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两周末爆发抗议,俄罗斯点名美国务卿:粗暴干涉内政
-
郭涵。
【文/观察者网 郭涵】当地时间1月31日,俄罗斯多地连续第二个周末爆发非法抗议,要求释放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部分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冲突,约150人在莫斯科被捕。
可多家美媒却共同渲染称,当天俄罗斯全国“破纪录”地至少5000人被捕,其中莫斯科就占了1600人以上。这与俄罗斯政府的统计相比明显夸张,俄方强调,抗议人群规模较前一周出现下降。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继续煽风点火,谴责俄政府“对和平抗议者使用强硬战术”,呼吁释放被捕人士。俄外交部警告,西方社交平台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纵容假消息传播、煽动非法抗议,并点名布林肯“粗暴干涉俄罗斯内政”、“支持违法行为”。
莫斯科警方31日逮捕参与非法抗议的人员 图自:俄罗斯卫星社
综合塔斯社、美联社,俄罗斯内政部透露,莫斯科31日有包括记者在内的近2000人参与非法抗议,该数字较前一周(23日)少了一半。当天约150人被捕。
除了新冠疫情下禁止集会,俄内政部此前也警告民众不要参与未经批准的大规模示威,否则最高可面临8年刑期。但纳瓦利内的团队依然利用社交媒体,宣称当天在俄罗斯120个城市同时煽动抗议。
在莫斯科,抗议者原本打算向卢比扬卡广场(俄联邦安全局总部地址)进发,但在警方提前设立封锁线、限制交通与关闭地铁站等措施下作罢。随后,约600人的游行队伍穿越多个街区,试图接近关押纳瓦利内的监狱。期间,有抗议者向警察投掷雪球、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数十人被逮捕。
参加抗议的俄罗斯示威者 图自:社交媒体
俄内政部表示,在其他执法部门配合下,警方确保维护了公共秩序。当晚地铁站陆续恢复运营。莫斯科市公共观察委员会透露,约150人在非法抗议活动中被捕。
俄罗斯联邦社会院秘书长瓦列里·法德耶夫表示,当天的非法抗议与捍卫权利、争取更好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抗议者扬言冲击卢比扬卡广场、旧广场街(俄总统办公厅地址)的号召,是“明显挑衅”。
一名示威者掏出棍棒上前挑衅,当即被制服 视频截图
这是俄罗斯连续第二个周末出现大规模抗议。CNN等多家美媒援引一家“独立观察组织”OVD-Info宣称,1月23日的抗议共超过4000人被捕。而31日的被捕者超过5100人,“打破自2011年以来的纪录”。
但是该组织关于莫斯科“至少1600人被捕”的说法,较俄政府的统计明显夸张。“今日俄罗斯”提到,其他城市当天也有数千人参与街头抗议,许多地方报告的规模较前一周减少,且绝大部分活动是和平的,只有少数地区发生冲突。
比如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在23日的抗议活动中曾多次传出严重暴力。俄罗斯记者协会称,31日有60名记者被逮捕,其中8人在圣彼得堡。
社交媒体视频拍到,俄内务部特警部队(OMON)在该市中心用盾牌抵挡冲击;有示威者对一名落单的防暴警察拳打脚踢,附近还有“记者”跟拍。当地媒体稍后称袭击者已被逮捕。
出现在抗议现场的“黄背心”记者,有的被警方逮捕 视频截图
在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有说法称至少5000人在零下20度的气温中参加抗议。但《莫斯科生意人日报》前线记者认为实际只有2000人,当地政府的统计则是1300人。
俄罗斯网民分析,实际参加抗议的人数远低于西方媒体渲染
此前声称中毒、在德国接受近半年治疗的纳瓦利内,于上月17日返回莫斯科,因多次违反涉诈骗罪的保释规定立即被捕,面临实际执行3年半的刑期。美国、欧盟一批政客官员随即向俄罗斯施压,要求放人。
刚上任不到两周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1日在推特上谴责俄政府“连续第二周对和平抗议者与记者使用强硬战术”,呼吁释放包括纳瓦利内在内的被捕人士。
布林肯上周就对抗议煽风点火,称对纳瓦利内的遭遇“深表担忧”。他还说,拜登政府正“全面评估”俄罗斯政府的一系列行动,包括所谓“投毒”暗杀纳瓦利内、对美国公司发动黑客攻击、悬赏驻阿富汗美军士兵等指控。
而纳瓦利内成立、被俄罗斯政府列为外国代理人机构的“反腐基金会”也一唱一和,呼吁白宫制裁35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盟友”。2月2日纳瓦利内出庭当天,他的支持者计划继续发动抗议。
俄罗斯外交部强硬反击,批评布林肯的言论“粗暴干涉俄罗斯内政”、“支持违法行为”,并警告西方互联网社交平台在华盛顿操控下,纵容关于非法游行的假消息传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郭涵 
-
缅甸多地断网断信号,军方控制多个省邦议会
2021-02-01 13:08 缅甸局势 -
遭散户“暴击”,梅尔文资本1月巨亏53%
2021-02-01 11:19 股市 -
-
昂山被扣押后,军方宣布为期一年紧急状态
2021-02-01 10:39 缅甸局势 -
澳大利亚喊话缅甸军方:立即放人
2021-02-01 10:37 缅甸局势 -
各州疫苗分配不均,美国兴起“疫苗旅游”
2021-02-01 10:32 美国一梦 -
日本用法律制度保障科技创新,值得借鉴也有教训
2021-02-01 08:44 日本 -
昂山素季等多人被军方扣押
2021-02-01 07:40 缅甸局势 -
美国新增11.4万例确诊、2029例死亡
2021-02-01 06:41 美国一梦 -
不敌中企,松下砍掉光伏电池板生产业务
2021-01-31 23:09 日本 -
世卫:呼吁英国人“等一等”
2021-01-31 22:17 -
“真希望没赶上那班飞机,留在武汉”
2021-01-31 21: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空军派专机接收中国新冠疫苗
2021-01-31 19: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大利亚也要搞“湄公河行动”,因为中国?
2021-01-31 17:18 -
“《纽约时报》患上中国综合征”
2021-01-31 16:24 外媒看中国 -
又来这套!英国盯上中国学者
2021-01-31 16:24 不列颠 -
“为了疫苗,欧盟四面树敌”
2021-01-31 16:03 欧洲乱局 -
阮富仲第三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
2021-01-31 15:29 -
“今天,我和夫人将结束任期,离开英国”
2021-01-31 15:03 中国外交 -
相关推荐 -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