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团队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为高速率、大尺度量子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实现方案。该成果6月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实现量子中继的原理示意图
由于单光子在光纤传输中的指数级损耗问题,量子态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被限制在百公里量级。为了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的量子网络,需要采用量子中继方案。其基本思路是把长程纠缠传输的任务分解为多段短距离的基本链路,在基本链路上建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纠缠,然后利用纠缠交换技术把量子纠缠扩展至目标距离。
△实验装置
经过多年攻关,科研团队成功使用吸收型量子存储器演示了量子中继的基本链路。一个基本链路由两个分离的量子节点,以及中间站点贝尔态测量装置组成。每个量子节点中除了“牛郎”“织女”量子存储器之外,还各有一个纠缠光子对。实验中,每个纠缠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被量子存储器捕获并存储,每个纠缠光子对的另一个光子通过光纤同时传输至中间站点“鹊桥”进行贝尔态测量,测量的过程就是纠缠建立的过程。
一次成功的贝尔态检验会完成一次成功的纠缠交换操作,使得两个空间分离3.5米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之间建立起量子纠缠,尽管这两个存储器没有发生任何直接的相互作用。量子中继基本链路的演示实验中实现了4个时间模式的复用,使得纠缠分发的速率提升了4倍,实测的纠缠保真度达到了80.4%。该工作证实了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构建量子中继的可行性,并首次展现了多模式复用在量子中继中的加速作用。
据介绍,该成果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华为公布P50演示视频
2021-06-02 23:07 手机 -
台积电4nm提前试产!推汽车专用新制程,美国5nm芯片工厂已动工
2021-06-02 16:08 -
LG电子正式停止手机生产业务
2021-06-01 11:38 -
重磅!国资委公布178项央企科创成果推荐目录
2021-05-30 13:04 科技前沿 -
“万里穿针”技术再现太空
2021-05-30 08:16 -
精准对接!中国“太空港”迎来第一艘飞船停靠
2021-05-30 07:32 观察者头条 -
历经两次“推迟发射”,他们经历了什么?
2021-05-29 22:35 航空航天 -
天舟二号发射成功:送6.8吨物资“上天”
2021-05-29 21:45 航空航天 -
站在5G时代的路口,鸿蒙将带给我们什么?
2021-05-28 19:46 华为 -
中国航天工程师提议:海王星探测器用大功率核反应堆
2021-05-28 14:31 航空航天 -
芯片“卡脖”,我们的电网安全吗?
2021-05-27 08:05 科技前沿 -
时速1000公里!磁悬浮高速飞车试验线开建
2021-05-26 14:54 -
研发超音速客机筹资失败,美国公司面临破产
2021-05-23 17:02 -
月球上多了8个中国地名:嫦娥五号着陆点命名为天船基地
2021-05-22 16:54 嫦娥奔月 -
微软将基本淘汰IE浏览器,明年6月15日起暂停支持
2021-05-20 19:58 产业万象 -
俄日卫星在太空“擦肩而过”,最近仅相隔200米
2021-05-20 18:15 -
“中国天眼”新发现201颗脉冲星
2021-05-20 11:33 天文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推迟发射,时间另定
2021-05-20 01:27 航空航天 -
碳减排,华为约束供应商、产业链
2021-05-19 22:44 大公司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全系统准备就绪
2021-05-19 19:5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