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体》重要情节被验证?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电磁波动态传播
小说《三体》中,主人公意外掌握了一种特殊的电磁信号传输方法,于是她用太阳作为信号放大器,以“恒星级”的传输功率向宇宙打出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招呼”。
这种操作是否真的存在可行性?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袁丁的合作成果给出了初步的答案。袁丁及其合作研究者首次观测到电磁波(光波)动态传播,证实太阳日冕的特殊结构以及行星等大型天体可作为电磁信号放大器,或可实现星际间通讯或者能量传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耀斑爆发(波源)、冕洞(凸透镜)和磁流体力学波的波前扩散和聚焦过程。研究团队供图
袁丁团队发现,太阳耀斑爆发触发了大尺度的磁流体动力学波,波前以太阳耀斑为中心往四周扩散传播,磁流体动力学波途经过一个巨大的冕洞。
据了解,日冕中温度低、等离子体密度低、磁场强度低的区域,在空间太阳望远镜的极紫外波段辐射弱,所以称为冕洞。“冕洞充当了‘凸透镜’的角色,磁流体动力学波从由四周扩散变为向焦点逐渐聚焦。”袁丁介绍,据测量,该磁流体动力学波经过聚焦后,波动振幅增加3倍,所携带能量流提升7倍,这表明这种现象具备能量聚焦效应。
另悉,该研究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值模型基础。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谢梁晖)
- 原标题:《三体》重要情节被验证?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神舟十八号任务完成全区合练 发射场做好应对风沙天气准备
2024-04-23 12:55 航空航天 -
阿斯麦:不走了,就在荷兰扩张
2024-04-23 11:08 观网财经-海外 -
神十八发射场区全系统合练,近日将择机发射
2024-04-21 16:56 航空航天 -
全球首套!中国发布基于嫦娥工程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
2024-04-21 11:51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2星
2024-04-21 08:29 航空航天 -
打破垄断!我国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
2024-04-20 18:51 -
世界首个!我国团队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2024-04-18 17:10 科技前沿 -
突破!我国掌握“次临界刻棒技术”
2024-04-17 15:50 科技前沿 -
时速400公里的高铁要来了
2024-04-14 15:23 高铁世纪 -
15次重复试验,30次点火!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主发动机创新纪录
2024-04-14 10:29 航空航天 -
最新影像传回 中国月球通导技术迈关键一步
2024-04-13 09:50 嫦娥奔月 -
“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
2024-04-13 08:23 科技前沿 -
清华团队发布中国AI光芯片“太极”,受《周易》启发
2024-04-13 08:03 科技前沿 -
清华大学获芯片领域重要突破!
2024-04-12 09:04 科技前沿 -
中国首个“抗量子攻击护盾”成功装备应用
2024-04-12 06:57 观网财经-科创 -
英特尔发布Gaudi 3人工智能芯片,与英伟达H200相当
2024-04-10 15:46 人工智能 -
我国西部地区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2024-04-09 21:51 能源战略 -
马斯克:AI有望在明年超越最聪明的人类,芯片、基建限制AI发展
2024-04-09 16:09 人工智能 -
我国3D打印贮箱首次实现在轨应用,具有巨大商业航天市场前景
2024-04-08 23:17 航空航天 -
AI“存力”下一站?SSD需求飙升 已有巨头率先涨价
2024-04-08 15:33 人工智能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
又一位顶尖数学家从美回国:我一直梦想这个机会
-
美乌沙特开谈
-
佩斯科夫:别急着戴“玫瑰色眼镜”看美国,必须…
-
“被中国吓到,特朗普憋了一招”
-
韩国造船业“都想要”:可美国要是卡中国厚钢咋办…
-
果然,美乌“各占鳌头”
-
14年了,日本还有2万多3·11灾民在“避难”
-
特朗普“护犊子”,欧盟决定对苹果、Meta“浅罚一下”
-
突发,杜特尔特被拘
-
这一项,日本要输给中国了
-
美乌谈判前夕,莫斯科再遭乌无人机袭击:2死18伤
-
“夹在中美两头大象中间”,加拿大农民“喊疼”
-
美方今日将举行听证会,炒作中国“成熟”芯片
-
马斯克:这事儿,乌克兰干的
-
鲁比奥直说了:乌克兰必须割让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