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0大寿:9层生日蛋糕上植水稻
关键字:导读8月9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90岁生日。孙女为袁院士送上生日蛋糕,“袁隆平院士生日快乐”的九字祝福被分放在每一层。蛋糕整体造型以田园风光为主,上面点缀以寿桃,最顶上是一把金黄的稻穗。他总结了“八字方针”: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小彭啊,你看田里是不是……”
彭玉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只要上午9时30分左右,接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到办公室上班后打来的第一通电话,他便会“心头一紧”:自己照看的那块水稻试验田,应该又“坏事”了。
这不,近日连续两天,在相隔整整24小时的上午“9时30多分”,他都收到了袁隆平的“问责”电话。
“8月9日,袁隆平院士就满90岁了。但加盟‘90后’的他,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杂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耀松对科技日报记者评价。
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着
90岁高龄的袁隆平,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却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院士办主任辛业芸博士说。
为方便行动不太便利的老院士研究,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这块田从此就成了他的“心病”。只要在长沙,每天都得看上好几遍。
被称为火炉城市的长沙,夏季太阳毒辣,酷热难耐。可不管多炎热,袁隆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每天的第二次“问诊”,是大家都只愿躲空调房里的“烈焰”中午。第三次、四次下田,则在晚饭前和晚饭后。
“因身体原因,袁隆平不能再频繁奔走全国各地。但哪天不让他看一眼田,他心里就落空了。以这块田为例,其实他站在自家窗户旁就能看到,可他依然坚持每天下楼去田里。”杨耀松说。
“虽然眼睛不如从前,但袁老师给稻田看病依然眼光‘毒辣’。他当天看了田感到满意,就不会找我‘麻烦’。不满意,早上电话准时就打到我这里。”负责照看老爷子楼下试验田的彭玉林“吐槽”。
“活地图”:身体力行“两个梦想”
袁隆平有两个著名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目前水稻产量,并没达到他的理想程度。”杨耀松说。袁隆平的“理想程度”,即按现在光能利用率2.573%,再打上“五折”计算,要达每公顷22.5吨的产量。
自1995年中国实施超级杂交稻项目以来,我国杂交水稻从每公顷10.5吨,发展到正在进行的每公顷18吨攻关。“不过,这离每公顷22.5吨产量目标还有距离。所以,即便他知道身体真的‘力不从心’,但仍不会放弃为理想产量目标奋斗。”杨耀松说。
全世界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6亿公顷。如果一半面积用于生产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估算,可增产1.6亿吨水稻,多养活4亿—5亿人口。这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杨耀松,是这一梦想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之一。
据透露,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着力于将杂交水稻传播到世界。截至目前,在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已在三四十个国家进行了成功示范,在十多个国家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杨耀松给科技日报记者手机发来一张货币照片。“这是今年,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长在看望袁隆平院士时,送给他的一张新货币。为发展杂交水稻,他们把最大面值的新货币印上了水稻稻穗图案。”
“他始终心系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展和推广。”辛业芸说。据悉,为在全世界推广杂交水稻,除走出去“落地”服务,袁隆平还在中国开设了国际培训班。“每次培训班开班他都亲自到场。结业时,会亲自颁发毕业证书。不管多忙,他都会挤时间做这件事。”辛业芸说。
“你知道袁老师是‘活地图’吗?”彭玉林说这话时,科技日报记者愣了一下。
原来,袁隆平向人问话颇有“小心机”。比如,有外省的人看望他,他首先问对方是哪里人。听说对方来自哪儿,就立刻报出当地经纬度,并在得到对方肯定后,开始“进入正题”,侃侃而谈当地适宜种什么水稻品种等。
直到现在,老爷子会“忘事”,但依然是“活地图”。
出“告示”:定下新三大攻关目标
“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心中有三大主要任务。”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这是他给团队定下的亟待解决的“三大目标”。
其一,冲刺“禾下乘凉梦”,继续巩固每公顷18吨产量目标;
其二,选育耐盐碱稻,瞄准每公顷产量4.5吨的目标;
其三,发展第三代杂交水稻。
“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依然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土地资源不足,是否有其他土地资源可被利用?我国有10多亿亩盐碱地,现可供利用的有2亿亩左右。袁隆平认为,如果能开发1亿亩,每亩按300公斤产量计算,就能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七八千万人口。”杨耀松解释耐盐碱稻目标的“来由”。
为实现这个想法,袁隆平近年来提出了利用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提高耐盐碱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自2017年团队从国际水稻所等地收集耐盐碱水稻资源开始,团队当年便筛选出4个较好品种。
“杂交水稻技术从三系法发展到两系法,水稻产量上了一个台阶,但也进入了‘缓慢增长期’。现在,袁隆平院士带领大家,通过遗传工程不育系研究,初步研究成功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新奇说。
据悉,近年来,通过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培育的新组合,小面积种植已获得了比两系法品种更高的产量。今年,团队在湖南四地,和福建等不同生态区,安排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制种和试种。或许10月,我们又将听到袁隆平团队的新喜报。
原标题:“90后”袁隆平: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
- 原标题: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0大寿:9层生日蛋糕上植水稻
- 责任编辑:关文平
- 最后更新: 2019-08-10 11:58:58
-
中国学者实现20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刷新纪录
2019-08-10 10:33 科技前沿 -
荣耀智慧屏将全球首发华为鸿蒙OS 明天正式发布
2019-08-09 17:31 华为 -
余承东谈鸿蒙:开发者迁移成本极低,一两天即可
2019-08-09 15:45 华为 -
海康威视:美方临时禁令对公司没有额外影响
2019-08-09 14:35 大公司 -
中国联通提前曝光一大波5G新机:小米9S、华为Mate 30 5G在列
2019-08-09 13:15 5G -
不能再嘲笑iPhone了,三星也取消耳机孔
2019-08-09 11:33 手机 -
工信部谢远生:希望各国主管部门等共同协调国际频率划分一致
2019-08-09 10:30 大公司 -
首艘“猎户座”组装完成 5年内载人登月
2019-08-09 07:38 航空航天 -
美国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人类迷你肝脏
2019-08-08 16:33 -
韩媒:日本批准一日企向三星西安工厂出口氟化氢
2019-08-08 16:24 -
玩转“柳叶刀” 国产医疗机器人正走向临床
2019-08-08 16:10 科技前沿 -
华为发布面向2025十大趋势:58%人口将享有5G服务
2019-08-08 10:40 -
台湾五大运营商施压:希望5G频谱拍卖费用合理
2019-08-08 08:29 -
三星Galaxy Note 10系列发布:售价最高达9200元
2019-08-08 08:25 -
中移福建终端公司采购华为Mate20双系统手机 数量达1万台
2019-08-08 07:57 -
40多国代表“打卡”库布其沙漠 探秘绿色发展新科技
2019-08-08 07:47 -
全球最大轻水压水堆核电站诞生!阳江核电6台机组投产
2019-08-08 07:23 -
外媒:华为鸿蒙系统手机或年底问世 售价约为2000元人民币
2019-08-07 18:43 -
小米林斌:Redmi将首发6400万像素手机
2019-08-07 18:43 手机 -
做最坏打算?韩媒称三星计划替换所有日产半导体材料
2019-08-07 16:07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