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四号B星正式接替A星 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记者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了解到,今天,经过近一个月的漂移及业务调试后,风云四号B星(以下简称“B星”)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以下简称“A星”),在东经105度的静止轨道上恢复业务服务。B星轨位调整后,监测范围进一步西移,能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救灾等所需数据支撑。
调整前的静止气象卫星布局图
B星于2021年6月发射升空,此前在东经133度开展监测业务服务。今年2月1日,B星从东经133度起漂;2月19日,定点至东经105度,此后又经历了半个月的业务调试,在3月5日恢复业务服务。
调整后的静止气象卫星布局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运行控制室副主任郑旭东介绍,此次业务调整是基于对东经105度主业务位置观测的连续性考虑,由B星接替A星在新的轨道上开展监测业务服务。目前,B星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星地系统运行良好,且时空分辨率能达到1分钟、250米,技术性能更优。轨位调整后,B星将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特别是突发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中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据悉,B星接替A星后,A星已于3月5日同步启动漂移。A星将从东经105度漂移至东经86.5度,继续开展观测及服务。
新闻链接:“功勋卓著”的风云四号A星
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图片曾由它成像、参与过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值班监测、各种大型赛事活动现场及救灾第一线都有它的身影......回顾风云四号A星(以下简称“A星”)的“一生”,可谓“功勋卓著”。
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发射,2017年5月漂移至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至今已服役超过7年。A星定位为科研试验星,后又承担我国静止轨道气象观测业务,它如同夜空中的守护者,时刻注视着地球,记录着天空中的变化,为服务国计民生和全球用户作出重要贡献。
A星装载有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器包等载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静止轨道大气温湿度三维探测,是世界气象卫星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A星不仅在技术上实现领先,更在气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截至2023年12月,以A星为代表的风云家族,为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气象卫星数据产品和天气服务。此外,全球92个国家的1400多名学员接受了相关技术培训。
2017年,A星先后发布首批图像和数据、完成在轨测试、完成在轨交付,标志着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更新换代。从9月25日17时至28日17时的4天内,手机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图片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更换为A星的成像图。
2018年5月8日,全部国家级气象业务平台完成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A星的业务切换,开创首颗试验星直接投入业务运行的先河。
2022年1月,A星正式承担起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的值班任务。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在台风、强对流、洪涝、火灾、火山喷发、干旱、高温还是冰雪灾害等各类灾害监测评估中,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支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早期预警倡议,以及国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谷星月)
- 原标题:风云四号B星正式接替A星 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钻达1万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2024-03-04 16:37 -
1亿元!历史上首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接受社会捐赠
2024-03-02 13:05 中西教育 -
可承受零下80℃低温!我国首台,成功运行
2024-03-02 10:05 科技前沿 -
美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开始休眠
2024-03-01 17:06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装备安装,中国再次承担
2024-03-01 15:20 科技前沿 -
8年,中国科学家突破性进展补上这一领域“最后一块拼图”
2024-03-01 10:10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
2024-02-29 21:50 航空航天 -
大国重器+1!首台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
2024-02-29 14:49 科技前沿 -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4-02-29 11:51 -
美方称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成功完成任务
2024-02-29 11:14 -
我国研制出高抗疲劳3D打印钛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
2024-02-29 07:15 科技前沿 -
苹果放弃造车,转攻生成式AI
2024-02-28 09:42 大公司 -
意外扛过月夜,日本月球探测器再次复活
2024-02-28 09:01 -
我国“地面空间站”正式运行!可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做实验
2024-02-28 07:45 -
5G-A商用元年开启,华为发布多款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4-02-27 15:10 观网财经-科创 -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设备已交付!可商用可量产
2024-02-26 21:28 科技前沿 -
华为李鹏:5G-A商用元年,运营商可以抓住四个战略机会
2024-02-26 08:06 观网财经-科创 -
我国科研人员国际上首次认证宇宙线起源
2024-02-26 07:08 科技前沿 -
“梦舟”“揽月”如何飞往月球?
2024-02-24 15:24 观察者头条 -
著名海外教授入职西湖大学:想为中国培养“菲尔兹奖”得主
2024-02-23 14:12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6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8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