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美方请求在嫦娥四号上放信标机
关键字: 探月工程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 “五战五捷,连战连捷”的成绩。
《面对面》记者14日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听他讲述圆满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8年8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仪式,吴伟仁在仪式上介绍嫦娥四号月球车(图自视觉中国)
部分设备无法播放视频请点击这里观看
嫦娥四号放有美国信标机,事先将着陆时间地点告知美国
由于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永远只是同一面对着地球。因此,人类虽然成功登月,但月球背面却始终保持神秘,因为飞临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登陆月背,不仅要面对它与地球相隔遥远的地月距离,而且还隔着通信信号无法穿透的月球球体。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是嫦娥四号计划能否实施的关键环节。
探月工程找到的办法,就是在嫦娥四号和地球之间架设一个鹊桥。也就是发射一颗中继星到达一个既能看到地球,又能看到月球的地点,承担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间建立通讯的中继任务。起初,得知中国要发射中继星并探测月背时,美国科学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向吴伟仁提出了合作请求。
美方提出,能不能延长中继星的使用寿命,能不能在嫦娥四号上放美方信标机。
吴伟仁表示,都没问题,都可以解决。
吴伟仁:我们问美国人要中继星工作时间长一点干什么。他不好意思地说,他们准备到月球背面去,中继星延长一下使用寿命,到时候他们也可以用。我说,我们的嫦娥四号以后可以给你当信标机。
在确定了嫦娥四号的探月计划和时间后,美方还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预先获知着陆时间和地点,让自己的卫星能调整到着陆点上空,记录着陆瞬间的精确信息。
记者:如果结合现在国与国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我可以不告诉你?
吴伟仁:我也可以不告诉,但是我想我们大国还得有大国的姿态和气度,对美国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它一直想测陨石撞击月球,能够扬起月尘的状态,这个很难,概率太小了,很难实现。但这一次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所以美国人就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我们愿意提供给他们。
记者:您觉得考虑这个问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还是说有国界的科学家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吴伟仁:两国的科学家还是希望在一起合作的,当然我们自己拍下来了,这个扬尘我们自己测下来了,但是美国人可以从另外更宏观的角度来测量,这个成果应该双方共享。
另外,此次嫦娥四号携带的科学仪器设备不仅来自中国,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因为很多国家都提出要跟中国合作,所以,嫦娥四号共有五六种国际合作的载荷。
记者:我们国家花了这么多钱,用了这么多科学家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帮着人家做载荷?
吴伟仁:近几百年中国落后了,那么从近现代科学技术应该说,我们还是受益于西方国家的,我们沐浴了世界科技发展的雨露,我们享受世界科技发展的恩惠。现在我们有能力了,我们经济发展了,我们科学技术也在逐渐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步伐。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对世界科学技术作出贡献,有所贡献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千叮万嘱,工人师傅挥泪送别月球车
嫦娥未动,鹊桥先行,2018年6月14日,“鹊桥”中继卫星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千米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Halo轨道的卫星。这意味着,“嫦娥四号”终于可以行动了。
吴伟仁:第二天探测器就要送到火箭上去了,技术工人师傅非常感慨,送上车之前专门摸着探测器和月球车,告诫它“要听话,一路走好,不要走偏了,不要摔下去了”。说这些话时,工人师傅都掉着眼泪。工人师傅干了几年了,很有感情,就像送自己孩子一样。
记者:您也是?
吴伟仁:对,我们好多人都这样,就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
记者:在上面再也回不来了是吗?
吴伟仁:回不来了。
记者:要不然临走的时候那么好好嘱咐?
吴伟仁:所以工人师傅很感慨的。
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中国深空探测将越飞越远
嫦娥四号成功落月之后,相继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每一个举动、每一步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19年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 “五战五捷,连战连捷”的成绩。
吴伟仁表示,现在我们还在月球附近,下一步我们要到火星附近,再往后,我们要向太阳系边际发展,距离地球150亿公里左右。
记者:有没有听到过这些话,自己很多问题还没解决,跑那么远搞那些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情,干什么?
吴伟仁:有很多人都这么说,当然我们自己的事情要搞好,比如现在我们国家几千万人口还没脱贫,这是应该解决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瞄准更远的深空。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一个民族如果不抬头仰望星空,只埋头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是没有未来的。我们有13亿人,我们是一个大国。我希望在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能够把我们这个航天大国变成一个航天强国,现在我们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下一步我们能够领先世界水平,那是我们这几代人的梦想。
观察者网科技评论员认为:从之前的新闻报道看,美国希望用在月球轨道运行的LRO卫星观测嫦娥四号着陆,要调整到嫦娥落月的时候恰好能看到嫦娥,需要提前计算轨道并进行轨道调整的操作。中国最后选择了给美国人落月的时间和位置,这并不是轨道参数,轨道参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
科学界都是希望国际合作的,NASA其实是想和我们合作的,但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被美国强行叫停。国际合作并不都是无偿的,中国表明这种姿态,在经济上和宣传上都是有利的。美国也是通过全球开放数据的做法,维持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相反,美国不给我们提供他们本来公开的一些轨道数据,就仅仅是政治姿态,是没有什么收益的,反而促使中国集中力量形成中国轨道。况且,美国没有提供一些轨道参数,中国也没有提供嫦娥的轨道数据。
标签 嫦娥- 原标题: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大国有大国担当,应该对世界科技作出贡献
- 责任编辑:李丕
- 最后更新: 2019-01-15 15:25:17
-
南极冰盖下800米,中国钻取深冰芯
2019-01-15 13:13 南极探险 -
月球上长出第一株嫩芽
2019-01-15 09:20 嫦娥奔月 -
美国以为在欧洲一呼百应 但就有人不配合:华为比对手好太多
2019-01-14 22:15 华为 -
-
国家航天局:目前在论证月球科研基地
2019-01-14 17:12 嫦娥奔月 -
贵吗?航天局:花费跟修一公里地铁差不多
2019-01-14 16:38 嫦娥奔月 -
叫板小米!三星将在印度推出新廉价智能手机系列
2019-01-14 09:57 手机 -
超低轨卫星降轨:日本花了1年,中国只花了1天
2019-01-13 10:12 -
华为最新回应:因个人原因涉嫌违反当地法律,终止雇佣关系
2019-01-12 21:10 华为 -
高通CEO:想提供芯片,先交10亿美元给苹果
2019-01-12 15:10 大公司 -
7nm制程工艺落后 英特尔临时CEO:我们有庞大潜在市场
2019-01-12 09:22 TMT观察 -
“说这个太空信号来自外星人,就如说天狗吃太阳不靠谱”
2019-01-11 20:50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贺电
2019-01-11 17:31 航空航天 -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五星红旗闪耀月背
2019-01-11 16:50 航空航天 -
快看!嫦娥四号落月视频首次公开
2019-01-11 16:48 航空航天 -
三星寄望“翻身”之作:S10将于2月21日发布,售价或达1万2
2019-01-11 16:40 手机 -
美国政府关门 哈勃望远镜上照相机推迟维修
2019-01-11 15:52 -
加拿大捕捉到15亿光年外神秘太空信号,外媒暗示外星问候
2019-01-11 13:30 -
外星人来了?这则消息刷屏,刘慈欣的答案是…
2019-01-11 09:44 科技前沿 -
360度月背全景来了
2019-01-11 09:14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