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日本诺奖得主:耐心点 中国会有更多人得奖
最后更新: 2019-10-31 10:01:24据“澎湃新闻”公众号(thepapernews)10月30日报道,“中国的科学研究很有希望,你们未来会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现在你们需要耐心点。”10月29日,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聊到中日两国科学研究差异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如是说道。
野依良治。 视觉中国 图
野依良治1938年9月出生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196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作助教,1969到1970年野依良治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72年33岁时成为名古屋大学教授。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野依良治开发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手性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用于氢化反应,能使反应过程更经济,同时大大减少产生的有害废弃物,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些工作对手性氢化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很多化学制品、药物和新材料的制造,都得益于野依良治的研究。2001年,因其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野依良治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有公开数据统计,日本自1949年第一次斩获诺贝奖以来,累计已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2000年前拿到的,只占三分之一。而从2001到2018年,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贝尔奖。
为什么日本的科学家能“量产”诺贝尔奖,中日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差距在哪里,中国可以从日本科研经验中学到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野依良治。
诺贝尔奖得主会有的,中国需要耐心点
聊到相比中国,为什么日本能产出这么多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野依良治笑称,其实他更看好中国未来的科学研究发展。
“中国的科学研究很有希望,你们未来会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现在你们需要耐心点。”野依良治说。
同时,野依良治也告诉澎湃新闻,诺贝尔奖并不是评价科学家成就的唯一奖项,科学研究被认可和注意并不单只有诺贝尔奖一个奖项。
未来,想要培育更多杰出的科学家,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给予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更多的自由。
“只要研究机构能够保证自治,不依附于其他组织,那么你的科学研究就会充满希望。但这是一个日本现在面对的问题。”野依良治说。
野依良治进一步解释到,在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大学里的实验室,一种是政府机构资助的实验室,第三种是企业资助的实验室。在他看来,政府机构和企业资助的实验室,他们的研究通常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国家实验室通常会考虑完成国家战略任务,企业出资的实验室则通常会为利益服务,但真的科学研究应该是自由的,没有这些目的性,所以我认为学校的实验室应该保持自治和自由,以自由来驱动科学研究,只有这样你的科学研究才是有希望的。”野依良治说。
AI的使用主动权应该掌握在人类手里
除了谈到中日两国自然领域的研究差异外,关于当下最热的人工智能话题,野依良治也有自己的见解。野依良治谈到,化学领域的研究往往建立在经验和不断试错的基础上,因此在材料设计和有机合成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当然,AI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当下,它能帮助科学家进行科学设计,促进科学研究,但它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野依良治说。
至于未来人类应该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野依良治认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依赖于对人工智能的定义。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化学领域或许是一个人工智能能发挥巨大作用的领域。至少,现在我们不需要对人工智能恐惧。但预测未来是很困难的。未来如果是超级智能,并用在其他领域,比如武器领域,也许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我觉得人类必须要掌握使用人工智能的主动权。”野依良治说。
(澎湃新闻记者 王心馨)
标签 诺贝尔- 原标题:专访日本诺奖得主:耐心点 中国会有更多人得奖
- 责任编辑: 连政 
-
面板产能扩充价格下跌 台友达董事长称陆企不理性
2019-10-30 21:33 产业万象 -
中国铁塔刘国锋:5G频段高,难以通过室外覆盖室内
2019-10-30 21:26 -
华为手机Q3逆市增长66% 苹果小米OV大跌
2019-10-30 14:18 华为 -
回归翻盖机!三星公开下代折叠手机设计
2019-10-30 12:39 手机 -
苹果、华为、高通…抢订台积电5纳米?美国又急了
2019-10-30 11:20 科技前沿 -
握手言和!小米、爱立信5年专利诉讼落下帷幕
2019-10-30 11:16 手机 -
5G激发摄像头需求 索尼投65亿元建图像传感器新工厂
2019-10-30 11:16 TMT观察 -
创新这件事,正在每个人身边发生
2019-10-30 10:57 -
邓稼先真实的28年
2019-10-30 09:44 -
中科院“种”出钻石 一周能长一克拉
2019-10-30 08:06 科技前沿 -
谷歌前CEO:美限制聘用中国人会适得其反,伤害科技
2019-10-29 15:47 中美关系 -
WLA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要把五次“掌声”献给谁?
2019-10-29 14:01 -
小米如何挖到语音大牛Daniel Povey?
2019-10-29 11:37 大公司 -
台媒:海思下单增多,大陆市场占台积电营收比达2成
2019-10-29 10:30 产业万象 -
新报告:2019年华为手机70%来自海思麒麟芯片支持
2019-10-29 10:19 手机 -
谷歌宣称“量子霸权”,纯属忽悠大众的商业宣传
2019-10-29 08:43 科技前沿 -
紫光展锐春藤510完成5G SA测试,商用已在眼前
2019-10-28 15:24 5G -
我们回国创业,最大优势是避“坑”
2019-10-28 12:35 科技前沿 -
富士康美国创新工厂项目“喊停”
2019-10-28 12:03 富士康 -
1亿像素手机量产!小米CC9 Pro 11月5日见
2019-10-28 11:18 手机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