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参议院弹劾特朗普第一天:鏖战13小时,民主党修正案全部被否
最后更新: 2020-01-23 16:33:00【文/观察者网 白紫文】美国东部时间22日凌晨1:50分左右,美国参议院以共和党53票赞成、民主党47票否定的结果通过了参议院多数党(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提出的原始弹劾草案,宣告特朗普弹劾案在参议院第一天进程的结束。
在鏖战了近13个小时、不断循环重复“提议、辩论、投票”的流程之后,民主党提出的总共11个弹劾规则修正案,全部被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否决。
其中10个修正案,都以共和党53票否定、民主党47票(包括两名无党籍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和安格斯·金)赞成的投票结果被否决,只有1个修正案的投票结果是52票否定对48票赞成。参议院53名共和党议员在对这11个弹劾规则修正案的表决中展现出相当一致的“党派立场”。
参议院弹劾案第一天的审理片段 视频编辑/郑冰颢尽管耗时如此之久,但是参议院第一天的审理并不触及“特朗普是否违反了法律”“特朗普是否应该被赶出白宫”等实质性问题,仅仅是争论弹劾的程序。
最终,“麦康奈尔方案”被参议院投票通过,意味着民主党打了近13个小时的口水战,也没有对共和党拟定的参议院弹劾规则做出任何改变。
漫不经心的议员们
弹劾案在参议院第一天的审理于美国东部时间21日下午1点正式开始,审理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主持。
参议院弹劾案第一天审理现场,众议院“管理人”团队在左,特朗普律师团队在右 图自 CNN直播截图
对峙的双方分别是,担任“检方”、负责指控特朗普的众议院“管理人”团队,以及担任“辩方”、负责捍卫特朗普的白宫律师团队。两党总共100名参议员则担任“陪审员”的角色。
不过对于参议员们来说,“控辩”双方在台上激烈的争论似乎没什么吸引力。反复循环的“民主党提修正案、两方辩论修正案、对修正案投票”的流程也很快耗光了参议员们的耐心。审理进行到下午5:30左右,很多参议员已经开始露出疲态,并频频走神。大多数参议员就像是“被一场无比冗长的讲座折磨着的学生”。
CNN的实时报道挑出了几个比较显眼的例子:
共和党议员丹·沙利文(Dan Sullivan)毫不遮掩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民主党克尔斯滕·吉利布兰德(Kirsten Gillibrand)和共和党吉姆·里施 (Jim Risch)审理的某一时刻都已经“垂下了眼帘”。
共和党汤姆·科顿(Tom Cotton)听着听着就开始心不在焉,“咔哒咔哒”地摁着圆珠笔,直到同党的乔尼·恩斯特(Joni Ernst)“回头瞪了他一眼”才停下;共和党的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和本·萨斯(Ben Sasse)在窃窃私语,两人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引得斯科特暗暗发笑;民主党艾米·克洛布查(Amy Klobuchar)则在嚼着口香糖。
当民主党提出第六个修正案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11点多了。
而之前一次次“毫无悬念”的投票结果,令CNN直播评论员此时也忍不住吐槽说,“额……又到了这熟悉的时刻。天哪,已经一整天了!”
“麦康奈尔方案”与修正案提出流程
对于麦康奈尔提出的弹劾规则草案,众议院“管理人”团与白宫律师团的冲突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允许在两方进行开案陈述之前传唤新的证人和调取新的证据。参议院少数党(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为此准备了“一系列修正案”,要求在弹劾案进入“开案陈述”程序前引入新证人和新证据。
根据麦康奈尔当天正式提交的规则草案,弹劾案审理主要包括开案陈述、交叉提问、参议院就是否传唤更多证人或检视更多证据进行投票表决等阶段。
草案规定,在22日开始的开案陈述中,作为控方的众议院民主党“管理人”和作为辩方的特朗普律师团队将各有最多24小时陈述时间,限在3个审理日内使用完毕。双方陈述后,参议员作为陪审员,可对控辩双方进行交叉提问,提问总时长不超过16小时,但没有限定天数。
草案还规定,在提问阶段结束后,控辩双方将各有两小时陈述时间。之后,参议院将就是否准许控辩双方各自传唤更多证人或检视更多证据进行讨论和表决,然后依照弹劾案审理规则处理其他动议。在各项讨论结束后,参议院应就众议院呈交的两项弹劾条款分别进行投票。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宣读弹劾案规则草案 图自 CNN直播截图
而第一天审理的基本流程如下:
1)由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介绍并宣读共和党的弹劾案审理规则草案(民主党称之为“麦康奈尔方案”);
2)众议院“管理人”团及白宫辩护团各有一个小时发表对草案的看法(双方都可以随时停止陈述);
3)对草案提出修正案;
4)宣读修正案;
5)众议院“管理人”团及白宫辩护团各有一个小时发表对修正案的看法(双方都可以随时停止陈述);
6)参议院对提出的修正案进行投票。
7)参议院对最终确定的弹劾方案进行投票。
其中,对草案的修改过程将一直重复,直到舒默不再提出修正案为止。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提出第一修正案 图自 CNN直播截图
也就是说,第一天的议程会持续到多晚,就取决于舒默计划提出多少修正案。
民主党要“修正”些什么?
