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光南看好开源芯片:RISC-V将和英特尔ARM三分天下
最后更新: 2019-12-21 11:03:03“未来RISC-V很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主流CPU之一,从而在CPU领域形成Intel(英特尔)、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据澎湃新闻12月21日报道,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9国际芯片大会(Chips 2019)”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如此展望开源芯片的前景。
此前的11月25日,为了寻求技术中立,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的RISC-V基金会计划迁至瑞士,以规避美国可能会做出的贸易限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也表示,RISC-V指令集摆脱了原有指令集的兼容性桎梏,集合了多种指令集ISA的优点,目前在国内正蓬勃发展。
大会参会嘉宾
开源降低芯片设计门槛
“2019国际芯片大会” 由国际测试委员会(BenchCouncil)、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北京市怀柔区政府共同举办。
大会以“构建自主可控和开放的芯片产业”为主题,探讨建立自主可控和开放的芯片产业的战略和政策、建立自主可控的开源芯片及软硬件生态。大会的共同主席是中科院院长杨学军院士和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院士。BenchCouncil委员会主席詹剑锋教授担任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倪光南认为,未来RISC-V开源指令集很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主流CPU之一,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的国产CPU可望满足自主可控测评的要求,前景可期。
倪光南院士
“开源”(开放源代码)是一种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已经成为了当前软件产业的主流。而RISC-V开源指令集可以理解为与开源软件相对应的一种开源硬件。开源芯片设计可以将芯片设计门槛大大降低,甚至3-5人的小团队在3-4个月内,只需几万元就可以研制出一款有市场竞争力的芯片。
目前,世界上生态最为成熟的两种指令集架构的CPU分别是Intel x86指令集架构CPU和ARM指令集架构CPU。
Intel x86指令集架构CPU历史悠久,垄断了桌面和服务器领域,被美国的Intel和AMD两家公司拥有,罕有对外授权。ARM指令集架构CPU近年崛起,在移动和嵌入式等领域占垄断地位。世界上很多公司花费数百万至上亿元费用向ARM公司购买CPU许可,还要向公司缴纳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 fee)。
对此,倪光南表示,“未来RISC-V很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主流CPU之一。”这与其本身开放、简约的特点有关。在设计方面,免除授权费用和知识产权风险的完全开源免费,是RISC-V存在的主要意义。RISC-V指令集在最初设计时,其研发团队就明确表示要追求简约,丢弃历史包袱。目前成型的技术代码集小、支持模块化、性能优越,能满足从微控制器到超级计算机等各种复杂程度的处理器需求,支持从FPGA、ASIC乃至未来器件等多种实现方式。
敏捷开发缩短开发周期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场景下对CPU的需求日益碎片化,嵌入式应用前景广阔,低功耗、低成本和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大,这使得RISC-V的精简、低功耗、模块化和可扩展的优势与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契合。
廖湘科表示,开源指令集能够降低设计成本,采用敏捷开发能够降低开发周期。加速硬件开发,加快产品迭代,进而能够降低整体设计门槛,缩短从应用创意到芯片的时间。
廖湘科院士
谈到RISC-V时,廖湘科也表示,RISC-V指令集摆脱了原有指令集的兼容性桎梏,集合了多种指令集ISA的优点,目前在国内正蓬勃发展。
同时,廖湘科也提到,目前开源EDA工具还有很大欠缺,包括缺少IR drop分析,缺少缺少动态功耗评估、缺少电子迁移分析等,并且目前还尚未出现对应开源软件体系中GCC编译器水平的EDA工具。
尽管有异议和疑虑,但多名专家还算是认为,开源芯片对中国芯片产业是一个机会。
国内外大厂的布局
11月25日,为了寻求技术中立,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的RISC-V基金会计划迁至瑞士,以规避美国可能会做出的贸易限制。
RISC-V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卡利斯塔·雷德蒙德(Calista Redmond)表示,董事会一致通过了迁移决定,希望确保美国以外的大学、政府和公司可以帮助开发其开源技术。雷德蒙德称,“在世界各地,我们听到很多人说‘如果公司不在美国,我们会更自在”。
RISC-V基金会于2005年成立,这是一个非盈利中立机构和开放社区,主要负责日常维护RISC-V指令集标准手册与架构文档,参与RISC-V相关规范制定和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发展。倪光南介绍,基金会采取会员制管理,目前有上百家会员单位,中科院计算所是发起和审计会员,阿里、华为是白金会员。这种开放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RISC-V社区的交流和创新,形成生态系统,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打破芯片市场的垄断。
目前,RISC-V开放的生态已经让众多厂商纷纷选择使用RISC-V指令集研发下一代芯片,英伟达(Nvidia)将使用RISC-V指令集制作下一代GPU上的周边微控制器,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计划在下一代存储计算芯片中使用RISC-V核,并宣布预计每年将出货10亿片以上使用RISC-V的芯片。另外,西门子、三星、谷歌、IBM、特斯拉、高通、恩智浦、日立等大厂都在RISC-V指令集芯片上有所布局。
在中国,使用RISC-V指令集制作的芯片也开始初露头角。2019年7月18日,中科物栖展示了基于RISC-V的AIoT芯片和整机方案,7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出品的玄铁910(XuanTie910)芯片同样是一款RISC-V处理器,它可以用于设计制造高性能端上芯片,应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杨学军院士、倪光南院士、廖湘科院士等院士对BenchCouncil国际AI系统与算法大赛获奖学生进行颁奖。(照片均来自会议承办单位北京尖峰新锐信息科技研究院)
- 原标题:倪光南看好开源芯片:RISC-V将和英特尔ARM三分天下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我国提出制备石墨烯新方法,有望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2019-12-20 09:28 科技前沿 -
龙芯3A4000处理器实测:28nm工艺不变 性能仍可提升100%以上
2019-12-19 19:54 -
法国Orange CEO:关于华为的担忧“完全是一派胡言”
2019-12-19 19:13 -
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2019-12-18 13:13 科技前沿 -
美国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射电望远镜
2019-12-18 11:20 航空航天 -
737MAX停产,谁最受伤?
2019-12-18 08:45 波音危机 -
思科重申:无意进入5G RAN市场 聚焦核心与承载网
2019-12-17 13:38 -
《自然》年度十大杰出论文:中国两篇研究入选
2019-12-17 10:42 科技前沿 -
欧洲对撞机即将“王者归来”!
2019-12-17 09:21 -
中国空间站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019-12-17 08:10 航空航天 -
刷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19-12-16 19:14 航空航天 -
哪个最燃?2019中国十大“硬核”科技新闻
2019-12-16 13:20 中国精造 -
还需20亿元!俄企申请再拨款研发月球飞船
2019-12-16 12:02 俄罗斯之声 -
三星将首次向加拿大供应4G、5G设备
2019-12-16 09:34 5G -
杨利伟首次访日,与日本首位航天员对话
2019-12-16 08:52 航空航天 -
AMD:Intel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工艺落后问题迟早能解决
2019-12-14 14:33 商业 -
2019 Q3 各厂商RAN份额市场评估:华为5G NR蝉联全球第一
2019-12-14 14:22 产业万象 -
覆盖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 北斗将开启“全球时代”
2019-12-14 08:36 北斗照耀 -
挑战X86、ARM架构,RISC-V能否成为中国物联网时代赶超欧美的希望
2019-12-13 21:25 -
实力对比:中国光纤基础设施遥遥领先美国
2019-12-13 11:00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8“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0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8最新闻 Hot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