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网民担忧:拜登就职典礼,会不会又成超级传播事件?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1月20日上午,拜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举行了就职典礼,正式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受国会骚乱及新冠疫情影响,这场不同寻常就职典礼不仅重兵把守,受邀出席人数较以往也大幅减少。
但一些细心的美国网民还是注意到,虽然拜登本人从大选至今一直在强调防疫措施,典礼现场也要求出席者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但部分出席人员并没有严格照做。他们时常以握手或拥抱的方式来个亲密接触,还有个别人偶尔会把鼻子给露出来。
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也指出,尽管到场的宾客们基本都佩戴口罩出席,但他们相互拥抱或近距离交谈的频率很高。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指导意见,非同住一户的人在公共场所应保持至少6英尺(约1.83米)的社交距离,而不少出席人员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
明尼苏达州参议员克罗布查与拜登
米歇尔·奥巴马拥抱拜登的家人,图自:澎湃影像(上同)
这种情况让一些拜登的支持者也感到担忧,拜登就职让他们感到高兴,但现场没能保持社交距离又让他们感到担忧。《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卡尔·季默(Carl Zimmer)在观看就职典礼时就发推吐槽:“现在就职典礼上没表现出多少社交距离啊。”
有网民指出,这种忽视防疫规定的做法存在不小的隐患,完全可能引起大范围的传播:“我真希望所有走上演讲台的来宾都接受过严格的检测,否则这将可能演变成一次超级传播事件。”
还有人注意到,有些来宾虽然戴了口罩,但他们脸上的口罩并没有把口鼻完全遮住。如作为嘉宾出席的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不止一次把鼻子露了出来。
但大部分的拜登支持者并不在乎这个问题,他们在推特上盛赞防疫措施“得到充分尊重”,宣称拜登的就职典礼做了个“好榜样”。此类声援拜登的声音在推特上明显占据上风,远多于提出质疑的人。
不过很多美媒和美国网民发现,现场还是存在非常注重防疫措施的模范例子,如佛蒙特州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可能就是现场最注重社交距离的出席者之一。他好好地戴着口罩,一个人坐在一把远离人群的椅子上观看就职典礼。
以上图自推特
向来偏袒特朗普和保守派的福克斯新闻,自然是没有放过这些细节。福克斯新闻发布了一篇简短的报道强调,包括拜登夫妇在内的与会者基本都戴着口罩,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未能严格遵守社交距离,“社交距离规范在就职典礼上被藐视”。
福克斯新闻还列举了去年9月特朗普在白宫玫瑰花园召开发布会,提名巴雷特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例子来比较。当时包括特朗普在内,大部分出席者没有佩戴口罩,也都没有保持社交距离。那次发布会结束之后,特朗普等多人确诊感染新冠。
不过报道也提到,拜登和哈里斯两人已经接种过了疫苗,拜登完成了两剂新冠疫苗接种,哈里斯则已接种过第一剂疫苗。
福克斯新闻:“拜登就职典礼上,社交距离规范被藐视”
但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即使与会者大都接受过检测或接种过疫苗,可他们在就职典礼上的表现终究有违社交距离限制。有部分拜登盟友去年一直批评特朗普的集会活动“加快病毒传播”,如今他们自己又在典礼上不严格遵守规定,这将向美国公众传达一种“复杂的信息”。
与拜登等人在就职典礼现场表现不同,新政府一上台就开始加强“口罩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拜登首先处理“百日口罩挑战”,颁布行政命令指示各机构采取行动,要求美国民众在联邦办公大楼、联邦设施等场合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预计拜登还将敦促各州政府采取措施,指示民众佩戴口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我来抗议了,其他人呢?”
2021-01-21 10:26 特朗普 -
多国祝贺,欧盟高官笑称:美国回来了
2021-01-21 10:22 美国政治 -
拜登:特朗普给我留了信,写得“挺大方”
2021-01-21 09:42 美国政治 -
一进椭圆办公室,签17项法令,拆特朗普的台
2021-01-21 09:09 美国政治 -
-
中国科兴新冠疫苗在智利获紧急使用许可
2021-01-21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方重申钓鱼岛问题原则立场,向日方表达关切
2021-01-21 07:58 中日关系 -
美国新增确诊17.1万例、死亡3770例:累计死亡破40万
2021-01-21 07:16 美国一梦 -
拜登、哈里斯就任美国总统、副总统
2021-01-21 06:52 美国大选2020 -
中方宣布制裁蓬佩奥等28人
2021-01-21 06:44 中美关系 -
“中国回来了!数字不会说谎”
2021-01-20 23:02 中国经济 -
力挺特朗普,他枕头卖不出去了
2021-01-20 22:56 美国一梦 -
-
第一天,他要签17道行政令
2021-01-20 22:46 美国政治 -
提名听证会上,拜登内阁争相提中国
2021-01-20 21:29 中美关系 -
“从明天开始,裁谈会不应再有这样的噪音”
2021-01-20 20:58 -
特蕾莎·梅:拜登的到来是英国“黄金时机”
2021-01-20 20:48 不列颠 -
伊朗用制裁为他们“送行”
2021-01-20 20:20 伊朗局势 -
埃及与卡塔尔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2021-01-20 19:49 -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6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8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