舒默的修正案一开始聚焦于要求调取相关部门的文件以及要求特朗普身边官员出庭作证等比较具体的事项,不过在这些具体要求被一一否决后,民主党开始试图更改审理规则,最后甚至提出授予主持弹劾的大法官直接传证人证据、而无需经过参议院投票同意的权利。
按照提出的顺序,民主党提出的11个修正案分别为:
第一修正案,要求调取白宫文件;
第二修正案,要求调取国务院文件;
第三修正案,要求调取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文件;
第四修正案,要求米克·马尔瓦尼(Mick Mulvaney)出庭作证,马尔瓦尼是OMB主任以及代理白宫办公室主任;
第五修正案,要求调取国防部文件;
第六修正案,要求罗伯特·布莱尔(Robert Blair)和迈克尔·达菲(Michael Duffey)出庭作证,罗伯特·布莱尔是马尔瓦尼的高级助手,迈克尔·达菲是OMB负责国家安全计划的副主任,两人都是特朗普的高级助手;
第七修正案,有关所谓“信息共享”,要求双方必须向对方提供通过“正式授权的渠道”收集到的任何证据,舒默的办公室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有选择地接纳证据,并正确处理机密和机密材料;
第八修正案,要求要求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出庭作证,博尔顿是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第九修正案,要求对任何传唤证人、引入证据文件的动议都直接进行参议院投票,而在麦康奈尔拟定的规则中,对传唤证人、引入证据文件进行实质表决前,必须先通过一项程序表决;
第十修正案,要求修改分配给书面动议和答复的时间;
第十一修正案,要求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有权传唤证人和引入证据文件而不需要经过参议院投票。
11个修正案中,只有第十修正案,被参议院以52票否定、47票赞成的结果否决掉,也是11个修正案中唯一没有完全被“党派立场”否决的修正案。缅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在这一修正案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
对于党派立场如此鲜明的表决结果,CNN直播的嘉宾表示,舒默和麦康奈尔之间完全没有任何“沟通”与“合作”。
最终,麦康奈尔提出的原始方案被参议院通过,表示只有在控辩双方进行完开案陈述之后,参议院才会考虑传唤证人和调取证据。
而据CNN 22日报道,唯一对修正案投过赞成票的共和党议员苏珊·柯林斯声明,她“或许会赞同传唤新证人,不过也必须是在两方做完开案陈述之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出口连续13个月萎缩,日本经济疲态将继续?
2020-01-23 15:41 日本产经 -
安倍晋三发表春节贺词
2020-01-23 15:13 日本首相 -
马克龙在耶路撒冷怒斥以色列警察,这一幕似曾相识
2020-01-23 11:51 法国见闻 -
弹劾案第二天,他狂发推142条,最快每条88秒
2020-01-23 11:43 特朗普 -
WHO推迟决定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01-23 11:38 医学 -
有人晒朋友圈吃退烧药混入法国,驻法使馆回应
2020-01-23 10:17 观察者头条 -
孟晚舟引渡听证会第三日,检方劝诱加拿大法官“无需捍卫主权”
2020-01-23 09:07 华为 -
墨西哥出现首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
2020-01-23 08:08 医学 -
特朗普劝她:美国很好,去关注别的国家吧!
2020-01-22 22:45 观网看片 -
美枪支暴力主驱动力:警民不信任
2020-01-22 21:39 美国一梦 -
沙特王储“黑了”亚马逊老板的手机?
2020-01-22 21:10 -
美国已有6600人死于当季流感,感染人数超千万
2020-01-22 20:37 美国医疗改革 -
美国华盛顿州出现首个新型肺炎病例,州长表态
2020-01-22 16:47 医学 -
泰国确诊4例,3例为中国籍
2020-01-22 13:42 -
俄新政府就位,防长、外长留任
2020-01-22 11:56 俄罗斯之声 -
朝鲜官员威胁重启核试验:没必要单方面遵守承诺
2020-01-22 11:55 朝鲜现状 -
新加坡7例疑似病例检测全呈阴性
2020-01-22 09:51 医学 -
美国确诊首例:患者由武汉乘机返美
2020-01-22 07:13 医学 -
本届达沃斯富豪最大烦恼:钱投哪儿?
2020-01-21 22:35 达沃斯论坛 -
通贝里:光种树是不够的
2020-01-21 21:44 达沃斯论坛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