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研制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
关键字: 人工心脏磁悬浮导读2015年,我国自主研制成功一颗直径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名为“中国心”。目前,“中国心”已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手术4例、人道主义救援手术3例。它不但填补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万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获新生带来希望。对此,微博网友评价称“这不是国产钢铁侠吗?”。本文转自央视财经6月21日报道: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可用于移植的心脏,来源不可靠,也很少。如今,这些患者有了另一种选择,就是安装神奇的人工心脏。这种被称为“中国心”的人工心脏已经成功帮助好几位心衰患者,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我国已成功完成7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
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何鑫,今年29岁,他是一名心力衰竭患者。何鑫由于心脏问题,经常感到身体软绵绵、没力气,有时呼吸十分困难,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两个多月前,何鑫在阜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安装一颗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他也是该项目临床试验的第一例患者。何鑫说之前他走上二三十米就喘得厉害,现在走个千、八百米没什么问题,还可以自己上楼梯,不用人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就是给何鑫动手术的主刀医生。他介绍,何鑫身体里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人工心脏,各项指标都达到国际水平,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它不但填补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万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获新生带来希望。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1000万心力衰竭患者,是世界上拥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国家之一。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心脏移植,我国每年可以提供移植的心脏仅有300颗左右,相较于上千万的患者,这个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种方法就是人工心脏。
苏州某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陈 琛:这款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径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人工心脏。
陈琛是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研发的带头人,钻研人工心脏至今已近三十年。2008年,陈琛成立公司,自主创新研制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人工心脏的研究,从最初模仿人类心脏结构的第一代仿生人工心脏到第二代的功能性人工心脏,再到现在第三代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巨大的科学创新。装上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之后,患者就可以参加体育锻炼了。
第一代仿生人工心脏
第二代功能性人工心脏
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血泵是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最核心的部分。研发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一大难题,就是在保证血泵高效率运转的同时,把血泵体积尽量缩小。
陈琛和团队在研究中创造性地利用永磁铁和电磁铁的不同特性,通过“四两拨千斤”的特殊调制方法,降低电磁铁的体积和功耗要求,从而实现减小齿轮直径,将血泵体积整体缩小。原来六七十毫米直径的血泵,缩小到50毫米,厚度也减小到26毫米。
不仅如此,陈琛团队还解决了第二大难题——血液相容性,他们让血液高速通过血泵,并形象地比喻为“骗”过血液的识别,从而解决血栓的形成问题。这样的设想,对血泵的生产工艺提出挑战。陈琛说,他们对产品的密封性要求很高,相当于一滴水大小的空气要想穿透到这个产品里面,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经历千百次反复实验、调试、检测。2011年,陈琛团队,自主创新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科研重点项目。
2013年,陈琛受邀去美国洛杉矶参加人工心脏国际专业会议,会场上,小小的“中国心”一露面,国外同行立刻知道,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领域,已经杀出一匹中国黑马!此后,陈琛团队联合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单位,将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进一步改进、提升。2015年,一颗直径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研制成功。这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人工心脏,很快引来世界同行关注的目光。
陈琛
2018年11月,陈琛应邀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国际机械循环学会会议,也是该会议26年来第一次有中国企业在大会上发言。
2019年,美国马里兰大学一篇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表明,与目前世界使用数量最多的两种产品相比,陈琛团队研制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主要数据都超过以往产品。
被称为“旋转式人工心脏之父”的美国教授Richard Wampler两次来到陈琛公司参观并留言:我对你们这么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装置,表示兴奋和敬意。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中国心,已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手术4例、人道主义救援手术3例,总共7例。而已经在人工心脏领域默默耕耘近30年的陈琛,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给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 原标题:心衰患者有救了!我国研制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
- 责任编辑: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9-06-21 13:42:08
-
菲律宾成东南亚首个开通5G商用国家,华为是核心供应商
2019-06-21 11:52 华为 -
三星称Galaxy Fold屏幕问题已解决,上市时间未知
2019-06-21 10:19 -
5G以4G为基础建立,去年欧洲基站份额华为占超4成
2019-06-20 08:14 5G -
小米宣布新目标:稳三望一 三年决胜负
2019-06-19 17:42 手机 -
美国重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中国超算如何应对?
2019-06-19 13:48 -
科技日报:对抗红斑狼疮 青蒿素任重道远
2019-06-19 07:56 -
我国首条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点火
2019-06-19 07:47 -
多国通信企业挺华为,韩媒称华为全球地位已无法撼动
2019-06-19 07:12 华为 -
国内首个3D缝纫机器人研制成功
2019-06-18 21:11 汽车工业 -
全球超算500强最新榜单 联想联全球制造商第一
2019-06-18 09:44 -
41个绿色超级稻品种获认定
2019-06-18 09:03 -
屠呦呦团队重大突破?成员:更愿意说是“进展”
2019-06-18 08:08 科技前沿 -
手机厂商扎堆AI拍摄,美颜之路更契合中国市场?
2019-06-18 07:31 手机 -
中国科研团队打破国际高端浅水多波束测深声呐技术封锁
2019-06-17 15:54 -
没有有效投标人!中国联通终止G.654.E干线光缆集采招标
2019-06-17 11:22 大公司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新型远程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2019-06-17 09:17 -
今年首例,引雷火箭成功触发闪电!
2019-06-16 11:41 科技前沿 -
图灵奖得主领衔 清华和伯克利建国际开源实验室
2019-06-15 09:40 科技前沿 -
硬核预警:量子力学的九种形式
2019-06-13 10:46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现“海水稻”绿洲?
2019-06-13 08:25
相关推荐 -
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0“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01“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76《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9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