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存储“跳级”推出128层闪存,单颗容量1.33Tb
-
吕栋宁静致远。
最后更新: 2020-04-13 15:57:00(文/观察者网 吕栋)4月13日,长江存储宣布,该公司跳过96层,成功研发128层QLC3D NAND闪存(型号:X2-6070),并已在多家控制器厂商SSD等终端存储产品上通过验证。
长江存储一期生产线月产能10万片,今年以来产能一直在爬坡。对于量产时间,长江存储向观察者网透露,配合前述产能,128层NAND闪存将于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陆续量产。
去年9月,长江存储已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中国首款64层3D NAND闪存。对此,该公司指出,作为业内首款128层QLC规格的3D NAND闪存,X2-6070拥有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最高I/O传输速度和最高单颗NAND闪存芯片容量。
据介绍,QLC是继TLC(3 bit/cell)后3D NAND新的技术形态,具有大容量、高密度等特点,适合于读取密集型应用。每颗X2-6070 QLC闪存芯片拥有128层三维堆栈,共有超过3665亿个有效的电荷俘获型(Charge-Trap)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4字位(bit)的数据,共提供1.33Tb的存储容量。
长江存储X2-6070 128L QLC 1.33Tb 3D NAND
长江存储市场与销售高级副总裁龚翊(Grace)表示:“作为闪存行业的新人,长江存储用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从32层到64层再到128层的跨越。这既是数千长存人汗水的凝聚,也是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协作的成果。随着Xtacking®2.0时代的到来,长江存储有决心,有实力,有能力开创一个崭新的商业生态,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优势,达到互利共赢。”
此次同时发布的还有128层512Gb TLC(3 bit/cell)规格闪存芯片(型号:X2-9060)。
实现1.6Gbps传输速率
据长江存储介绍,得益于Xtacking® 架构对3D NAND控制电路和存储单元的优化,其64层TLC产品在存储密度、I/O性能及可靠性上都有不俗表现,上市之后广受好评。
在长江存储128层系列产品中,Xtacking®已全面升级至2.0,进一步释放3D NAND闪存潜能。在I/O读写性能方面,X2-6070及X2-9060均可在1.2V Vccq电压下实现1.6Gbps(Gigabits/s 千兆位/秒)的数据传输速率,为当前业界最高。
长江存储表示,由于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分别采用独立的制造工艺,CMOS电路可选用更先进的制程,同时在芯片面积没有增加的前提下Xtacking®2.0还为3D NAND带来更佳的扩展性。未来,长江存储将与合作伙伴携手,构建定制化NAND商业生态,共同推动产业繁荣发展。
该公司指出,其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已成功研发128层两款产品,并确立了在存储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导力。凭借1.6Gb/s高速读写性能和1.33Tb高容量,长江存储通过X2-6070再次向业界证明了Xtacking®架构的前瞻性和成熟度,为今后3D NAND行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龚翊表示:“我们相信,长江存储128层系列产品将会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大的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其中,128层QLC版本将率先应用于消费级SSD,并逐步进入企业级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以满足未来5G、AI时代多元化数据存储需求。”
容量超64层芯片5倍
长江存储介绍,QLC是继TLC(3 bit/cell)后3D NAND新的技术形态,具有大容量、高密度等特点,适合于读取密集型应用。每颗X2-6070 QLC闪存芯片拥有128层三维堆栈,共有超过3665亿个有效的电荷俘获型(Charge-Trap)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4字位(bit)的数据,共提供1.33Tb的存储容量。
如果将记录数据的0或1比喻成数字世界的小“人”,一颗长江存储128层QLC芯片相当于提供3665亿个房间,每个房间住4“人”,共可容纳约14660亿“人”居住,是上一代64层单颗芯片容量的5.33倍。
闪存和SSD领域知名市场研究公司Forward Insights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Gregory Wong认为:“QLC降低了NAND闪存单位字节(Byte)的成本,更适合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随着主流消费类SSD容量迈入512GB及以上,QLC SSD未来市场增量将非常可观。”Gregory同时表示:“与传统HDD相比,QLC SSD更具性能优势。在企业级领域, QLC SSD将为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带来更低的读延迟,使其更适用于AI计算,机器学习,实时分析和大数据中的读取密集型应用。在消费类领域,QLC将率先在大容量U盘,闪存卡和SSD中普及。”
(编辑:尹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吕栋 
-
苹果惠普等两位数下跌,全球PC上季出货量同比降8%
2020-04-13 09:44 TMT观察 -
谣言“5G传播病毒”从何而起?可能来自美国医生
2020-04-13 06:35 5G -
俄暂停对华出口大豆,“粮食危机”一触即发?
2020-04-12 08:46 -
美国科学院院报:暴发根源A类毒株相当多见于非东亚地区
2020-04-11 15: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荣耀发布旗下最后一款4G手机,售价1199元起
2020-04-09 21:30 手机 -
携手中国移动咪咕,讯飞发布新款智能笔记本
2020-04-09 16:36 TMT观察 -
-
苹果承诺暑期招聘1000名实习生
2020-04-09 10:09 苹果新“品” -
华为P40系列发布,起售价4188元
2020-04-08 22:32 手机 -
联通、华为发布室内5G Massive MIMO技术
2020-04-08 19:16 大公司 -
进军GPU市场,华为在韩设立“云与计算”事业群
2020-04-08 16:12 华为 -
疫情效应:EUV光刻机没到,三星3nm量产推迟1年
2020-04-07 16:12 科技前沿 -
三星、英特尔纷纷转向,才火了十年的工艺将终结?
2020-04-07 08:30 -
全球组网收官之战!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运抵发射场
2020-04-06 15:49 北斗照耀 -
我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进展提速
2020-04-05 20:20 大国工匠 -
放大招!多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
2020-04-04 21:24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李兰娟团队: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阻断新冠细胞因子风暴
2020-04-02 13: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抽成30%的“苹果税”首次部分取消
2020-04-02 13:47 苹果新“品” -
境外收入占4成半,雷军发信称疫情不会毁灭市场机遇
2020-04-01 09:37 手机 -
疫情未过就打华为主意,背后是美国“霸权失灵”
2020-03-31 17:10
相关推荐 -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59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9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64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3“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