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利伟:十年内或将实现普通人进入空间站
最后更新: 2022-03-07 07:57:25【导读】 今年是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按照规划,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目前进展如何?接下来的任务又有哪些特点?普通人何时能进中国空间站?总台央广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
据微信公众号“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3月6日消息,今年,按照计划,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将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6次重大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实现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首次航天员驻留达到6个月,首次实现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神十三航天员将于4月中旬返回
杨利伟表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自去年10月进入太空,目前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飞行4个多月了,大概4月中旬会返回。我们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分两个阶段,现在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叫验证阶段。随着神舟十三号任务即将完成,验证阶段的工作也会完成。”
据介绍,神舟十三号返回后,地面科研人员会对空间站的核心舱进行验证评估。评估完成后,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以及问天、梦天实验舱将继续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最终形成空间站T字构型。
杨利伟说,目前空间站核心舱运行平稳,达到预期。“今年有6次发射任务。在年底前,按正常的工程推进速度,空间站就会建成。神舟十三号回来之后,开始神舟十四号的时候,就到了空间站的建造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工作,就会把空间站建成。目前来看,空间站核心舱在太空当中的工作整体比较平稳,达到了预期目的。整个工程验证阶段的工作目前推进得比较好。”
神十四和神十五乘组为什么要同时在轨?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任务有哪些不同?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又是如何考虑的?杨利伟解释说,航天员每次任务都有不同。虽然在太空中,包括空间站里的一些工作和生活有相同性,但也会有一些特殊任务。
“每一次出舱,任务有很大区别。因为空间站的组装各阶段任务需求不同,所以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科学实验,这样才会体现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平台的作用。”杨利伟说。
记者: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员乘组会共同在轨,这是怎么考虑的?
杨利伟:到那时空间站应该已经构建完成了,要看看它的承载能力,我们同时会有6个人在上面工作,当时对空间站的设计也涉及这方面需求的考虑。这是对空间站的验证,同时也验证更多航天员在上面的工作和生活。
△2月15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欢度元宵佳节。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了三个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杨利伟表示,未来在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会根据需求考虑接下来航天员在太空的在轨驻留时间,可能会更长。
“飞行时间常态化之后,基本上就按照每半年一次在上面值守。目前是按照国际惯例,国际空间站基本上也是按照这样的时间值守。根据工作以及实验的需要,时间也可能会更长。”
在天上待的时间更长,对航天员来说考验也更大,为此,科研人员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杨利伟介绍,以神十四为例,航天员们所带的食品也会和神十三航天员乘组不同,会有个性化安排。
“从吃的角度讲,每一次上的航天员不同,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调整。另外,根据飞行时间不同,比如神十二的三个月飞行、神十三的半年飞行,我们给航天员携带的物品也会有一些调整。比如我们想给他们带点水果,就会看看航天员本身对哪些口味感兴趣,然后挑选一些存放周期比较长的水果,尽可能保证航天员在上面能够吃到新鲜的水果。”
十年内或将实现普通人进入中国空间站
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此前我国大部分航天员都来自空军。据了解,未来也会有技术专家等进入空间站。根据《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培育发展太空旅游,那么,普通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来到空间站参观吗?
杨利伟:这有可能,因为商业航天也是整个航天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工程来讲,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进去,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助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将来普通老百姓进入空间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这种需求,我们的资源允许,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
记者:“十五五”或者可能在十年内就能实现?
杨利伟:这是没有问题的。它不是个技术问题,主要看需求。
航天驾驶员训练时间三年半
杨利伟表示,根据空间站建设长远发展的需求,希望我国航天员队伍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年龄梯次。这样有利于执行任务以及队伍自身的建设,所以会不定期地招收新的航天员。“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按照任务需求,间隔一定时间就会选拔一批航天员。
除增加队伍的新鲜血液以外,主要还想形成一个很好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批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来满足任务需求。”
那么,航天员的训练又会有多长时间呢?
杨利伟的回答是,根据任务规划需要来进行。“我们需要不同性质的航天员,比如驾驶员、工程师、载荷专家等。需求不同,培养时间也不同。比如驾驶员可能需要三年半左右的时间,按照大纲去培训,而载荷专家可能需要的时间就会短一点,两年半。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大纲。”
中国空间站未来有望进一步与别国合作
国际空间站目前已经是超期服役,而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未来,中国空间站必将在太空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杨利伟说,开放合作是中国航天一直以来的态度,也欢迎更多国家和我们一起对太空开展研究。
“咱们的空间站在最初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国际间的合作,而且现在好多国家也在跟我们申请,希望给他们培养航天员以及和他们联合飞行。从工程角度来讲,我们也预留了国际合作的一些资源,小到试验,大到舱段级的合作,都可以。我们也留了交会对接口,以服务将来的国际合作。我们国家搞载人航天,对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机构的大门是敞开的。比如,我们现在也联合其他国家的公司进行合作,空间站第一批就选了9项实验,将来还会有和其他国家合作的实验,甚至一些舱段也会有国外的航天员和我们一起飞行。”
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30周年,30年来,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不断加速迈进。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对未来我国探索更深远的太空打下良好基础。
“它是一种进入太空的能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未来走入更深远的深空,需要我们突破的技术会越来越多。”杨利伟说。
- 原标题:普通人何时能进中国空间站?来听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的答案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一箭七星!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成功发射,做什么用?
2022-03-05 15:57 航空航天 -
直击MWC2022:IPv6+已经在全球实现了100+的商用
2022-03-03 13:46 大公司 -
王贻芳:江门中微子实验明年运行,较日本和美国提前4-6年
2022-03-02 18:25 科技前沿 -
华为发布全栈数据中心、新一代智慧园区两大方案
2022-03-02 17:34 -
巴塞罗那MWC2022,“中国军团”再秀肌肉
2022-03-02 17:03 大公司 -
致敬经典重新定义主摄 努比亚发布Z40 Pro影像旗舰
2022-02-25 16:43 大公司 -
中国民航持续安全飞行时间超1亿小时
2022-02-25 15:52 航空安全 -
OPPO Find X5系列发布,搭载自研马里亚纳芯片
2022-02-25 12:23 大公司 -
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研制成功
2022-02-25 09:27 科技前沿 -
冰墩墩下班了!“冰墩墩”要上班了
2022-02-21 19:53 航空航天 -
我国首枚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六甲”亮相
2022-02-18 14:29 航空航天 -
玉兔二号发现厘米级透明玻璃球:未来理想采样目标
2022-02-18 08:30 航空航天 -
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
2022-02-17 20:46 -
OPPO宣布与影像传奇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
2022-02-15 12:03 大公司 -
光刻机巨头称中企或侵权,公司回应
2022-02-12 18:50 -
印度禁止进口无人机,又因为中国?
2022-02-10 20:12 -
美否认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外交部回应
2022-02-10 16:08 中美关系 -
中国科研团队找到新冠致病关键因子“人也序列”
2022-02-10 14: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首次深水犁式挖沟机海试成功
2022-02-10 06:52 -
“华龙一号”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
2022-02-08 06:57 核电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