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英驻华大使发文,胡锡进、《中国日报》记者接招
最后更新: 2021-03-02 23:03:33(观察者网 讯)“吴若兰大使对新闻自由的阐述过于简单,掩盖甚至扭曲了媒体与现实的真实关系。”
3月2日,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于英国驻华使馆公众号发表一篇名为“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的文章,称外国媒体在中国正在被“歪曲报道”,并提及《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曾呼吁“广开言路”。2日下午,胡锡进接招吴若兰,在微博上发文回应。
与此同时,吴若兰还在文中表示《中国日报》近日形容外国媒体为“憎恨中国者”。但当日下午,发布相关报道的记者便在推特上回应,他们的报道被再一次的“错误引用”。
英国驻华使馆公众号截图
“中西媒体谁尽责更好一些,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文章中,吴若兰声称中国官方媒体越来越多的发布“攻击外国记者的报道”,并提及《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曾在微博上写道:中国还是应多放开言路,鼓励、宽容建设性批评。
2日下午,胡锡进“接招”吴若兰,发文表示:中西媒体不应进行技术层面的简单对比,要比的话,应该对比双方媒体对各自社会前进所提供的建设性。
胡锡进认为,中西媒体谁尽责更好一些,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 图片源自中新网
吴若兰大使认为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媒体发挥的作用“有限”。但胡锡进认为,中国媒体对疫情的报道不像英美媒体那样铺天盖地,但那些报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包括互联网的参与,都对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调整,并且快速形成坚决的抗疫路线贡献了合力的一部分。而英美虽然“报道很多,一些话说得也很重”,但起到实际作用了吗?
胡锡进表示,特朗普一路都在蔑视媒体的批评,哪里存在实际而有效的舆论监督?结果是,美国和英国的抗疫都一塌糊涂,中国则迅速形成抗疫的决定性成果,中西哪一边更重视也更尊重舆论的呼声呢?哪一边的实际政策与舆论的意愿更有一致性呢?
胡锡进指出,西方驻华记整体上没有为沟通中西扮演积极的角色,无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他们为中西之间认知鸿沟的加深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这些驻华记者身在中国,这里有很多事情与他们的价值观不一样,但是他们可以也应该感受到中国现实的复杂性,他们完全可以了解到中国以及中共都远不是西方贴的标签那样简单。中国有自己内在的逻辑,而且不管西方喜不喜欢,这个逻辑支持了中国的发展和前进,因此对它进行粗暴的根本性抹黑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甚至是荒谬的。”
然而,西方驻华记者“有意无意地支持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不断加剧的标签化认知”。胡锡进认为,这些西方驻华记者“表现出了集体的怯懦,不敢向西方阐释复杂中国的真相”。不排除西方驻华记者其中有一些人的确对中国怀有恶意,站在了西方对中国近年发展羡慕嫉妒恨乃至敌意的前沿位置。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整体报道无疑形成了宏观偏颇甚至虚假,推动形成了中国是西方面对的“第二个苏联”这一巨大的谎言。
但是,这一切“这不全是驻华记者的错,他们只是西方对华舆论的前沿触角。”胡锡进表示,西方驻华记者本应为打破对中国的标签化认识有所作为,他们没能那样做,除了有他们个人的原因外,恰恰说明了西方的新闻自由是有政治限定的,那些驻华记者跳不出西方政治给他们画的边界。
最后,胡锡进总结道:西方的舆论体系是在西方政治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们与西方政治体制可以说是量体裁衣的关系。所有现代媒体工具都是西方发明的,中国引进了它们,但注定会对它们的功能进行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只能在西方的各种指责声中不断摸索前行,这是相当不易的过程。而这种不易也是中国探索国家道路殊为不易的缩影。中国有自己的骄傲,我们共同创造了这个大国从落后快速走向繁荣的奇迹。我们一直带着谦虚的目光观察外部世界,今后也是一样。但我觉得西方不以中国应当遵循的榜样自居,这是他们应有的自重。
憎恨中国者?又一次的“错误引用”
值得一提的是,吴若兰还在报道中提到,《中国日报》最近将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外国媒体形容为“憎恨中国者”。
2日晚,《中国日报》的许记者(音,Xu)于推特上回应表示,吴若兰所引用的报道出自她和她的同事在1月10日制作的一档视频节目,而她“没有打算给所有英国媒体都贴上憎恨中国的标签”。
图源推特
