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奠基人:黄昆
最后更新: 2019-09-02 12:57:121952年,黄昆与刚到中国的李爱扶合影(这也是他们的结婚照)
“黄方程”。1951年,黄昆首次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所提出的运动方程,被国际上称为“黄方程”。利用这组方程黄昆首先引入了电磁波和横光学振动耦合模的这一新概念,后来被称为极化激元。这一预言在1963年国际上拉曼散射实验所证实。他的题为“关于辐射场和离子晶体的相互作用”的论文被第一届国际极化激元会议评价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以后极化激元的概念被广泛推广到其它各种特殊的元激发和电磁波的耦合模。
1951年在利物浦大学作博士后的黄昆
《晶体动力学理论》。1954年,年仅35岁的黄昆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恩教授合著的《晶体动力学理论》,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晶格动力学的系统专著,也是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必读之书,甚至在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牛津大学出版社还把它列入了“牛津经典物理著作丛书”。
1954年牛津出版社出版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
黄昆还著有《固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半导体物理学》,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2.为我国半导体物理科学和技术发展呕心沥血
1975年9月,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时指出:“有位老科学家(指黄昆)是搞半导体的,北京大学叫他改行教别的,他不会。科学院半导体所请他作学术报告,反映很好,他说这是业余研究的。”“北大不用他,可以调到半导体所当所长,给他配党委书记,再配个后勤副所长,这叫三驾马车。”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指示,于1977年得以落实。
1977年10月国务院关于黄昆等同志任职的批复
1977年,黄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任所长,在国际物理界沉寂近20多年后,已年届60的他又重新活跃起来,开始了研究生涯中第二个活跃期。
十多年中,他与年轻的同事合作,先后在多声子跃迁理论和量子阱超晶格理论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以他为学术带头人,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了我国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并发展了我国在这一材料学和固体物理学中的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正如国际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前所长卡多纳(M. Cardona)描述的:“他好比现代的凤凰涅槃,从灰烬中飞起,又成为世界领头的固体物理学家。”
黄昆在繁忙的所长岗位上,抓紧点滴时间投入科研。1983年,他针对国际上在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重新开展了研究。黄昆证明了在消除康登近似带来的不自洽性后,绝热近似与静态耦合是等价的。他提出的无辐射跃迁理论的多声子模型,更进一步发展了无辐射跃迁理论。
1978年4月黄昆所长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后与王守武、林兰英副所长讨论
1987年,他与朱邦芬开始研究量子阱中晶格振动的问题,他们澄清了原来理论和实验出现矛盾的原因,提出和发展了关于半导体超晶格光学振动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发现被国际学术界称作“黄-朱模型”。“黄-朱模型”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有力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黄-朱模型”已作为该领域必读文献列入许多国外专著和研究生教材。黄、朱十多次被邀请到国际、全国学术大会作特邀报告。朱邦芬在第二十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和第五届国际超晶格微结构和微器件会议作的邀请报告,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该领域最高学术水准的国际系列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黄-朱模型”的两位作者在讨论问题
1980年以来,黄昆与他人合作发表了《无辐射跃迁的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论文,解决了二十多年来国际上在此理论发展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标签 半导体- 原标题: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奠基人:黄昆丨科学史
- 责任编辑: 吕栋 
-
AP1000全球首堆将用上“中国芯”
2019-09-02 12:23 科技前沿 -
央视记者体验滴滴自动驾驶汽车 点赞未来出行新方式
2019-09-02 12:06 -
从紫光集团中报看中国芯片产业之难
2019-09-02 10:02 -
官宣,长江存储64层3D NAND闪存量产
2019-09-02 08:59 科技前沿 -
考古学家发现380万年前头骨化石 或颠覆人类进化史
2019-09-02 08:51 -
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逼近两万亿
2019-09-02 08:40 中国基础研究 -
我国首次实现“5G+8K”技术在国际重大赛事中示范应用
2019-09-01 21:47 -
光通信厂商们的上半年:承大压,广布局 走向诗和远方
2019-09-01 20:09 -
华为Mate 30系列发布时间公布:9月19日德国慕尼黑
2019-09-01 16:30 -
华为方舟编译器开源:45家合作伙伴公布,英文站Q4上线
2019-09-01 00:06 华为 -
新iPhone将9月亮相 加征关税或将致苹果利润缩水50亿美元
2019-08-31 21:12 大公司 -
现场视频:快舟一号发射成功
2019-08-31 14:19 航空航天 -
世界首次!哈工大教授发现免疫细胞重要受体结构
2019-08-30 16:05 医学 -
李开复:AI普及状态就和当年的“黄页”一样
2019-08-30 14:53 人工智能 -
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
2019-08-30 14:15 -
华为宣布明天方舟编译器开源 第三方应用流畅度可提升60%
2019-08-30 09:30 -
我国自主研发光电编码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2019-08-30 09:21 -
我学者攻克固态锂电池电极-电解质瓶颈
2019-08-30 09:14 -
官宣!苹果公布秋季发布会邀请函 iPhone 11来了
2019-08-30 09:09 -
卢伟冰:Redmi做电视就要做中国第一,小米可以是第二
2019-08-30 08:00 手机
相关推荐 -
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2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17“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1“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