒武汉泄漏”。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已明确指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已于今年3月23日发布了相关声明,表示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未接触过2019新型冠状病毒。
《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无非是老调重弹,配合着美国政府的节奏抹黑中国。但值得注意的是,报道的联合作者中有一名叫迈克尔·戈登(Michael R. Gordon)的记者,19年前,他也曾是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帮凶”。
2002年9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还在《纽约时报》任职的戈登和他的同事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合著了一篇文章,大肆炒作伊拉克试图获得核武器,并购置用于浓缩铀离心机的铝管。
这篇报道后来被多名美国高官引用,为布什政府发动战争造势。然而,直到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国都没有找到它口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伊拉克获取的铝管也不足以造出核武器。
迈克尔·戈登 美媒视频截图
铝管——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关键支柱”
2002年9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威胁和回应:美国人说(萨达姆)侯赛因加大力度寻求原子弹部件》的文章,作者为戈登和另一名女记者米勒。
文章援引“布什政府官员”的消息,煞有介事地宣称,在萨达姆同意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十多年后,伊拉克正加紧寻求核武器,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制造原子弹的材料。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称伊拉克在“过去14个月内”试图购买数千个经过特殊设计的铝管,美国官员则认为,这些铝管旨在用于浓缩铀离心机组件,因此拦截了这些铝管的运输。还有美国情报显示,萨达姆“最近几个月多次与伊拉克顶级核科学家见面”。
文章还援引伊拉克叛逃者的话说,萨达姆加大了对新型化学武器的开发力度。并称一名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向美国官员提供了一份来自伊朗情报部门的文件,指出萨达姆已授权地区指挥官使用生化武器,以便在美国发动袭击后,镇压什叶派穆斯林可能趁机出现的抵抗运动。
总之,这篇写于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半年的文章,通篇大肆渲染萨达姆有意制造核武器,向外界传递“美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信息。
朱迪思·米勒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援引的消息源皆是匿名或是化名。而巧合的是,就在《纽约时报》刊出这篇文章当天,布什政府的高官们出现在全美各大电视台,集体炒作“伊拉克铝管”,为之后发动伊拉克战争“摇旗呐喊”。
时任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2002年9月8日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媒体见面》节目采访时,直接引用了戈登和米勒报道的内容,称伊朗寻求购买铝管制造离心机组件,而美国已经“截获”一批,“我们越来越相信,美国可能成为这些活动的目标。”
时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在当天的《星期天福克斯新闻》中说:“正如我们今天早上在报道中看到的,他(萨达姆)仍在试图获得(核武器),例如一些专门的铝管,用来开发离心机……”鲍威尔更直截了当地表示,布什政府认为,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最好办法是“政权更迭”。
鲍威尔采访实录
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同日出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时也声称,这些铝管“只适用于核武器和离心机。”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节目中称,美国不能低估伊拉克的武器活动。
尽管不少专家和机构认为,这些铝管并不足以制造离心机,例如时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2003年1月受访时就表示,伊拉克进口铝管并非用于核武,而是用于制造火箭,伊拉克离核武还远。但戈登和米勒的这篇文章,当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美国政府为发动伊拉克战争造势的帮凶。
《纽约书评》后来评论道:“在接下来几个月里,这些‘管子’成为政府发动战争的关键支柱,而《纽约时报》在使之合法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半年后的2003年3月20日,美国政府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造成成千上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美军自己也有逾4000人死亡。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米勒在战争开始前后一再炮制毫无根据、煽动性的伊拉克消息。2003年底,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由于对伊拉克开战而引出的“白宫特工门”事件,米勒拒绝透露信息来源,最终被判监禁85天。
