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经过大约一周的海陆运输,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开展发射场区总装测试,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在这次转运过程中,被分为两部分。
记者了解到,从天津到海南文昌空间站核心舱的运输经过海上运输之后,还要经过陆路的运输。在这一路的运输过程当中,如何保证空间站核心舱的运输安全,科技人员特别为空间站核心舱设计了这样的转运包装箱,以保证这次转运的安全和顺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 敬铮:从产品角度来讲,我们的两个包装箱都具备温湿度控制,以及相应的减震的一些措施,可以保证我们在海上运输和公路运输中振动的量级和温度的控制。同时我们舱段也进行充氮气的处理,然后形成相应的压力,来这样保证在海上都不受延误和震动的一些冲击,可以保证产品万无一失的运到文昌发射场。
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转运至文昌航天发射场后,将陆续展开舱段对接、总装测试和垂直转运等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模拟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 敬铮:应该说整个流程覆盖将来空间站正样的全部流程和工作项目,提前为正样将来在发射场的工作来奠定基础。并且也与发射场系统、运载系统、应用系统、包括航天系统,在接口提前进行验证。
此次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还有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它是为我国近地空间站运营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而研制,全长8.8米,发射质量21.6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适应多任务和模块化设计特点,主要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和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郝淳: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发展,一个是要充分吸取现在国际国内的一些先进的航天技术。另外我们还要瞄准以后空间站长期在运营上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我们可以让更多的航天员上去参加飞行,以后也可以有国际的航天员,也可以有商业性的飞行。
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合练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按计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于2月上旬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郝淳:长征五号B火箭是在长征五号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主要用于发射我国空间站的各个舱段。这次首飞任务是长征五号B火箭的首飞任务,也是为了检验长征五号B火箭的性能,这也是我们国家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首战。我国空间站的建造,现在规划了12次左右的飞行任务,这次首飞也是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序幕。
- 原标题: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已完成全箭总装和出厂测试
2020-01-20 18:11 航空航天 -
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抵达文昌
2020-01-20 17:37 航空航天 -
长五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校准试车成功
2020-01-19 15:22 航空航天 -
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因病逝世,享年87岁
2020-01-19 11:24 科技前沿 -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2020-01-19 11:03 航空航天 -
自主开发编程语言被指Python套壳,中科院开发者道歉
2020-01-19 07:21 -
若荷兰屈服于美国,不卖光刻机?我大使回应
2020-01-18 22:25 科技前沿 -
新飞船、新火箭、火星探测……中国航天新年新目标
2020-01-17 17:22 航空航天 -
内存暴跌47%!Intel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2020-01-17 15:45 -
全球半导体市场:英特尔挑落三星,仅大陆晶圆代工增长
2020-01-17 14:19 TMT观察 -
国内首例!72岁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喝可乐
2020-01-16 17:42 医学 -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靠自己活动、可编程、会自愈
2020-01-16 16:16 -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国产编程语言“木兰”
2020-01-16 15:52 -
德国人:中国绝不可能造出来!天鲸号:已“造岛”
2020-01-16 08:15 科技前沿 -
把卫星电话做成“白菜价”,中国是这么做到的
2020-01-15 08:35 -
印度拟明年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专家:难度大
2020-01-14 09:12 印度惊奇 -
美国拟建新对撞机,成本16亿-26亿美元
2020-01-13 18:49 科技前沿 -
天天喊石墨烯电池,其实都叫错了
2020-01-13 08:48 科技前沿 -
中国将与世卫组织分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
2020-01-12 07:31 医学 -
“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2020-01-11 16:1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6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8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