《中国日报》的视频记者兼该视频节目的导演孟哲通过推特表示,他们的话又一次被“错误引用”。他们在视频中的原话是“在这次新疆之行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来证明那些憎恨中国者所说的是正确的”。
图源推特
记者孟哲所提的这期视频中,BBC惨遭打脸。通过实地探访,《中国日报》发现BBC去年12月发布的有关“新疆库车地区”的新闻没有一处符合事实。BBC通过剪辑和嫁接方式,宣称中国政府“阻碍拍摄”,制造了新疆工厂内存在所谓“强制劳动”的“假新闻”。
例如,BBC的视频中有一名男子遮盖了他们的镜头,还拍摄到了警察“盘查”和车辆跟踪的画面,暗示有来自政府的人员阻碍拍摄。
BBC视频中,一名男子“阻碍拍摄”
然而,《中国日报》拿到采访当天的警方执法记录仪发现,BBC视频画面中压抑昏暗的警察“盘查”一幕,实际与现实截然不同:当天天气晴朗,苏德沃斯与警察的交流和善,他甚至主动与警察握手打招呼,并说很高兴再次看到你们。
左图为警方执法记录仪中,苏德沃斯与警察和善握手交流,右图为BBC视频中,苏德沃斯与警方交流画面
与此同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在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有关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评论中国媒体环境的相关问题。
汪文斌表示,关于吴若兰大使的文章,建议向她本人来了解和询问。看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看其报道是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客观公正。至于个别英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中没有秉持公正立场、以意识形态划线、编造假新闻,事实是十分清楚的。
汪文斌指出,中方一直对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外国记者来华报道持开放和欢迎态度,为其在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中方反对的是意识形态偏见,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和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汪文斌强调,中国政府鼓励媒体依法进行舆论监督,保障新闻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新闻出版单位的知识产权等内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英国驻华大使- 责任编辑: 邢晓楠 
-
戈尔巴乔夫90大寿,拜登:感谢您,世界已经变得更安全
2021-03-02 23:00 俄罗斯与世界 -
“只有我们和中国实现了!”
2021-03-02 22:39 宏观经济 -
“中国VS美国,4张图告诉你,谁才是真朋友”
2021-03-02 22: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不少州财政增收,拜登的1.9万亿美元该怎么分?
2021-03-02 22:03 美国一梦 -
汪文斌:所谓“维族维权者”,实质上是“东突”分子
2021-03-02 21:01 -
印度部长发声:自己人犯了错,和中国无关
2021-03-02 20:04 印度惊奇 -
官方通报:5人获救5人失踪
2021-03-02 19:56 安全生产 -
世卫专家来华都要隔离14天,外媒记者有何特权?
2021-03-02 19:20 观察者头条 -
外交部:中方决定向联合国维和人员捐赠疫苗
2021-03-02 18: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美军基地遭导弹袭击画面首曝光
2021-03-02 17:07 伊朗局势 -
纽约发现变异病毒,美疾控主任:可能让防疫成果全白费
2021-03-02 16: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委员会交756页报告建议对中国芯片技术“卡脖子”
2021-03-02 16:07 中美关系 -
“若不维系好对华关系,对我国绝对是个损失”
2021-03-02 15:51 -
中国船只东海倾覆,日本前往救援
2021-03-02 15:35 日本 -
CCG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留学目的地国已更加多元化
2021-03-02 15:16 留学潮 -
和邻居分享疫苗吗?白宫:不给!
2021-03-02 15: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冷库故障,日本超1000剂疫苗报废
2021-03-02 14:01 日本 -
澳大利亚又搞事:十年来首次向香港人发庇护签证
2021-03-02 13:46 -
拜登犯难:保护花花草草,还是“摆脱中国依赖”?
2021-03-02 11:35 美国经济
相关推荐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8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0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8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