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上海科技奖颁发:赵东元获科技功臣奖,张文宏团队摘得科普特等奖
最后更新: 2023-05-26 11:09:145月26日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共计授奖316项(人)。
2022年度上海科技奖授予1人(赵东元)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10人(狄增峰、姜雪峰、廖专、米毅、王波兰、武海斌、熊磊、游正伟、周斌、邹多宏)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授予56项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24个项目一等奖、30个项目二等奖、2个项目三等奖。授予47项成果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2个项目特等奖、22个项目一等奖、17个项目二等奖、6个项目三等奖。
此外,该年度授予182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个项目特等奖、48个项目一等奖、73个项目二等奖、60个项目三等奖。授予18项成果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1个项目特等奖、5个项目一等奖、8个项目二等奖、4个项目三等奖。授予2位外籍专家(日本籍专家和田章、以色列籍专家伊塔玛尔·威尔纳)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带领的团队收获了“科学技术普及奖”类别中唯一的“特等奖”。
制图 龚唯
三大先导产业领域有30个项目获奖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获奖数量有比较明显的增长,56项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比2020年增加了11项;47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比2020年增加了14项。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只增加了1项(由181项增加到182项)。授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占比分别达到18.5%和15.5%,高于前5年均值(12%和11%)。同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数量双双首次突破20项。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组增设重点产业创新组,针对本市企业牵头的三大先导产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单独设组、单独提名、单独评审。
三大先导产业领域今年共有30个项目获奖,其中,生物医药领域获奖11项(特等1项,一等5项,二等3项,三等2项),集成电路领域获奖10项(特等1项,一等4项,二等2项,三等3项),人工智能领域获奖9项(一等3项,二等3项,三等3项)。重点产业创新组的设立,对于企业创新成果在激烈的评审过程中能够脱颖而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全部获奖项目中,过半由高校牵头
中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中坚力量,30-50岁年龄段人才发挥主要带头作用。从所有完成人来看,2022年市奖获奖项目共有2737个完成人,其中处于30-40岁的年轻人最多,达1154个,占比42%;45岁以下的中青年共有1863人,占比达68%;50岁以下的有2220人,占比高达81%。充分显现出中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从第一完成人来看,2022年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处于40-50岁之间的最多,共114人,占比38%;处于50-60岁之间的107人,占比35%,二者合计占比达到73%。35岁以下作为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的有8位,其中一等奖有1位,二等奖有2位,三等奖有5位。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彭瑞只有34岁(2022年时),来自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年龄最小的是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大型城市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冯楠,年仅31岁。
在所有项目的全部完成人中,女性人才共598位,占比22%。在所有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女性人才共有43位,占比14%。在99个一等奖项目中,女性作为第一完成人有10位,占比10%。
此次获奖名单中,高层次人才居多,大多具有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从完成人学历来看,所有完成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2273人,占比达83%。第一完成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27位,占比达75%,具有硕士学位的有56人,占比19%。从完成人职称来看,第一完成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266人,占比高达88%。所有完成人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共有1946人,占比71%。可见,获奖项目科研团队的整体素质较高。
同时,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2022年获奖项目的所有完成单位共919家,其中各类企业合计有452家,占比近50%。在303项获奖项目中,企业作为牵头单位获奖的有88项,占比29%,企业牵头获奖项目中,特等奖1项,占特等奖的25%;一等奖9项,占一等奖的9.1%;二等奖40项,占二等奖的31.3%;三等奖38项,占三等奖的52.8%。
企业作为牵头单位或合作单位获奖的有182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60%,表明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明显增强。从企业性质来看,获奖项目的参与企业中,国有企业数量最多,有245家,占所有参与企业的54%。在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中,有62家是国有企业,占比达71%。
高校科研院所则是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主要引领者。高校牵头获奖158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52%。高校牵头获奖项目中,特等奖3项,占特等奖的75%;一等奖64项,占一等奖的65%;二等奖70项,占二等奖的55%;三等奖21项,占三等奖的29%。科研院所牵头获奖49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19%。科研院所牵头获奖项目中,一等奖26项,占一等奖的26%;二等奖14项,占二等奖的11%;三等奖9项,占三等奖的13%。
2022年获奖项目中大都由多个单位合作共同完成,多单位合作的项目共206项,占所有获奖项目的68%。由企业牵头或企业参与的项目共182项,表明大多获奖项目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完成的。此外,在所有完成单位中共有236家外地单位参与研究,占比26%。可见,跨区域合作特征也较为明显。从合作单位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北京、广东、山东等区域。
在上海市内,2022年获奖项目的牵头单位广泛分布于上海各个行政区,其中徐汇、闵行、浦东、杨浦位列第一梯队,徐汇区最多,共55个;其次为闵行区,51个;然后是浦东新区和杨浦区,分别为49个和48个。松江、宝山、虹口和嘉定位列第二梯队,均在10个以上,其它区域相对较少,均不足10个。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 原标题:2022年度上海科技奖颁发:赵东元获科技功臣奖,张文宏团队摘得特等奖
- 责任编辑: 范维 
-
中兴通讯发布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数智创新塑造可持续未来
2023-05-26 10:27 -
空箭上天:日本H3火箭二号机或将不带卫星
2023-05-24 18:48 -
iQOO新机首发联发科新旗舰,中端机最卷时代到来?
2023-05-23 23:15 观网财经-科创 -
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2023-05-21 16:34 科技前沿 -
我国煤制烯烃催化剂研制取得重要突破
2023-05-19 06:39 科技前沿 -
张勇发布全员信:阿里云未来一年将分拆上市
2023-05-18 21:2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我国成功研制超低温“温度计”,用于量子计算机
2023-05-18 15:51 科技前沿 -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李彦宏:AI抢不走人类饭碗
2023-05-18 14:47 观网财经-科创 -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2023-05-18 13:00 航空航天 -
“谁杀死了欧盟翻译?”
2023-05-18 12:46 人工智能 -
全球首例!国产“介入式”脑机接口让猴子通过意念取食
2023-05-18 08:47 -
我国最大海水提铀海试平台亮相
2023-05-18 08:21 -
丁肇中评价对撞机:“非常重要”“非常赞成”
2023-05-18 07:50 -
“俄北极天然气项目或进口中国产燃气轮机”
2023-05-17 22:32 -
欧洲手机也卖不动了,出货量降至10余年来最低
2023-05-16 23:14 观网财经-科创 -
工信部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
2023-05-16 17:09 -
中国载人航天:向全社会征集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
2023-05-16 14:26 航空航天 -
全国首例!心脏不停跳,微创植入人工心脏
2023-05-16 13:47 -
这个中企打造的智能工厂,被匈牙利当成吸引外资的典型
2023-05-15 08:11 观网财经-科创 -
投稿Nature两个月即发表,南大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研究
2023-05-13 16:55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34“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1“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3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