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在北极地区,中国和气候变化成了加拿大必须解决的问题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气候变化及中国的扩张,成了未来加拿大在北极地区必须解决的问题。”美国《国防新闻周刊》11日注意到,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加拿大国防高官接连就北极地区问题发表言论,这表明中国和气候变化问题正日益引发加拿大方面的关注。
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报道
加拿大国防部副部长托马斯(Jody Thomas)在3月10日的一场会议上警告称,中国向北极地区扩张对加拿大构成了威胁。“我们不应低估北极资源开发产生的威胁,特别是中国。”托马斯危言耸听地渲染称,“中国的胃口很大,为了养活自己会不惜一切代价。北极是仅剩的几个区域之一,我们开发它的速度必须要比中国更快。”
托马斯还对俄罗斯的北极行动表达了担忧,包括俄罗斯新建军事基地和极地破冰船。托马斯表示,若没有一定意图,俄罗斯不会投资这么多钱增强在北极的军事能力,加拿大不应该对此太过天真。
加拿大国防部副部长托马斯 图源:推特
半个月后,加拿大国防参谋部代理处长韦恩·艾尔 (Wayne Eyre)3月24日对全体加拿大军人表示,在疫情大流行的当下,气候变化和北极地区引发了外界越来越多的兴趣,这些情况都对加拿大国防能力构成挑战。艾尔称,为应对这些新的趋势,加拿大已经采购了能够在北极水域航行的新舰艇,同时加拿大也将加强和美国的合作,提高对北美地区航空航天及北极领地的监视能力。
《国防新闻周刊》认为,尽管加拿大的北极军事计划看似颇具雄心,但面对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加方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军队后勤保障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短板。比如加拿大北部地区面积超过150万平方英里(约388万平方公里),比印度面积更广,但整个地区只有不到12万人。
多伦多约克大学战略研究学教授马丁·沙德维克(Martin Shadwick)指出,后勤是阻碍加军方北极战略的主要因素,“前往那里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加拿大军队(必须)运输他们所需的一切物资。”
iPolitics评论文章:龙、熊和加拿大的北极
除了加拿大军方官员,该国对北极话题也颇感兴趣,尤其是谈到中国的时候。加媒iPolitics在3月19日发文称,加拿大发挥北极领导力的时刻已经到来。文章指出,北极日益成为地缘政治和军事演习的活跃之地,太平洋不再是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唯一的竞技场。然而,加拿大的北极政策与现实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无法遏制中国及俄罗斯的“侵略”,文章由此呼吁加拿大应该尽早采取措施维护北极主权,若联邦政府内部无法达成共识,加拿大就将失去发展北极的潜力。
不到1个月,iPolitics在本月6日再度发文,称中国在北极附近的经济活动在加拿大门口“插上了龙旗”。“龙和熊(俄罗斯)在我们的后院活跃着,美国在世界上重振自己的地位,加拿大也需要迅速采取行动维护北极利益。”
实际上,加拿大方面凭空将中国和北极主权话题进行炒作,已经对两国经济合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去年,我国山东黄金集团曾计划斥资2.074亿加元(约10.8亿元人民)收购陷入经营困境的加拿大矿业公司——特麦克资源公司(TMAC Resources Inc.),该公司拥有北极地区的金矿开采权。虽然特麦克公司股东批准了这起收购,但该案最终在12月遭加拿大政府否决。加方表示,他们担心中企借此进入北极敏感地区,可能对加拿大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此回应称,任何将正常商业合作政治化,并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政治干预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中国和加拿大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加方应该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赴加拿大投资提供公平、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去年7月,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前往北极 图源:新华网
无端揣测中国意图北极地区“做大”的国家远不止加拿大。去年10月,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托尼·拉达金(Tony Radakin)就曾暗示,中国海军有能力“通过北部海域航道直接到达北大西洋”。报道认为,他此言意在暗示“中国对英国构成战略威胁”。
近期,美国媒体又将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一场议会选举与中国联系起来。原来,在选举中成为议会最大党派的因纽特人党,反对批准澳大利亚格陵兰矿业公司(Greenland Minerals)开采当地一处大型稀土矿,而该公司最大的股东正是中企。《华尔街日报》解读称,“中国在格陵兰的野心,撞上了地方政治和美国的影响。”
报道还认为,格陵兰近年来在地缘政治中的角色越来越突出。报道称,美国、中国、欧盟近年都在格陵兰争夺影响力,该地区因为气候变化正在经历转型。气候变化、冰川融化,让北冰洋出现新航道以及资源采集的可能性。
其实在北极地区事务问题上,我国的态度始终明确。2019年5月,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国一贯秉持开放、合作、共贏的态度参与北极事务。在北极问题上,中方坚持科研主导,主张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依法治理和国际合作。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 中国愿与相关各方一道,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缅甸局势:82名示威者、18名缅军身亡
2021-04-12 13:19 缅甸局势 -
美联储主席:美国经济正处于“拐点”,但…
2021-04-12 13:08 美国经济 -
启用新离心机第二天,伊朗称核设施遭“核恐怖主义”袭击
2021-04-12 10:33 伊朗局势 -
他又提台湾,“套路”依旧
2021-04-12 10:04 中美关系 -
埃及火车相撞事故调查结果:多名相关人员吸毒
2021-04-12 06:56 -
美国新增确诊47784例、死亡344例
2021-04-12 06:44 美国一梦 -
“白命亦贵”来了!全美警方严阵以待
2021-04-11 23:05 美国一梦 -
“乌克兰有权向美国索赔”
2021-04-11 21:28 -
正为美国备战奥运,却遭辱骂“中国人滚回去”
2021-04-11 21:02 美国一梦 -
瑞典政客发涉华错误言论,中方驳斥
2021-04-11 18:44 中国外交 -
她在白人社区买豪宅 美网友不淡定了
2021-04-11 18:44 美国一梦 -
特朗普:我将帮助共和党赢下2022年国会选举
2021-04-11 16:01 特朗普 -
-
超一百万Clubhouse用户隐私数据泄露
2021-04-11 14:51 -
德国研究:日本核污水57天将污染半个太平洋
2021-04-11 14:12 福岛核泄漏 -
专家:菲亲美军方“带节奏”致牛轭礁事件发酵
2021-04-11 14:01 南海局势 -
伊核首周会谈“几乎没有成果”,伊朗启动新型离心机
2021-04-11 13:43 伊朗局势 -
科摩罗总统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2021-04-11 11: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埃尔多安: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2021-04-11 10:44 乌克兰之殇 -
崔天凯:中美关系正面临关键选择,更应继承发扬乒乓外交精神
2021-04-11 10:10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