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内6名亚裔女性遭袭,美华裔女记者竟称:警惕中国“政治宣传”
最后更新: 2021-03-17 18:35:56(观察者网 讯)疫情笼罩中的美国,和确诊数字同步激增的,是反亚裔情绪和针对亚裔的暴力犯罪:84岁亚裔老人被恶意推倒,一天内6名亚裔女性遇袭...但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媒体人之中似乎出现一种奇怪的论调。
当地时间3月16日,“德国之声”美籍华裔女记者陈嘉韵(Melissa Chan)在推特上转发了12日《外交政策》(Foregn Policy)的一篇有关亚裔遭袭的文章并“异想天开”地说,除了要谴责针对亚裔的歧视外,还要“警惕”中国借此进行“政治宣传”。
就在陈嘉韵转发前,佐治亚州发生连环枪击案,8人死亡,6人为亚裔女性。“亚裔的命也是命”(Asian Lives Matter)的标签,冲上推特热搜。亚裔的生存环境,再次在美国引起热议。如此奇怪的言论,自然引起推特用户的不满,有人直言陈嘉韵“完全歪曲事实”,“一定是个很坏的人”。
陈嘉韵声称,除了要谴责反亚洲袭击,还要“警惕”中国借此进行“政治宣传”
“你完全歪曲了事实”
让陈嘉韵引起“共鸣”,并转发的亚裔遭袭的文章本身,论调就已经非常奇怪,虽然一边打着要谴责美国社会中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另一方面却声称:“中国打算重塑世界以服务于自己的利益,这往往是以牺牲美国人珍视的价值观——如尊重经济公平、民主、人权和法治为代价。”
这篇观点文章发表于3月12日,作者之一是美国知名商业战略顾问公司奥尔布莱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分析师卡洛琳·张(Caroline Chang),剩下两人安卡·李(Anka Lee)和乔娜·大田垣(Johna Ohtagaki)都是民主党旗下杜鲁门国家安全项目组织的研究员。这三人都是亚裔。
《外交政策》的观点文章:反亚洲袭击,正“损害”美国
陈嘉韵本身也是一名华裔记者,曾为包括《卫报》、《华盛顿邮报》、《政客》和《外交政策》等媒体工作,现为“德国之声”亚洲新闻的记者。
陈嘉韵 资料图
文中举例说,中国的官方媒体已经利用美国国内针对亚裔美国人仇恨犯罪不断增加的机会,来评论美国这个“在海外影响力不断下降、难以驾驭的社会”。
文章还援引了一名中国外交政策专家的话说:“种族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导致了不稳定和对抗,这不仅会降低本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还会影响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而世界各大新闻平台上有关亚裔遭袭的新闻,损害美国影响力的同时,也验证了中国“地缘政治叙事”。
作者因此渲染称,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美国最紧迫的国内外政策重点之一,就是有效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侵略性”。美国领导人必须制定一个“协调、强硬和全面”的对华战略,来证明美国能为世界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平等和充满希望”的愿景。
最后,作者又“找补”说,民主和共和两党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反对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否则美国的计划不会凑效。
如此一篇充斥着意识形态的文章,却赢得了陈嘉韵的“共鸣”。她16日转发时评论称:“必读。除了谴责反亚裔袭击外,这些国安专家还指出,种族主义是中国的‘政治宣传金牌’,中国还试图‘将自己描绘成全球华裔侨民的领头人’。”
她接着写道:“这篇文章让我产生了‘共鸣’。亚裔美国作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承认他们的物化:一是种族主义者的反亚裔仇恨,认为他们不那么人性化,二是中国方面把华人当作政治筹码。任何认为我们应该只关注其中一项而不关注另一项的人,似乎都不明白双管齐下是可能的。”
自然,这番评论引起推特用户们的反感,最多赞的一条推特批评陈嘉韵说:“你没有直接谴责对中国人或亚洲人的攻击,而是完全扭曲了事实,说所有这些对亚洲社区的损害和风险能成为中国的宣传。你一定是个很坏的人。”
有人@了陈嘉韵工作的“德国之声”:“雇佣陈嘉韵这样推进反亚裔议程的宣传人员之前,你最好三思而后行。还需要流多少血,才能阻止极端分子传播更多仇恨?”
“恭喜你找到了一个新办法,把这(亚裔歧视)转化成‘中国的错’。”
实际上,类似将美国国内歧视转嫁到中国头上的操作,近期并不少见。近期,美国Axios新闻网的中国报道记者,曾担任《外交政策》编辑的贝瑟尼·艾伦-伊波拉希米安(Bethany Allen-Ebrahimian),也惹出过一些争议。
她在一篇题为《针对亚裔美国人的种族主义攻击历史悠久》的报道中给“针对亚裔的暴力犯罪”寻找原因:“去年,针对亚裔美国人的袭击增多,似乎主要与新冠疫情有关。但是,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以及对中国在美国境内间谍活动的日益担忧,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随后,她还和推特用户就此展开争论。有人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她的伪装,“Axios记者贝瑟尼积极鼓励对美国亚裔老年人的攻击,暗示他们与中国间谍有关。她正在渲染恐惧,危及亚裔老爷爷和老奶奶!她必须对此负责!”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美墨边境出现20年来规模最大非法移民潮
2021-03-17 18:34 美国政治 -
乌克兰防长史上首次访日,想让日本在克里米亚掺一脚
2021-03-17 17:48 乌克兰之殇 -
警惕!“毒奶茶”从香港流向缅甸
2021-03-17 17:25 -
美国成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为啥?
2021-03-17 17:18 -
马朝旭副外长同美国总统伊朗事务特使就伊核问题通电话
2021-03-17 16:12 伊朗局势 -
美媒挑拨:拜登对华战略还有个“漏洞”
2021-03-17 16:08 中美关系 -
“移民潮将会摧毁美国”
2021-03-17 16:05 特朗普 -
接种中国疫苗来华可享签证便利,外媒又阴阳怪气
2021-03-17 14:29 外媒看中国 -
妄图“报复”,美国制裁24名中方官员
2021-03-17 14:20 中美关系 -
围绕议员访台,我使馆与法方交锋
2021-03-17 14:11 台湾 -
“乌克兰国有化马达西奇,就是为了讨好美国”
2021-03-17 14:07 -
拜登澄清:我可没说要当“好人”
2021-03-17 13:44 美国政治 -
“若推特屡教不改,一个月内封”
2021-03-17 13:25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每年花10亿补贴“清洁煤”,结果废气更多了…
2021-03-17 12:01 -
“冷战后最大的外交政策更新”,英国提了中国27次
2021-03-17 11:55 不列颠 -
“打脸”特朗普,美情报机构最新报告:中国没有干预大选
2021-03-17 10:25 中美关系 -
联合国秘书长:期待中美高层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2021-03-17 10:21 中美关系 -
-
港媒称在缅国企准备撤离部分员工
2021-03-17 09:10 缅甸局势 -
美国亚特兰大两家按摩店发生枪击案,4名亚裔女死亡
2021-03-17 08:51 美国枪击案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46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