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月工程总师回忆:美国关闭共享,却索要嫦娥四号轨道数据
关键字: 美国阻碍嫦娥探月中国开放合作【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嫦娥四号昨日成功登陆月背,不仅登上了中国媒体的头条,也出现在众多外媒的重要版面。
《华盛顿邮报》、CNN等美国主流媒体在肯定中国太空技术进步的同时,均不免渲染“中国威胁”,并呼吁美国政府在航天领域增加预算。
实际上,中国从一开始就是“自力更生”,美国政府不但禁止美国两国在太空领域进行官方合作,甚至在得知中国的探月计划后,关闭本向全球公开的轨道数据。
香港《文汇报》1月4日刊出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吴伟仁的采访,他讲述了几则人们不曾知晓的事情。
嫦娥四号登月时中国科学家高度专注(新华社图)
该文章指出,中国在探月工程国际合作方面,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探月路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但中国的探月之路并不是坦途,美方曾多次在中国探月工程中设置障碍,并且提出无理的要求。
吴伟仁说,中国探月工程自2003年起步,目前发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收获颇丰。嫦娥二号完成绕月探测后,对拉格朗日L2点进行探测,并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飞跃探测。他回忆称,世界上很多小天体的轨道只有美国有,并且本是向全球公开的。当中国宣布要探测图塔蒂斯后,美国马上把相关的轨道数据都关闭掉。虽然中国被此举搞得颇为被动,但还是集合全国天文台的力量,去寻找图塔蒂斯,最后形成中国轨道,成功地进行飞跃探测。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新华社图)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实现人类在新世纪首次月球软着陆。在发射前,由于中美航天局并没有太多联系,美方多次致电中国科学院,以影响美国的月尘检测卫星为由,多次要求中方提供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和落月时间等多种数据,但是中方并未答应美方的要求。不久前,美方再次索要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轨道数据,以便检测落月情况,中方同样拒绝了这种要求。
美方不仅在中国的探月过程中设置障碍、提出无理要求,而且也干扰两国航天专家正常的学术交流。
2017年3月21日,美国Spacenews门户网站就曾报道,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拒绝向负责中国月球和火星开发计划的一名专家发放签证。
这位被拒签的中国人就是中国月球和空间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那时他原本计划在美国举行的“Microsymposium 58”研讨会上作关于中国开发月球和火星的计划报告,并且打算在研讨会之后,出席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但是由于遭拒签,于国斌无法参会。
“Microsymposium 58”研讨会组织者布朗大学的Jim Head教授表示,于国斌已经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参与研讨会,然而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却拒绝向他发放赴美签证。Jim Head教授说,如果美国使馆不说明理由,他也不清楚于国斌被拒签的原因。
其实早在几年前,美国就从官方层面上开始禁止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在2011年,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商业、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小组委员会主席沃尔夫(Frank Wolf),就在当年的美国财务开支法案中就添加了一条禁令,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甚至还以反间谍为由禁止NASA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由于这个被称为“沃尔夫条款”的限制,美国航天局(NASA)在2013年拒绝了6名中国科学家(包括在美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参加一个天文学术会议,NASA的此举遭到了美英科研人员的强烈抵制。当时NASA局长博尔登(Charls Bolden)出面致歉,表示重新评估中方人员的申请,但可能为时已晚。据悉,这个学术会议主题涉及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由美国与国际研究团队报告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结果。
加州伯克利大学天文学家马尔西(维基百科图)
对于美国政府颁布的这种禁令条款,加州伯克利大学天文学家马尔西(Geoff Marcy)批评称,该条款损害了中美科研人员之间的联系。美国将纯粹进行科学研究的特定国家的科学家排除在外,是完全不道德的行为。他在给会议组织者的一封邮件中写到:“出于我的良知,我不能参加这种歧视性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位于数万亿英里外的行星,毫不涉及政治及所谓的国家安全”。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里斯(维基百科图)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里斯(Martin Rees)也表示,美国的禁令将政治因素强加于科学,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呼吁彻底抵制会议直到问题完全解决。
虽然美国小动作不断,但吴伟仁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在探月工程上合作。今年5月,“鹊桥”中继卫星任务中搭载了沙特的相机,并获得了月图,这让沙特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在德国访问期间,一位用了几十年时间研究月球车的德国院士希望中国能够帮他把月球车送上月球。吴仁伟说:“过去我们是求着人家搞合作,通过几次的探月行动,先进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合作”。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程小康
- 最后更新: 2019-01-04 18:29:13
-
江苏高铁建设唯一空白填上了
2019-01-04 10:57 高铁世纪 -
着陆前绕月飞行20多天,嫦娥四号在忙啥?
2019-01-04 07:53 航空航天 -
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脚印”
2019-01-04 00:12 -
30项尖端科研主题,中国拿23个第一
2019-01-03 23:08 外媒看中国 -
嫦娥四号月球车:你好,我叫“玉兔二号”
2019-01-03 22:45 -
网传华为用iPhone发推文处罚曝光 责任人月薪下调5千
2019-01-03 22:10 华为 -
智能手机后 印度APP市场也被中国占领半壁江山
2019-01-03 21:56 龙象之间 -
距地球65亿公里外,美国探测器传回首批照片
2019-01-03 17:59 科技前沿 -
稳了!印度前100大安卓应用中国占44款
2019-01-03 17:01 手机 -
今天这个“刹车”指令很关键
2019-01-03 16:04 嫦娥奔月 -
我选择月球背后,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更难
2019-01-03 14:02 航空航天 -
首张月球背面近照来啦!
2019-01-03 12:54 航空航天 -
人类首次!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
2019-01-03 12:08 观察者头条 -
OPPO小米走红 国产手机在台湾的进击之路
2019-01-03 10:45 手机 -
这个曾比ARM还火的架构即将开源!中国造芯新机遇
2019-01-03 10:30 产业万象 -
美国AI出口限令倒计时,硅谷直喊“下手轻点”,担心推动中国技术发展
2019-01-03 10:19 人工智能 -
最新调查:中国领跑23项尖端领域论文,美国7项
2019-01-03 09:48 -
世界首次!复兴号将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2019-01-02 22:42 -
世界首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入运营
2019-01-02 14:35 -
物理学家 :暗物质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2019-01-02 10:40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28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3“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