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球变“懒”、扳手掉头…“天宫课堂”第三课圆满成功!
最后更新: 2022-10-12 19:53:31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此次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载人航天工程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
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持续通过媒体、“学习强国”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等平台广泛征集关于“天宫课堂”的创意建议,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
一起参观新教室 详解问天实验舱4个实验机柜
在问天实验舱里的工作生活都是什么样子的?新的各种实验柜又都有什么作用?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 陈冬:问天舱是我们空间站第一个实验舱段,具有完整的环控生保系统和基本生活设施。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为我们将来乘组在轨轮换提供保障。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 刘洋:问天实验舱睡眠区的方向和核心舱是不同的。核心舱是横向的,而问天实验舱则是纵向的,在地面我们可没办法这样睡觉,但在微重力环境下我们在任意方向睡眠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根据设计需要来安排我们的睡眠区方向。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保障能力,并且有完整的控制系统,如果天和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 陈冬:问天实验舱给大家带来了更多新的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密闭洁净的操作空间,让我们的实验更加便捷可控,未来我们还要在这里安装一台灵巧机械臂和一套显微操作系统,在它们的共同配合下,就可以给细胞做手术、穿刺,它的操作精度可以达到5微米。
低温存储装置相当于我们实验样品的太空冰箱,它可以提供零下80℃、零下20℃和4℃的存储温度,满足不同样品对低温的存储需求。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 刘洋:生命生态实验柜是以生物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平台,实验柜由一个个像小房间一样的模块组成,每个房间对应不同的研究对象,就仿佛是动植物的太空旅馆,这个实验柜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未来在月球乃至火星实现长期生活。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 陈冬:辐射计量装置可以测量舱内辐射水平,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控舱内环境。
生物技术实验柜主要是以细胞组织、蛋白质等生物样品为对象进行研究的科研设备,里面配置了各种先进的细胞培养和检测仪器,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太空生物实验室。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 刘洋:变重力实验柜能够为科学实验提供高精度模拟重力环境,我们一起来看看柜子里面是什么样。
实验柜里有两个圆盘,叫做转子,每个转子上面都装载了标准的实验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相信同学们已经想到了,这个实验柜的原理就是利用我们之前讲过的离心作用,当前我们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0到2倍重力范围,高精度模拟重力环境,利用这个实验柜我们可以开展包括生命、流体、燃烧等多项科学实验。
水管越粗液体上升越慢?航天员解答“毛细效应”
在微重力环境下流体的行为与地面会有哪些不同?航天员陈冬、刘洋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陈冬:下面我给同学们演示一个小实验,来进一步展示流体现象的天地差异。在我面前这是一个装满水的培养皿,为了便于观察,我在里面加了一些颜料,这是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等一会儿我会把它同时放在水中,会和地面的现象一样吗?
最细的管子,液面上升很快,旁边两个管子液面上升比较慢。和地面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太空由于没有了重力的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会驱动液面不断上升,最终液面都会上升到管顶,正如亚平老师所说,流体表面张力作用又一次大显神威,最粗的管子液面也会上升到管顶。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刘洋:同学们,别看这个实验简单,里面涉及的原理比较复杂,科学家就需要研究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然后利用这些原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航空器发动机的燃料储箱、高空热管都利用了毛细作用。
- 原标题:“天宫课堂”第三课马上开讲!地面设置一个主课堂三个分课堂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此次“天宫课堂”,将首次采用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
2022-10-12 07:29 航空航天 -
福建7500年前就有水稻种植,或自此传到台湾
2022-10-11 16:19 考古 -
Meta即将推出新VR头盔,但自己员工都不想用?
2022-10-11 15:23 观网财经-科创 -
长七遥六火箭运抵文昌,将执飞天舟五号
2022-10-11 14:50 航空航天 -
量子力学基础研究,中科大团队获重要进展
2022-10-11 10:44 科技前沿 -
研究:月球可能在数小时而非千年内形成
2022-10-11 10:39 -
中国航天这十年:空间科学项目大发展
2022-10-11 07:46 航空航天 -
中国量子力学后发,要看将来
2022-10-09 07:42 科技前沿 -
长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发射,“快响利箭”到底有多快?
2022-10-08 08:07 航空航天 -
三位科学家分享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第二次获奖
2022-10-05 18:06 诺贝尔奖 -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量子信息科学家获奖
2022-10-04 18:09 诺贝尔奖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
2022-10-03 17:54 诺贝尔奖 -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开始选拔,首次在港澳选拔载荷专家
2022-10-02 19:32 航空航天 -
我在联合国谈太空军控:大国擦枪走火的风险多大?
2022-10-02 09:20 航空航天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研制再传捷报!
2022-10-01 08:51 航空航天 -
问天实验舱如何完美转位?详细解读来了
2022-09-30 16:46 -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2022-09-28 06:41 航空航天 -
珠海航展11月8日起举行,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将首次亮相
2022-09-27 17:59 -
汲水12吨!“鲲龙”AG600M灭火机完成投汲水试验
2022-09-27 15:19 -
NASA成功撞击小行星:防御地球还是昂贵的作秀?
2022-09-27 09:56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52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22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5“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6“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