米勒在2003年4月的报道中,仍援引“伊拉克科学家”的话称,伊拉克持有“非法武器”
戈登没有被卷入上述风波。2005年11月,米勒从《纽约时报》辞职,戈登却仍然供职该媒体,直至2017年入职《华尔街日报》。不过,他和米勒在《纽约时报》的失实报道以及引发的争议,至今在戈登的维基百科中占据很大篇幅。
值得注意的是,在米勒因“情报来源不明”陷入风波之际,2004年10月,戈登在《纽约时报》发文,批评“糟糕的情报”加大了在伊拉克作战的风险。在这篇文章中,戈登承认“有关伊拉克非常规武器储备的情报被证明是错误的”。
熟悉的剧情又来了
时间来到2021年5月,美国又炒起了新冠病毒溯源的“冷饭”,5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下令美情报部门90天内提供新冠病毒起源报告,并宣称要敦促中国参与所谓的“全面、透明、以证据为基础”的国际调查。
美国媒体也配合着打起“组合拳”。《华尔街日报》5月23日发出一篇文章,援引一份所谓“此前未披露的美国情报报告”,宣称2019年11月武汉病毒研究所3名研究人员“身体不适并接受了医学治疗”,还称该报告可能加强外界要求全面调查病毒是否在“武汉实验室泄露”的呼声。
在这篇报道的三名作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迈克尔·戈登,且就跟19年前在《纽约时报》的那篇文章一样,《华尔街日报》也是各种援引匿名“官员”的消息。
对于上述文章中所宣称的内容,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24日表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已于今年3月23日发布了相关声明。声明表示,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未接触过2019新型冠状病毒,迄今为止,该所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型冠状病毒“零感染”。
赵立坚指出,疫情和病毒早在2019年下半年多点多地出现的报道越来越多,有关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的种种疑点以及美国在全球开设200多个生物实验室的真实目的也已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不断炒作‘实验室泄漏’论,究竟是关心溯源,还是想转移视线?希望美国有关部门尽快澄清,给世界各国一个满意的交代。”
对于拜登政府“突然转向”让情报机构调查病毒起源,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27日指出,美国情报机构的任务是辨析信息的真伪,病毒溯源是一项由科学家去做的科学工作。现在美情报机构被美国政府“赋予重任”时,背后就有了一个潜台词,即新冠病毒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出来的,这就以公开的形式再现了鲍威尔的“洗衣粉”。就是以某种形式再现了小布什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给美国情报机构下的指令:给我找一份证据出来,证明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美国挑拨欧盟与中俄关系,不仅是为了孤立中俄”
2021-05-31 11:48 -
前盟友倒戈,内塔尼亚胡12年的总理生涯要到头了
2021-05-31 10:06 -
越南疫情麻烦了:新变异病毒来袭,最大城市全员测核酸
2021-05-31 10: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企员工在南苏丹遭袭遇难,我大使前往慰问
2021-05-31 07:38 -
美国新增确诊7443例、死亡157例
2021-05-31 06: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爆发了!巴西200城数万人上街,高喊“博索纳罗种族灭绝”
2021-05-30 22: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刚恢复2个月 波音787交付又停了
2021-05-30 19:07 -
加拿大卫生部:明天过期的阿斯利康疫苗,下月还能用
2021-05-30 16:54 -
加拿大种族灭绝铁证,特鲁多“心碎了”
2021-05-30 15:51 -
越南:变异毒株混合体“非常危险”
2021-05-30 15: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大会,中日就福岛核废水激烈交锋
2021-05-30 15: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乌拉圭:科兴疫苗可减少97%新冠死亡病例
2021-05-30 14: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伊核谈判进行之际,伊朗军舰驶向美国“后院”?
2021-05-30 14:29 伊朗局势 -
“世界第一”要联手“世界第二”
2021-05-30 11: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他不相信病毒来自实验室,但军情六处已在配合美国炒作
2021-05-30 10:54 不列颠 -
“英国首相秘密结婚”
2021-05-30 10:11 不列颠 -
王毅:塞尔维亚是中国在欧洲的“铁杆朋友”
2021-05-30 07:55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11951例、死亡387例
2021-05-30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冠溯源工作正遭政治毒害”
2021-05-29 23: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不要单挑中国,否则枪打出头鸟”
2021-05-29 22:57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