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长啥样?效果图来了!
11月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新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罗斯海新站效果图
三船保障、建设新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亮点几何?
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今天(11月1日)上午在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共同举办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活动。据了解,自今天扬帆起航后,考察队将于2024年4月返回,共历时5个多月。其间,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建设新的南极考察站;同时,还将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开展极地保障装备现场试验,支撑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等,不断提升我国对南极的认知水平,为造福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自然资源部部长 王广华:祝第40次南极考察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待你们满载而归!
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活动现场,“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以及全体考察队员整装待发,并于10时许,由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一路向南,奔赴冰雪覆盖的“白色大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孙波介绍,这次考察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要建设新的南极考察站。
孙波:这个站的位置是在南极的罗斯海西海岸,建筑面积达到5244平米。这个位置是南极气候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要建这样一个规模的考察站,极具挑战。建成之后将会为我们南极考察队提供度夏人员80名,越冬考察人员30名这样的规模,会支撑多学科在这里开展科学观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
为什么要在南极气候最恶劣的地方建设新的考察站?孙波解释,因为这里对人类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至关重要。
孙波:罗斯海的西海岸,就是“冰工厂”,是南极海冰生成地,最关键的区域之一。海冰对整个地球系统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揭示南极生成海冰关键区域的这个过程,这是第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二点就是南极的底层水,全球40%多的深海水源都是来自南极,是南极底层水的起源地;罗斯海这个地方生物非常丰富,是全球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地,要去了解南极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和演化,这是理想的地方;这又是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最为集中和最为强烈的关键区域之一。四大科学前沿问题吸引着世界的科学家,所以人们总是希望能在这些关键的地方,通过建站,来支撑科学前沿探索。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
而这个新的南极考察站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孙波介绍,该站的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座造型,南十字星座是只有在南半球才可以看到的、用来判断正南方向的星座。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孙波:熟悉地理或者是航海的人们都会知道南十字星座被誉为是南半球的“璀璨之光”。中国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是利用南十字星座提供导航和定向的。所以中国跟南十字星座关联度还是非常密切的,代表着中国在南极的发展,考察站的设计理念就是源自这些方面。我们知道中国长城站、中山站是第一代考察站,再接续是冰盖的昆仑站、泰山站第二代考察站,这是我们在南极第三代现代化的考察站。
据了解,目前,新站建设已完成物资的国内定制加工、预拼装、检查验收、装船等工作,12月中旬将抵达罗斯海新站建设区域,开展卸货和安装工作,计划60天内完成建设任务。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新站的建设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了解罗斯海区域陆、海、冰川、干谷、横贯山脉等南极关键内陆区域自然特征提供支撑,还能在南极国际治理、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龙威:积极履行《南极条约》体系相关责任和义务,与有关国家一道对恩克斯堡岛南极特别保护区进行管理、开展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将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与周边其他国家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的国际合作,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
据了解,为了支撑新站建设任务,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首次由3船保障,“雪龙”和“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新考察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介绍,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除了新站的建设工作,还将完成系列重点考察任务。
张北辰:围绕南极生态系统以及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开展调查,包括在5个海区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污染物分布的综合调查;依托于5个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环境、雪冰环境、空间环境综合调查监测。开展极地保障装备的现场试验,支撑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的合作。
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科考。在这个季节更替与北半球相反的“白色大陆”,一代代科考队员前赴后继,克服极地酷寒等恶劣环境以及暗礁、冰裂隙等因素带来的危险挑战,让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铭刻在我国南极科考史上。而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扬帆起航,待到明年春暖花开,在我国极地考察的“不惑之年”,期待英雄们凯旋。
考察队口号:凝心聚力,顽强拼搏!感谢祖国,感谢亲人!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
- 原标题: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长啥样?效果图来了!
- 责任编辑: 林琛力 
-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建设新科考站,首次由3船保障
2023-11-01 09:50 -
旋转球都看透了!商汤联合SMT打造2023世界乒乓职业挑战赛「AI解说员」
2023-10-31 16:25 大公司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10-31 07:55 航空航天 -
8万吨隧道沉管毫米级对接!北斗助力“海底穿针”
2023-10-31 07:54 北斗照耀 -
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正在返回,画面曝光
2023-10-31 06:53 航空航天 -
我国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正式投用
2023-10-29 10:30 中国精造 -
我国科学家首创孤独症家犬模型,探索治疗新机会
2023-10-28 14:51 人与狗 -
着陆场系统做好准备 迎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回家
2023-10-28 09:12 航空航天 -
我国最大液冷数据中心全链条基地启用
2023-10-27 15:11 -
突破遥感基础模型关键技术,我国研发出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
2023-10-27 11:19 科技前沿 -
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3-10-26 19:57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2023-10-26 18:46 航空航天 -
我国首次获得公斤级钼同位素,改变长期完全依赖进口局面
2023-10-26 11:16 科技前沿 -
神舟十七号乘组将在轨驻留约6个月,明年4月返回
2023-10-25 09:17 航空航天 -
联想首度展示AI PC,多个AI巨头同台亮相
2023-10-25 08:12 观网财经-科创 -
70年来首位,这项国际科学大奖花落中国!
2023-10-24 20:57 -
发射成功!长二丁火箭十月三战三捷
2023-10-24 06:55 航空航天 -
超1100亿立方米!成功探明
2023-10-23 15:13 -
全球首个!中国科学家获重大突破
2023-10-23 11:13 科技前沿 -
首次!我国计划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
2023-10-22 15:49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3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22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2“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43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