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拍照,“卷”进芯片
【导读】 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向底层核心技术的比拼,通过自研辅助芯片、并与供应链合作伙伴联手定制专属生态,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厂商的主要竞争方向。
(观察者网讯 文/周昊 编辑/庄怡)11月10日,vivo在影像沟通会上发布了第二代自研影像芯片V2,并介绍了与联发科取得深度合作的最新进展。
在经历了V1、V1+两代的演进后,vivo此次发布的V2对算力容量、算力密度和数据密度进行了重新匹配,大幅提升片上缓存的容量和运算速度。与通常NPU采用的DDR外存设计相比,SRAM数据吞吐功耗理论最大可减少99.2%,相比传统NPU能效比提升200%。
同时,vivo还提出FIT双芯互联技术,在自研芯片V2与天玑9200旗舰平台之间建立起全新的高速通信机制,使两颗架构和指令集完全不同的芯片在1/100秒内完成互联同步,实现数据和算力的协同。
所谓双芯技术,即指手机在传统的SoC芯片之外,通过外置一颗单独的芯片用于AI计算、图像处理等场景,能够起到减少手机功耗并提升对应性能的功效。
“卷”起来的影像定制芯片
手机的影像功能介绍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各手机厂商发布会的重点,手机摄影也确实在这几年实现了质的飞跃。毫不夸张地说,目前除了专业摄影领域,手机在其他的摄影场景下都是比相机更好的选择。
但近些年智能手机在硬件上的突破逐渐走向瓶颈,作为最核心的SoC芯片虽然直接决定手机在游戏以及拍摄场景的表现,但是相同芯片很难为用户带来差异化的体验。自研辅助芯片,成为了手机厂商的主要选择,影像功能则是其中的重点。
除了vivo外,小米此前也发了自研ISP影像芯片澎湃C1并搭载于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中,而OPPO则通过自研的NPU芯片马里亚纳X来做影像方面的处理。
“卷”起来的国内厂商甚至将“孤高”的苹果也拉入了其中。比如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iPhone 14 Pro系列就开始主打暗光拍照功能,有业内人士也预测称下一代iPhone将在影像功能上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来进一步强化光学变焦的效果。
而上述的这些功能,过去数年来国产安卓厂商均在对应领域有着不同的尝试。
vivo方面也表示,影像一直是公司选定的主要长赛道之一,V2芯片搭载的自研算法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在长焦影像、运动抓拍、暗光抓拍等等场景下的能力。
比如以光学超分算法为核心的“超清画质引擎”可以恢复5倍以上焦段约35%的清晰度信息;而Ultra Zoom EIS技术在高倍变焦拍摄过程中能有效抵消抖动,确保预览及成像画质的稳定性。
针对研发难度最高的手机SoC,目前vivo也主要采取联合研发的方式来向上游芯片厂商如三星、高通、联发科等定义功能,从而谋求产品使用层面的差异化。
以联发科近日刚发布的天玑9200处理器为例,vivo定制了以MCQ多循环队列、王者荣耀自适应画质模式、芯片护眼、APU框架融合以及AI机场模式等五项功能。
比如MCQ多循环队列可以发挥CPU的极致性能,最多可支持CPU和UFS之间的8通道数据传输;
很显然,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向底层核心技术的比拼,通过自研辅助芯片、并与供应链合作伙伴联手定制专属生态,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厂商的主要竞争方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昊 
-
华为折叠屏销量同比增长95%, 竖折产品连续三季度第一
2022-11-11 14:14 手机 -
天舟五号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
2022-11-10 18:04 航空航天 -
游戏死亡=现实死亡!大佬真做了一个能杀死用户的VR头盔
2022-11-10 17:19 观网财经-科创 -
地球首位已知星际访客获确认
2022-11-10 07:57 天文 -
不只有鸿蒙,国产安卓厂商锚定操作系统
2022-11-09 18:51 手机 -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多年生稻,种一次免耕收获3至4年
2022-11-09 15:18 聚焦三农 -
我国科学家实现多模量子态的长时间存储
2022-11-08 11:26 科技前沿 -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超150天,三名航天员已圆满完成多项既定任务
2022-11-07 19:40 航空航天 -
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柜陆续开机,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2022-11-07 16:45 航空航天 -
美施压日荷围堵中国芯片,中方回应
2022-11-07 16:32 -
华为胡厚崑:释放数字生产力,激发行业新增长
2022-11-07 16:24 -
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在沪举行
2022-11-06 19:44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9号卫星
2022-11-05 20:52 航空航天 -
我国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整机试车圆满成功
2022-11-05 19:02 航空航天 -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
2022-11-04 19:46 航空航天 -
中外四方合作,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O₂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启动
2022-11-04 17:19 -
从无人机跨界智能驾驶,大疆凭什么搅动市场?
2022-11-04 14:47 人工智能 -
杨利伟: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标准有调整
2022-11-04 06:48 航空航天 -
长三角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完成穹顶吊装,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2022-11-03 18:53 核电 -
工信部批准中国联通将900MHz频段频率资源重耕用于5G系统
2022-11-03 18:48 5G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16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44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381“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56“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